4,5-二氢咪唑[1,2-a]喹啉衍生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715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下列通式(I)表示的4,5-二氢咪唑[1,2-a]喹啉衍生物及其盐:其中:R代表C1-C12烷基、苯甲基及取代苯甲基;Y代表H、O、N;R1代表C1-C12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苯甲基及取代苯甲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该衍生物及其盐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衍生物及其盐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该衍生物及其可用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以及对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如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以及革兰阳性菌(如链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在一些方面抗菌效果好于环丙沙星和阿莫西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二氢咪唑喹啉衍生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化合物药领域,涉及一种,5-二氢咪唑喹啉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20世纪抗菌药物发展业绩辉煌。30年代中期磺胺类药物进入临床,0年代初发现青霉素,迅即发现氯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等一大批重要抗生素,继而又有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等问世,使有效地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成为可能,为保障人类健康,延长寿命作出了卓越贡献。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出现两个问题一是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致使一些抗生素疗效降低,甚至无效;二是一些非致病菌成为条件致病菌。为了改善治疗效果,需要新的结构特征和新的作用的机理的新型化合物出现。当前的抗菌药物从结构上分类主要有β-内酰胺类、糖肽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多肽类、多烯类、磺胺类、酮内酯类、喏唑酮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等,以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含氮杂环化合物中除上述几类药物外,咪唑生物碱类物质表现很好的抑菌或杀菌活性,农用杀菌剂中就有许多咪唑生物碱类物质,表现出优良的生物活性。在对人致病的微生物的吡啶生物碱药物开发中,Yadav等合成的2-苯并咪唑基衍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下列通式(I)表示的4,5?二氢咪唑[1,2?a]喹啉衍生物及其盐:其中:R代表C1?C12烷基、苯甲基及取代苯甲基;Y代表H、O、N;R1代表C1?C12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苯甲基及取代苯甲基。FDA000023275145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先宇贺显晶温翔刘艳鹏邹云鹏李健周长平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