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26709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方法为:在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亚甲基环戊二烯和氨基酸甲酯衍生的亚胺为原料,铜盐/TF-BiphamPhos络合物为催化剂,加入碳酸盐或有机碱,在-40~30℃温度下充分反应后,并经柱层析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目标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作为杀菌剂的有效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哌啶衍生物合成
,尤其涉及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许多生物碱和一些其他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都含有此结构,主要应用在一些药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方面,而在一些药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多环哌啶衍生物的合成更是少之又少。((a) Nakamura, Μ. ; Kido, K. ; Kin jo, J. ; Nohara, T. Phytochemistry 2000, 53, 253. (b)Stefanska, A. L. ; Cassels, R. ; Ready, S. J. ; ffarr, S. R. J. Antibiot. 2000, 53, 357. (c) Nakamura, M. ; Chi, Y. -M. ; Yan, ff. -M. ; Yonezawa, A. ; Nakasugi, Yumiko ; Y. , Toyokichi ; Hashimoto, F. ; Kin jo, J. ; Nohara, T. ; Sakurada, S. Planta Med. 2001, 67, 114. (d) Cook, C.E. ; ffani, M. C. ; Jump, J. M. ; Lee, Y. -ff. ; Fail, P. A. J. Med. Chem. 1995, 38, 753. (e) Tsai, A.S. ;Bergman, R. G. ; Ellman J. A. J. Am. Chem. Soc. 2008, 130, 6316. (f)Bilke, J. L. ;Moore, S.P. ;0’ Br i en, P. ; Gi Iday, J. Org. Lett. 2009, 11, 1935. (g) Gnamm, C. ; Krauter, C.M. ; Brodner, K. ; Helmchen, G. Chem. -Eur. J. 2009, 15, 2050. (h) Shaikh, T. M. ; SudalaiA. Tetrahedron: Asymme try2009, 20, 2287. (i) Beng, T. K. ; Gawley R. E. Heterocycles2012,84,697. (j)Hond, T. ; Kaneda, K. J. Org. Chem. 2007,72,6541.)。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在治疗风湿、糖尿病、镇痛等方面的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高效、简便的方法合成此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系列含有并环或螺环结构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及该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合成上述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获得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及该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衍生物的一种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其结构式为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 RV R-结构式(I-D=V^NH 6K, w权利要求1.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结构式(I -I)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亚甲基环戊二烯和氨基酸甲酯衍生的亚胺为原料,铜盐/TF-BiphamPhos络合物为催化剂,加入碳酸盐或有机碱,在-4(T30 ° C温度下充分反应后,蒸去溶剂,经柱层析得到目标化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亚甲基环戊二烯和所述的氨基酸甲酯衍生的亚胺的摩尔比为(2 I. 5)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铜盐/TF-BiphamPhos络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室温下,按铜盐摩尔数不大于TF-BiphamPhos摩尔数取铜盐和TF-BiphamPhos溶于有机溶剂中,经反应得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铜盐为 Cu(CH3CN)4BF4' Cu (OTf)2、CuOTf、CuI、CuBr, CuCl、Cu (ClO)4、CuOAc 或Cu (OAc)。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手性配体 TF-BiphamPhos 为(S) -TF-BiphamPhos 或(R) TF-BiphamPhos。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S) -TF-BiphamPhos 和(R) TF-BiphamPhos 的结构式如下(S) -TF-BiphamPhos 结构式为8.将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结构式(I-O或(I -2)的化合物置于甲醇中,于20atm H2条件下搅拌反应,蒸去溶剂,经9.将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结构式(I-O或(I -2)的化合物置于甲苯溶剂中并加入N-甲基马来酰亚胺经搅拌,蒸去溶剂,经柱层析得到的化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1、8或9所述的化合物应用于抗菌剂的有效成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为在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亚甲基环戊二烯和氨基酸甲酯衍生的亚胺为原料,铜盐/TF-BiphamPhos络合物为催化剂,加入碳酸盐或有机碱,在-40~30℃温度下充分反应后,并经柱层析得到本专利技术目标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作为杀菌剂的有效成分。文档编号C07D221/20GK102898371SQ20121038962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春江, 何照林, 陶海燕 申请人:武汉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手性多环哌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结构式(Ⅰ?1):结构式(Ⅰ?2):结构式(Ⅱ?1):结构式(Ⅱ?2):结构式(Ⅲ?1):结构式(Ⅲ?2):其中,R为苯基、对甲基苯基、间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氯苯基、邻氯苯基、间氯苯基、邻氟苯基、对溴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2?萘基、2?噻吩基、环己基甲基、或异丁基;R’为甲基、乙基、苯基、对氯苯基、或对甲氧基苯基;R”为氢、甲基、乙基、苯基、对氯苯基、或对甲氧基苯基;n为1、2、3或4;X为氧。FDA00002255205200011.jpg,FDA00002255205200012.jpg,FDA00002255205200013.jpg,FDA00002255205200014.jpg,FDA00002255205200015.jpg,FDA00002255205200016.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江何照林陶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