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卧钢卷在线翻卷装置,属于轧钢设备,翻卷装置具有门式框架,门式框架上装有主升降机构、副升降机构,门式框架内设有夹紧器、涨卷机构、对中翻转机构、钢卷托架,涨卷机构通过对中翻转机构与主升降机构连接,夹紧器与副升降机构连接,夹紧器和涨卷机构下方与运行在运输链上的立卧两用钢卷托架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现有工艺过程,克服了钢卷翻卷时需要等待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冷轧项目的建设周期和工程造价,节省工程用地,实现了设备连续化操作,大大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卧钢卷在线翻卷装置,属于轧钢设备。
技术介绍
在冷轧生产中,冷轧或热轧的钢卷按照卷心的朝向来区分,卷心朝向垂直方向称 之为立卷;卷心朝向水平方向则称之为卧卷。经过酸轧线下线的冷硬钢卷是呈卧卷状态。冷硬钢卷要在罩式退火炉内退火处理,这道工序需要将钢卷从卧卷状态转换成立卷状态,经过退火处理后,还要将立卷转换成卧卷,用专用的卧卷吊具将卧卷运到平整轧机生产线上轧制,以改善钢卷的机械性能。目前,国内的冷轧带钢厂立、卧钢卷的转换通常采用翻卷机翻卷。从酸轧钢线上下线的卧卷,通过钢卷运输链或步进梁,运输到钢卷轧后库。用卧卷钢卷吊具把钢卷吊到翻卷机上,翻卷机机身呈L形,翻转90度后,卧卷钢卷被转换成立卷。然后再使用立卷吊具将钢卷吊运到立卷库或直接装入罩式退火炉。退火处理后的钢卷,用立卷吊具吊到翻卷机上转换成卧卷,再用卧卷钢卷吊具吊到平整轧机生产线上轧制。立、卧钢卷的转换离不开翻卷机和立、卧卷钢卷吊具,由于翻卷机的土建基础施工周期时间长,设备造价高;吊车在吊运钢卷的作业中只能使用一种类型吊具,特别是退火工序的入口和出口两端的吊车作业更为繁忙,而后面的工序需要等待,因此立、卧钢卷的转换成为制约冷轧生产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卧钢卷在线翻卷装置,解决冷轧生产中立、卧钢卷转换影响生产效率的瓶颈,使生产线更顺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立卧钢卷在线翻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门式框架,门式框架上装有主升降机构、副升降机构,门式框架内装有夹紧器、涨卷机构、对中翻转机构、钢卷托架,涨卷机构通过对中翻转机构与主升降机构连接,夹紧器与副升降机构连接,夹紧器和涨卷机构下方与运行在运输链上的立卧两用钢卷托架对应。所述的门式框架具有四根立柱,立柱顶部有固定横梁,四根立柱上分别设有滑槽;主升降机构由升降板、四根导向拉杆和主升降油缸组成,升降板置于固定横梁下方,导向拉杆、主升降油缸固定在门式框架的固定横梁上,升降板通过导向孔与导向拉杆滑动连接,升降板与主升降油缸的推杆固接;副升降机构由副升降油缸和两根移动横梁组成,两根移动横梁的端部与四根立柱的滑槽分别活动连接,副升降油缸固定在门式框架的立柱上端,并通过活塞杆与两根移动横梁分别连接;夹紧器具有两组,每组夹紧器的油缸通过油缸推杆、推力轴承与闸瓦连接,夹紧器的油缸固定在两根移动横梁的中部,两个闸瓦相对,闸瓦的回转轴套装在油缸推杆上,回转轴端部通过推力轴承与油缸推杆活动连接,闸瓦的回转轴上装有扭力复位弹簧,扭力复位弹簧一端与闸瓦的回转轴固连,另一端固定在油缸推杆上;涨卷机构具有一个中空的圆盘托架,圆盘托架上设有间隔120度的三组滑孔,各滑孔内分别装有内夹钳,外夹钳,圆盘托架内装有三组结构相同的夹钳驱动装置,各夹钳驱动装置具有油马达、与油马达连接的丝杆,丝杆上装有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左旋螺母与内夹钳固连,右旋螺母与外夹钳固连;内、外夹钳的钳体内侧装有斜滑块,斜滑块与钳体上的斜置燕尾槽滑动连接,滑块内装有销轴,销轴上套有弹簧、销轴一端与钳体固连。对中翻卷机构具有上位翻卷油缸和下位翻卷油缸,两个翻卷油缸的尾座与升降板固连,两个翻卷油缸的活塞杆头部与圆盘托架的上、下两端部分别铰接,升降板的中心位置装有对中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在线翻卷,简化了现有工艺过程,克服了钢卷翻卷时需要等待的现象,流程顺畅,提高了生产效率。2、可以大大缩短冷轧项目的建设周期和工程造价,对现有的冷轧厂的改建或扩建更为有利,节省工程用地,节省工程投资。3、在线 翻卷实现了设备连续化操作,大大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立、卧钢卷在线翻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钢卷立卷状态时翻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夹紧器结构放大图。图6是涨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斜滑块的结构放大图。图8是斜滑块与钳体的燕尾槽式连接放大示意图。图中1运输链、2钢卷托架、3夹紧器、4副升降机构、5钢卷、6涨卷机构、7对中翻转机构、8门式框架、9主升降机构、10闸瓦、11油缸推杆、12夹紧器油缸、13圆盘托架、14四根立柱、15下位翻卷油缸、16对中传感器、17固定横梁、18主升降油缸、19副升降油缸、20四根导向拉杆、21升降板、22上位翻卷油缸、23钢卷卧卷、24滑槽、25副升降油缸的活塞杆、26移动横梁、27内夹钳、28左旋螺母、29丝杆、30右旋螺母、31外夹钳、32油马达、33推力轴承、34扭力复位弹簧、35闸瓦的回转轴、36斜滑块、37弹簧、38钳体、39销轴、40钢卷立卷。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立、卧钢卷在线翻卷装置,具有门式框架8,门式框架上装有主升降机构9、副升降机构4,门式框架内设有夹紧器3、涨卷机构6、对中翻转机构7、钢卷托架2,涨卷机构通过对中翻转机构与主升降机构连接,夹紧器与副升降机构连接,夹紧器和涨卷机构下方与运行在运输链I上的立卧两用钢卷托架2对应。所述的门式框架8具有四根立柱14,立柱顶部设有固定横梁17,四根立柱上设有滑槽24;门式框架是安装在钢卷运输链上,且运输链的中心轴线与门式框架的中心线重合,运输链从门式框架内穿过。钢卷托架2是一种立、卧卷两用托架,是在卧卷V形托架的两端焊接水平托架,既可以放置立卷也可以放置卧卷,使立、卧钢卷相互之间转换不受影响。钢卷托架能在运输链上运行,托着钢卷5进入门式框架内,等待钢卷立、卧状态转换后再离开。主升降机构9由升降板21、四根导向拉杆20和主升降油缸18组成,导向拉杆和主升降油缸固定在门式框架的固定横梁17上,升降板21置于固定横梁17的下方,升降板通过设在升降板上的导向孔与导向拉杆滑动连接,升降板与主升降油缸的推杆固接;工作时,升降板在主升降油缸的驱动下可沿导向拉杆滑动实现升降。副升降机构由4个副升降油缸19和两根移动横梁26组成,两根·移动横梁装在门式框架的进、出口端,移动横梁26的端部在四根立柱的滑槽24上可上下滑动,副升降油缸19固定在门式框架的立柱上端,并通过副升降油缸的活塞杆25与两根移动横梁26分别连接;工作时,副升降机构的任务是使两根移动横梁在4个副升降油缸的动力驱动下,沿立柱的滑槽上下移动,携连接的部件实现升降。夹紧器3具有对应的两组,每组的夹紧器油缸12通过油缸推杆11、推力轴承33与闸瓦10连接,夹紧器油缸固定在两根移动横梁的中部,两个闸瓦相对,闸瓦的回转轴35套装在油缸推杆上,回转轴端部通过推力轴承33与油缸推杆11活动连接,闸瓦的回转轴上装有扭力复位弹簧34,扭力复位弹簧一端与闸瓦的回转轴固连,另一端固定在油缸推杆上;夹紧器的作用是使两个闸瓦在油缸推杆的推力下抱紧钢卷的中部,闸瓦和钢卷能随两根移动横梁升降、能随翻转力以油缸推杆为轴翻转,当油缸推杆11退回时,两个闸瓦在扭力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回转复位。涨卷机构6具有一个中空的圆盘托架13,圆盘托架上设有间隔120度的三组滑孔,各滑孔内分别装有内夹钳27,外夹钳31,圆盘托架内装有三组结构相同的夹钳驱动装置,各夹钳驱动装置具有油马达32、与油马达连接的丝杆29,丝杆上装有左旋螺母28、右旋螺母30,左旋螺母28与内夹钳27固连,右旋螺母30与外夹钳31固连;内、外夹钳的钳体38内侧装有斜滑块36,斜滑块与钳体通过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卧钢卷在线翻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门式框架,门式框架上装有主升降机构、副升降机构,门式框架内设有夹紧器、涨卷机构、对中翻转机构、钢卷托架,涨卷机构通过对中翻转机构与主升降机构连接,夹紧器与副升降机构连接,夹紧器和涨卷机构下方与运行在运输链上的立卧两用钢卷托架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