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测速齿环类薄壁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519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件的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用于轨道的电机测速齿环类薄壁件的加工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选材下料-粗车加工-精车钻模止口-钻孔攻丝-精车两平面-精车内外圆-毛刺处理-镀锌刻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降低了薄壁件的变形,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薄壁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测速齿环类薄壁件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件的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机测速齿环类薄壁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薄壁结构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这些零件结构与壁厚变化复杂,传统的工艺主要有如下各个步骤:下料、粗车、半精车、钻孔、精车孔、滚齿、磨削平面,后期处理、检验;加工过程中采用车削加工,但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零件刚度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加工的零件精度得不到保证,需要采用车削、工艺补偿等方法进行校形,导致其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使得加工的效率难以发挥;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产品研制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的加工工艺和制造方法已难以适应这种薄壁零件高质量的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精度合格率高,且效率高的电机测速齿环类薄壁件的加工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测速齿环类薄壁件的加工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1)选材下料:选取12毫米厚的Q345无缝钢板,下料坯件外圆直径大于成型薄壁件10~11毫米,内圆则小于成型薄壁件10~11毫米;2)粗车加工:在卧式车床上粗车齿环内外圆和端面,与成型件比,外圆和内圆误差在1.2毫米内,厚度误差在1.1个毫米内;3)精车钻模止口:粗车后冷却至少24小时,精车内圆配钻模止口,精车内圆误差在0.05毫米内;4)钻孔攻丝:在钻床上采用钻模钻孔,孔口倒角1X45°;5)精车两平面:采用车床精车两平面至图纸要求,厚度误差在0.100毫米内,粗糙度至Ra3.2,两平面跳动小于0.05毫米;6)精车内外圆:在车床上用车用底盘装夹齿环,精车齿环内外圆至图纸要求,倒角去毛刺,外圆和内圆的误差在0.050毫米,粗糙度Ra1.6;7)毛刺处理:外圆滚齿至图纸要求,去毛刺,滚齿时采用滚齿芯胎J000.058;8)镀锌刻字:齿环表面作镀锌处理,镀层厚度为6~8微米,采用金属刻字笔刻上齿环编号,便于检验并一一记录。采用本技术方案如下特点:1,由于采用立式车床来车削齿环,让齿环几乎处于自由悬浮状态,能有效抑制齿环两个平面的变形,克服了磨床的磁力工作台不能解决齿环变形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2,由于在精车钻模步骤中,在粗车后需要不少于24小时的冷却,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钢件过热引起刚性变差;3,精车内圆配钻模止口,使得孔加工的精度能够得到提高。进一步,为了在钻孔攻丝的步骤中,避免薄壁件变形,钻孔时齿环下面垫有20毫米厚的玻璃布板,以防止齿环变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一种薄壁件测速齿环的加工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1)选材下料:选取12毫米的Q345无缝钢板,下料尺寸为:Φ430×Φ366×12毫米;由于Q345钢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减小变形;2)粗车加工:在C630卧式车床上粗车齿环内外圆和端面,外圆至Φ422±0.20毫米,内圆至Φ372±0.20毫米,厚度至9±0.10毫米;使用卧式车床,使得齿环所受重力均衡,可以再加工时候减小齿环的变形;3)精车钻模止口:粗车后冷却至少24小时,精车内圆配钻模止口,精车内圆至Φ373+0.20毫米;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不少于24小时的冷却,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钢件过热引起刚性变差;4)钻孔攻丝:在钻床Z3035上采用钻模钻29-Φ7及2-M8孔,孔口倒角1X45°,钻孔时齿环下面要垫上20毫米厚的玻璃布板,保证齿环不变形;5)精车两平面:采用车床C518精车两平面至图纸要求,厚度车至8+0.100毫米,粗糙度至Ra3.2,两平面跳动不大于0.05毫米;6)精车内外圆:在车床C630上用车用底盘装夹齿环,精车齿环内外圆至图纸要求,倒角去毛刺,外圆Φ420±0.05毫米,内圆Φ376+0.0570毫米,粗糙度Ra1.6;7)毛刺处理:外圆滚齿至图纸要求,去毛刺,滚齿时采用滚齿芯胎J000.058;8)镀锌刻字:齿环表面作镀锌处理,镀层厚度为6到8微米,采用金属刻字笔刻上齿环编号,便于检验并一一记录。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薄壁件的加工工艺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不需要进行创造性劳动就可完成的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测速齿环类薄壁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1)选材下料:选取12毫米厚的Q345无缝钢板,下料坯件外圆直径大于成型薄壁件10~11毫米,内圆则小于成型薄壁件10~11毫米;??2)粗车加工:????在卧式车床上粗车齿环内外圆和端面,与成型件比,外圆和内圆误差在1.2毫米内,厚度误差在1.1个毫米内;????3)精车钻模止口:???粗车后冷却至少24小时,精车内圆配钻模止口,精车内圆误差在0.05毫米内;??4)钻孔攻丝:????在钻床上采用钻模钻孔,孔口倒角1X45°;5)精车两平面:采用车床精车两平面至图纸要求,厚度误差在0.100毫米内,粗糙度至Ra3.2,两平面跳动小于0.05毫米;??6)精车内外圆:在车床上用车用底盘装夹齿环,精车齿环内外圆至图纸要求,倒角去毛刺,外圆和内圆的误差在0.050毫米,粗糙度Ra1.6;?7)?毛刺处理:外圆滚齿至图纸要求,去毛刺,滚齿时采用滚齿芯胎J000.058;8)镀锌刻字:齿环表面作镀锌处理,镀层厚度为6~8微米,采用金属刻字笔刻上齿环编号,便于检验并一一记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测速齿环类薄壁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1)选材下料:选取12毫米厚的Q345无缝钢板,下料坯件外圆直径大于成型薄壁件10~11毫米,内圆则小于成型薄壁件10~11毫米;2)粗车加工:在卧式车床上粗车齿环内外圆和端面,与成型件比,外圆和内圆误差在1.2毫米内,厚度误差在1.1个毫米内;3)精车钻模止口:粗车后冷却至少24小时,精车内圆配钻模止口,精车内圆误差在0.05毫米内;4)钻孔攻丝:在钻床上采用钻模钻孔,钻孔时齿环下面垫有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华刘远相吕刚张兴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