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净化金属载体的钎焊工艺及所用焊膏的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826511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净化金属载体的钎焊工艺及所用焊膏的配方,在金属载体芯体外圈和外管内壁的接触部分采用BNi-2焊膏代替BNi-2焊带,具体步骤是:通过真空钎焊炉,以6-10℃/min的速率将金属载体加热到400-500℃,保温30-60min;然后以6-10℃/min的速率将金属载体加热到900-950℃,保温40-80min;最后以6-10℃/min的速率将金属载体加热到1010-1070℃,保温40-80min;焊后金属载体随炉冷却到700℃以下充入气体快速冷却,当将金属载体冷却到100℃以下时出炉。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工艺及焊膏钎焊的金属载体,消除了现有工艺钎焊的金属载体出现焊带痕迹的现象,能够确保用于净化尾气的催化剂能够全部附着在金属载体内壁上,提高了金属载体的使用质量和尾气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钎焊工艺,具体是一种尾气净化金属载体的钎焊工艺及所用焊膏的配方
技术介绍
作为尾气净化用的金属载体,一般其外壁选用厚度为Imm的不锈钢管,芯体采用铁铬铝合金材质的蜂窝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常用BNi-2焊带对金属载体进行钎焊,但在钎焊后外管壁容易出现焊带痕迹,不甚美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金属载体在后续加工中需要覆盖一层用于净化尾气的催化剂,而采用BNi-2焊带进行钎焊后的金属载体,在焊带痕迹处催化剂无法附着,继而影响后续使用质量,使得尾气净化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气净化金属载体的钎焊工艺及所用焊膏的配方,消除金属载体钎焊后出现焊带痕迹的现象,确保在金属载体钎焊后用于净化尾气的催化剂能够全部附着在金属载体内壁上,提高金属载体的使用质量和尾气净化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钎焊工艺步骤及所用焊膏的配方如下I)将BNi-2焊膏均匀涂抹在金属载体芯体外圈和外管内壁的接触部分,然后将心体装入壳体后放入真空钎焊炉;2)通过真空钎焊炉,以6-10°C / min的速率将金属载体加热到400-500°C,保温30_6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净化金属载体的钎焊工艺及所用焊膏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该金属载体采用的钎焊工艺步骤及所用焊膏的配方如下:1)将BNi?2焊膏均匀涂抹在金属载体芯体外圈和外管内壁的接触部分,然后将心体装入壳体后放入真空钎焊炉;2)通过真空钎焊炉,以6?10℃/min的速率将金属载体加热到400?500℃,保温30?60min;3)然后以6?10℃/min的速率将金属载体加热到900?950℃,保温40?80min;4)最后以6?10℃/min的速率将金属载体加热到1010?1070℃,保温40?80min;5)焊后金属载体随炉冷却到700℃以下充入气体快速冷却,当将金属载体冷却到100℃以下时出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修民吴伟李书跃雷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捷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