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海专利>正文

中间包水口浮力自动开浇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46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包水口自动开浇塞,其塞体的结构为上部内设空心球体,中间为圆台体,下部为倒蘑菇头形塞头的耐火材料制品。其上部空心球体的中心与下部为倒蘑菇头形塞头的倾斜面的距离h为200~3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确保中间包内钢水达到临界面高度以后,塞体自动浮动,达到自动开浇,这时钢水中的夹杂物有上浮排出机会,可避免开浇时产生卷渣、夹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连铸中间包开浇的生产过程。(*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包水口自动开浇装置,尤其适用于滑动水口浮力的自动开浇塞。连铸用中间包是一个耐火材料容器,接受钢包浇注下来的钢水,贮存到一定高度后,由是中间包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同时起到降低钢水静压力,促使钢水中夹杂物进一步上浮,净化钢水等作用,这些作用必须满足中间包贮存一定高度的钢水后才能实现。一般中间包开浇时钢水液面都应达到临界面200~300mm以上,防止钢水液面产生旋涡,把渣子卷入结晶器中,使钢中夹杂物增加,污染钢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和便于开浇,目前普遍采用开浇管和塞棒开浇,其效果不是很理想。当使用开浇管开浇时,由于开浇管是钢管制成,其熔化温度在1420℃左右,而进入中间包钢水的温度都在1500℃以上,在钢水没有达到临界液面之前,开浇管局部开始熔化,甚至全部熔化,对于使用滑动水口的中间包,易造成钢包水口内进入冷钢,形成蓄流堵塞水口,并且中间包内的钢水不能达到临界液面高度以上,钢水中的夹杂物来不及上浮,开浇后产生旋涡,容易造成卷渣,影响钢水质量,甚至造成夹渣漏钢。使用塞棒开浇,通过控制塞棒上下运动,以达到开闭水口调节钢流的目的,并能达到开浇时钢水液面要求,但是塞棒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水口浮力自动开浇塞,开浇塞位于中间包水口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塞体为上部内设空心球体(1),中间为圆台体(2),下部为倒磨菇头形塞头(3)的耐火材料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海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