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3941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碳酸钙微球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及自组装的方法将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组装到胶体微球表面,同时类脂质双分子层可负载脂溶性抗癌药物。通过化学方法将碳酸钙模板微球除去得到粒径均一、可控,性质稳定且单分散的硅质体微胶囊。将该硅质体微胶囊与水溶性抗癌药物共同孵育,从而将水溶性药物包埋到微胶囊内部。制备微胶囊的材料有机-无机复合脂质无毒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重复性好,缓释效果好,可同时适用于脂溶性抗癌药物及水溶性抗癌药物的包埋和可控释放,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化疗是目前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但目前的化疗药物以游离方式进入人体后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杀灭作用,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 杀伤作用,从而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临床上抗癌药物的副反应主要表现在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有些药物对心脏、肝脏有明显的毒性,这些毒性作用增加了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痛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抗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脂质体作为诊断和治疗药物的载体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脂质体已经被用来包裹各种亲水的和疏水的抗癌药物。但是脂质体最大的缺点是化学和物理的不稳定性,脂质体囊泡容易破裂,其内容物抗癌药物在到达肿瘤部位之前过早地泄漏,达不到缓释的效果,严重影响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硅质体是一种类脂质体,是由一个分子连接两个疏水性的碳链和一个亲水性的有机硅烷分子组成的新型脂质分子,这种分子在水中通过溶胶-凝胶和自组装过程形成囊泡,囊泡表面覆盖有纳米级厚度的无机硅酸盐壳层,用稳定的Si-C键将无机层和有机二分子体连接在一起。硅质体与传统的脂质体囊泡相比,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囊泡结构,是有机-无机的杂化材料。与传统的常规脂质体相比,硅质体表面的硅氧烷网络显著增加了脂质体的稳定性,对表面活性剂、酸碱都有很好的稳定性。硅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很好地解决了脂质体的种种不足,但同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硅质体粒径分布范围较宽,用常规制备方法无法使其粒径均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未来的实际应用。如果能精确控制其粒径范围,将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粒径均一、稳定性强、可负载亲水性和疏水性抗癌药物于一体的娃质体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脂质体和硅质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模板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药物载体一娃质体微胶囊。模板法制备得到的中空微胶囊的尺寸更易控制、也更为均匀。将很好地解决硅质体稳定性差、粒径分布不均一、不可控的缺点。硅质体微胶囊的外表面是类脂质体的双层膜结构,中间是水相,所以既可以包裹水溶性抗癌药物又可以包裹脂溶性抗癌药物。具体如下一种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无机复合脂质与疏水性药物共同溶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齐 ,形成一层脂质薄膜;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为紫杉醇、多西他赛、喜树碱、羟基喜树碱或长春新碱; (2)将CaCO3模板微球溶液加入到脂质薄膜中,孵育;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水浴超声; (4)超声后得到的溶液室温静置,待模板微球表面形成无机硅酸盐壳层; (5)将表面覆盖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的CaCO3模板微球,用O.02Μ的EDTA溶液或ρΗ=4的乙二酸溶液将CaCO3模板微球除掉,即得到硅质体微胶囊; (6)将硅质体微胶囊在与水溶性药物共同孵育得到包裹亲水性药物的微胶囊;水溶性药物为盐酸阿霉素、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顺钼或5-氟尿嘧啶。在上述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在上述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的结构如有机-无机复合脂质I或2: 有机-无机复合脂质I :权利要求1.一种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无机复合脂质与疏水性药物共同溶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齐 ,形成一层脂质薄膜;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为紫杉醇、多西他赛、喜树碱、羟基喜树碱或长春新碱; (2)将CaCO3模板微球溶液加入到脂质薄膜中孵育;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水浴超声; (4)超声后得到的溶液室温静置,待模板微球表面形成无机硅酸盐壳层; (5)将表面覆盖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的CaCO3模板微球,用O.02Μ的EDTA溶液或ρΗ=4的乙二酸溶液将CaCO3模板微球除掉,即得到硅质体微胶囊; (6)将硅质体微胶囊在与水溶性药物共同孵育得到包裹亲水性药物的微胶囊;水溶性药物为盐酸阿霉素、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顺钼或氟尿嘧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的结构如有机-无机复合脂质I或2 : 有机-无机复合脂质I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孵育温度为40°C 45°C,孵育时间为30min。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超声功率为100W,超声时间为5 lOmin。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专利技术以碳酸钙微球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及自组装的方法将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组装到胶体微球表面,同时类脂质双分子层可负载脂溶性抗癌药物。通过化学方法将碳酸钙模板微球除去得到粒径均一、可控,性质稳定且单分散的硅质体微胶囊。将该硅质体微胶囊与水溶性抗癌药物共同孵育,从而将水溶性药物包埋到微胶囊内部。制备微胶囊的材料有机-无机复合脂质无毒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重复性好,缓释效果好,可同时适用于脂溶性抗癌药物及水溶性抗癌药物的包埋和可控释放,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文档编号A61P35/00GK102895216SQ20121040784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曹众, 张春阳, 蒋庆 申请人:中山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癌药物硅质体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有机?无机复合脂质与疏水性药物共同溶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形成一层脂质薄膜;所述疏水性抗癌药物为紫杉醇、多西他赛、喜树碱、羟基喜树碱或长春新碱;(2)将CaCO3模板微球溶液加入到脂质薄膜中孵育;(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水浴超声;(4)超声后得到的溶液室温静置,待模板微球表面形成无机硅酸盐壳层;(5)将表面覆盖有机?无机复合脂质的CaCO3模板微球,用0.02M?的EDTA溶液或pH=4的乙二酸溶液将CaCO3模板微球除掉,即得到硅质体微胶囊;(6)将硅质体微胶囊在与水溶性药物共同孵育得到包裹亲水性药物的微胶囊;水溶性药物为盐酸阿霉素、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顺铂或氟尿嘧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众张春阳蒋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