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37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主要是由设置有紧固螺栓的外筒体和装置有纵向支撑板且由支撑板支撑的装有滚轮的滚轮轴的内筒体共同组成,在内筒体端部设置有端环,在外筒体端部设置有定位端盘,并使内筒体端部的端环通过外筒体上的定位盘的内孔中穿出,将设置在内筒体端部的丝盘旋入设置在外筒体端部的丝环上,且通过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紧固螺栓将两通体紧固在一起。(*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砼电杆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目前,社会上砼电杆生产厂家使用的砼电杆成型模具普遍沿用对开式两半模具,对开式两半模具存在有如下不可克服的缺陷。1、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由于对开式两半模具的组装采用搭攀螺栓结构形式,即沿分模面在纵向长度的两侧上每米设置有8个合口螺栓,每个滚轮两侧各设置2个螺栓,平均每米为10个合口螺栓,以15米电杆为例,每生产一根电杆就要上卸螺栓300次,而且完全靠人工上卸螺栓,因此造成占用工时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也难以提高,为克服这一缺陷,许多厂家曾试图采用机械办法上卸螺栓,如采用“上卸螺栓机”、“电动扳手”、“汽动扳手”等来替代手工操作,但是由于上卸螺栓时需将下半模旋转180度角使其搭到上模的搭攀上后方可使用上述机械,所以并不能有效的减少工时,同时使用上述机械易使螺栓损坏,造成浪费和工时的增加,因此大多数厂家仍然沿用人工上卸螺栓的办法;2、安全性能差采用对开式两半模具,在电杆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天车吊装的办法对两半模进行扣合,脱模、脱杆、移动等项工艺,每生产一根电杆需对钢模翻转5次之多,每次翻转主要靠人工操作,因此工作人员体力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主要由外筒体(4)和内筒体(6)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筒体(4)为一圆筒形钢体,在外筒体(4)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圆环形外筒体补强圈(5),在每个外筒体补强圈(5)上且在其90度角的角分线上分别设置有二个螺栓(11),在外筒体(4)的一端部设置有根端丝圈(1),该根端丝圈(1)与外筒体(4)焊接为一体,且在根端丝圈(1)的内圆壁上加工有螺纹,在外筒体(4)的端部设置有与根端丝圈(1)内圆壁上的螺纹相配合的丝盘(2),在外筒体(4)的另一端部焊接固定有定位盘(10),在外筒体(4)的内部与外筒体(4)同心设置有空心圆台型内筒体(6),在内筒体(6)的外圆表面上等距离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增乾刘宝林张洪信陈圣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肥城市水泥制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