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37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主要是由设置有紧固螺栓的外筒体和装置有纵向支撑板且由支撑板支撑的装有滚轮的滚轮轴的内筒体共同组成,在内筒体端部设置有端环,在外筒体端部设置有定位端盘,并使内筒体端部的端环通过外筒体上的定位盘的内孔中穿出,将设置在内筒体端部的丝盘旋入设置在外筒体端部的丝环上,且通过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紧固螺栓将两通体紧固在一起。(*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砼电杆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目前,社会上砼电杆生产厂家使用的砼电杆成型模具普遍沿用对开式两半模具,对开式两半模具存在有如下不可克服的缺陷。1、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由于对开式两半模具的组装采用搭攀螺栓结构形式,即沿分模面在纵向长度的两侧上每米设置有8个合口螺栓,每个滚轮两侧各设置2个螺栓,平均每米为10个合口螺栓,以15米电杆为例,每生产一根电杆就要上卸螺栓300次,而且完全靠人工上卸螺栓,因此造成占用工时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也难以提高,为克服这一缺陷,许多厂家曾试图采用机械办法上卸螺栓,如采用“上卸螺栓机”、“电动扳手”、“汽动扳手”等来替代手工操作,但是由于上卸螺栓时需将下半模旋转180度角使其搭到上模的搭攀上后方可使用上述机械,所以并不能有效的减少工时,同时使用上述机械易使螺栓损坏,造成浪费和工时的增加,因此大多数厂家仍然沿用人工上卸螺栓的办法;2、安全性能差采用对开式两半模具,在电杆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天车吊装的办法对两半模进行扣合,脱模、脱杆、移动等项工艺,每生产一根电杆需对钢模翻转5次之多,每次翻转主要靠人工操作,因此工作人员体力消耗大,且经常出现挤、碰伤等不安全事故;3、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每生产一根电杆需上卸合口螺栓几百次,为了提高钢模的利用率和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都采用4-6人同时上卸螺栓的办法,这种办法虽能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任务,但是由于多人同时上卸不同的螺栓,很难实现用力平衡,由于螺栓用力不平衡,易使钢模合口模缝处产生变形,同时在高速离心情况下螺栓易松动甩脱,产生跑浆,造成产成品质量下降。另外在起吊过程中也易使模具变形,影响产成品质量和正常生产的进行;4、噪音高由于模具自身重量大,并需配用多支点离心成型机,在高速离心时钢模本身的跑轮与离心机托轮之间的碰撞将产生强烈的噪音,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5、水泥浮浆多由于模具本身结构所存在的缺陷,很难使离心机达到规定的转速,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为了避免模具从离心机上脱落下来,常常人为的降低转速,因此由于转速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易造成水泥浮浆过多,一是影响产成品质量;二是水泥浮浆排出后会造成环境污染;6、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高为了防止模具在离心过程中由于窜动而从离心机托轮上脱落,在该模具的跑轮上设置有轮边,在高速离心过程中该轮边易磨损而失去止窜功能,因此就需要维修,严重时将报废,另外由于合口螺栓经多次使用后也易损坏,再就是在合口、吊装离心等项工艺中易使模具弯曲变形、搭攀及螺栓损坏等,使之维修费用高,使用寿命短。7、企口部位易老化由于组装模具时产生的碰撞和清口时造成的损伤,易使企口过早老化,企口老化后该模具就会报废,有的企业采用更新企口的办法,但是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高也是不可克服的。本技术的任务在于能够足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噪音低、安全实用的新型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本技术的技术要点是由外承力钢筒体和内模型筒体两大部件组成,外筒体为承受张拉力的承力筒体,具有抗弯曲和旋转功能,内筒体则不承受张拉力和不具有抗弯和旋转功能,仅具有成型砼电杆的模型功能。该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主要是由设置有紧固螺栓的外筒体和装置有纵向支撑板且由支撑板支撑的装有滚轮的滚轮轴的内筒体共同组合而成,在内筒体端部设置有端环,在外筒体端部设置有定位端盘,内筒体通过滚轮的滚动可顺利地进入外筒体中,并使内筒体端部的端环通过外筒体上的定位端盘的内孔中穿出,将设置在内筒体端部的丝盘旋入设置在外筒体端部的丝环上,实现内外两筒体定位,并通过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紧固螺栓将两筒体紧固在一起,从而实现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作如下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给出了本技术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给出了附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给出了附图1中的外筒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给出了附图3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给出了附图1中的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和附图7给出了附图5中的A-A剖视和B-B剖视结构示意图。在附图1中,(1)为根端丝圈,(2)为丝盘,(3)为内筒体端部加强环,(4)为外筒体,(5)为外筒体补强圈,(6)为内筒体,(7)为加强环,(8)为端板,(9)为端环,(10)为定位端盘。在附图2中,(11)为螺栓,(12)为支撑板,(13)为双头螺栓,(14)为滚轮,(15)为企口板,(16)为附图1中的内筒体(6)、(17)为附图1中的外筒体(4)。在附图3中,(18)为附图1中的根端丝圈(1)、(19)为附图1中的丝盘(2),(20)为附图1中的外筒体(4),(21)为附图2中的螺栓(11),(22)为附图1中的补强圈(5),(23)为附图1中的定心端板(10)。在附图4中,(24)为附图3中的螺栓(21)。在附图5、6、7中,(25)为弹簧,(26)为附图2中的支撑板(12),(27)为双头螺栓,(28)为内筒端环,(29)为附图1中的内筒体(6),(30)为附图1中的加强环(7),(31)为附图1中的端板(8),(32)为附图1中的端环(9),(33)为凸形模口加强板,(34)为凹形模口加强板,(35)为附图2中的支撑板(12),(36)为附图2中的双头螺栓(13),(37)为附图2中的滚轮(14),(38)为钩孔,(39)为上盖体,(40)为下筒体。根据附图本技术主要由外筒体(4)和内筒体(6)所组成。外筒体(4)为一圆筒形钢体,在外筒体(4)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圆环形外筒体补强圈(5),在每个外筒体补强圈(5)上且在其90度角的角分线上分别设置有二个螺栓(11),在外筒体(4)的一端部设置有根端丝圈(1),该根端丝圈(1)与外筒体(4)焊接为一体且在根端丝圈(1)的内圆壁上加工有螺纹,在外筒体(4)的端部设置有与根端丝圈(1)内圆壁上的螺纹相配合的丝盘(2),在外筒体(4)的另一端部焊接固定有定位盘(10),在外筒体(4)的内部与外筒体(4)同心设置有空心圆台型内筒体(6),在内筒体(6)的外圆表面上等距离设置有圆环形加强环(7)和内筒体端部加强环(3)及端板(8),内筒体(6)的圆周体分为3/4下筒体(40)和1/4上盖(39),下筒体(40)和上盖(39)分割面形成分模面,在下筒体(40)的分模面处且在下筒体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两条通长的凹形模口加强板(34),在上盖(39)的分模面处且在上盖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两条通长的凸形模口加强板(33),凸形模口加强板(33)和凹形模口加强板(34)形成企口板(15),在凹形模口加强板(34)和凸形模口加强板(33)的中心线且使其该两条中心线的延长线并经过内筒体(6)的圆心点后的延长线上的内筒体(6)的另一圆周面上分别设置有两条通长的支撑板(35),通过双头螺栓(36)将滚轮(37)分别固定在两条支撑板(35)的中间,该滚轮根据内筒体(6)的不同长度分别等距离设置2-6对,在不设置滚轮处的支撑板(35)处等距离设置4-8对通过双头螺栓(27)固定于支撑板(35)上的弹簧(25),在内筒体(6)的一端部设置有内筒体加强端环(28),在内筒体(6)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加强端环(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式砼电杆成型模具,主要由外筒体(4)和内筒体(6)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筒体(4)为一圆筒形钢体,在外筒体(4)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圆环形外筒体补强圈(5),在每个外筒体补强圈(5)上且在其90度角的角分线上分别设置有二个螺栓(11),在外筒体(4)的一端部设置有根端丝圈(1),该根端丝圈(1)与外筒体(4)焊接为一体,且在根端丝圈(1)的内圆壁上加工有螺纹,在外筒体(4)的端部设置有与根端丝圈(1)内圆壁上的螺纹相配合的丝盘(2),在外筒体(4)的另一端部焊接固定有定位盘(10),在外筒体(4)的内部与外筒体(4)同心设置有空心圆台型内筒体(6),在内筒体(6)的外圆表面上等距离设置有圆环形加强环(7)和内筒体端部加强环(3)及端板(8),内筒体(6)的圆周体分为3/4下筒体(40)和1/4上盖(39),下筒体(40)和上盖(39)分割面形成分模面,在下筒体(40)的分模面处且在下筒体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两条通长的凹形模口加强板(34),在上盖(39)的分模面处且在上盖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两条通长的凸形模口加强板(33),凸形模口加强板(33)和凹形模口加强板(34)形成企口板(15),在凹形模口加强板(34)和凸形模口加强板(33)的中心线且使其该两条中心线的延长线并经过内筒体(6)的圆心点后的延长线上的内筒体(6)的另一圆周面上分别设置有两条通长的支撑板(35),通过双头螺栓(36)将滚轮(37)分别固定在两条撑板(35)的中间,该滚轮根据内筒体(6)的不同长度分别等距离设置2-6对,在不设置滚轮处的支撑板(35)处等距离设置4-8对通过双头螺栓(27)固定于支撑板(35)上的弹簧(25),在内筒体(6)的一端部设置有内筒体加强端环(28),在内筒体(6)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加强端环(32),在上盖(39)两加强板(3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钩孔(3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增乾刘宝林张洪信陈圣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肥城市水泥制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