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包括设有行走小车轨道的行走小车车架,包盖行走小车,包括多数个液压缸和多数个连接于液压缸端部的吊钩的包盖悬挂机构,一端焊接有多数个铰链的包盖机构,及外壳焊接多数个铰链座的钢包机构;三个液压缸及其下端的三个特殊吊钩与包盖上的三个悬挂孔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极大的减少高温熔体热量的散失,降低现有的高温熔体出炉时的所需最低温度限制,减少了熔炼时的耐火材料的消耗,是钢铁冶炼生产中一项重大节能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炼
的加盖节能装置,特别是涉及 一种可以极大的减少高温熔体容器热量的散失,降低现有的高温熔体出炉 时的所需最低温度限制的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铁生产领域,高温熔体容器通常是指铁水包和钢水包,高温熔体 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加盖保温,会存在能量散失问题。目前在钢铁 生产企业,铁水包在高炉出铁后,通常没有加盖。铁水包运输距离长,热 量散失明显,温度下降较大,这个现象带来的危害在冬季尤为突出。钢水 包在目前的钢铁生产过程中也是处于没有加盖的状态,在各工序之间经常 会处于等待状态,为了弥补这些过程中的温降,出钢温度下限通常较高, 不仅影响了冶炼炉的炉衬寿命,增加了能量消耗,而且对浇铸质量产生不 利。高温熔体容器加盖由于其显而易见的节能效果,成为钢铁企业节能降 耗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目前在连铸机上广泛使用了钢包加盖装置。然而, 即使是连铸机上加盖,也是属于局部的非全程式的保温措施。在钢铁生产 的其他区域,由于现有钢包加盖操作必须由天车辅助完成,使得这项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受到了极大限制,从而使这项技术大多仅局限在 连铸浇钢阶段使用,无法做到在钢包的整个使用循环过程中都使钢包盖盖 在钢包上。因此,现有的一些钢包加盖操作远未达到炼钢工作者所期望的 节能效果,从钢包耐火衬及包内钢水中散失的大部分热量仍未得到有效控 制。铁水包和钢包散热 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包衬和包壳之间的传导热; 二是通过钢包顶部开口散向空气的辐射热。铁水包和钢包通过其顶部开口向空气中的辐射散热速度是非常快的。 尤其在空包时,包衬的辐射散热速度将由包村外表面与钢包环境之间温差 的四次方关系来决定。研究表明, 一台150吨钢包空包开始后,第一个20 分钟内由包衬向空气的辐射热损失将导致下一炉出炉钢水冷却15度。而这 种热损失的40%发生在空包开始后的第一个5分钟。通过在铁水包和钢包 上加盖,这种辐射热损失可被显著减少。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16376.3公开了一种"连铸机钢包自动加盖装置",该装置主体为立柱,立柱上端设有带有动力装置的回转支承,回转 支承上设有转台,转台上设有可活动的悬臂梁,悬臂梁上设有支承液压缸, 其端部设有用于吊装钢包盖的装置。该装置可减少钢液热量损失,但其只 能减少连铸阶段钢水的热量损失,属于局部节能措施,此外,在连铸回转 台上增加这样的加盖装置,不仅增加了设备维修量,而且需要增加厂房的 轨面标高或降低出坯辊面标高,增大投资。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高温熔体容器加盖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 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 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 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高温熔体容器加盖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 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高温熔体容器加盖装置存在 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所要解 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极大的减少高温熔体热量的散失,降低现有的高 温熔体出炉时的所需最低温度限制,减少了熔炼时的耐火材料的消耗,全 程自动完成包盖的加盖与揭盖操作,无需吊车和人工的干预,从而更加适 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其包括行 走小车车架,设有行走小车轨道;包盖行走小车,设置于上述行走小车轨道上;包盖悬挂机构,包括多数个液压缸和多数个连接于液压缸端部的吊 钩,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包盖行走小车;包盖机构,其上设有 多数个悬挂孔,所述悬挂孔对应连接上述吊钩,所述包盖机构的一端设有 多数个铰链;钢包机构,包括钢包车和设置于钢包车上的钢包,所述钢包的外壳设有多数个铰链座。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其中所述的液压缸数目为3 个,在圆周方向呈120。均匀分布。前述的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其中所述的吊钩具有一角度 a , a为20° ~30° 。前述的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其中所述的铰链的数目为2 个,每一4交链座对应连接每一铰链。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 加盖与揭盖均在钢包车运行过程中自动完成,不需要吊车作业,不 影响冶炼工艺流程;2) 包盖可以始终盖在钢包上,只是在出钢前、出钢时、精炼过程中把 包盖自动揭开,钢包无论出于等待或其他原因出现的耽搁,热量损失都被 减小到最低程度,减少回炉事故或升温操作;3) 用于铁水运输过程中自动加盖和揭盖操作时,无论是铁水罐和兑转 炉的铁水包,本技术装置都能适应罐体或包体外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装置 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 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高温熔体容器加盖装置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 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 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i兌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包盖行走小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 (b)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包盖行走小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 (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包盖悬挂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 (b)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包盖悬挂机构的側视结构示意图。 图4 (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包盖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 (b)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包盖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盖操作"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揭盖操作"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倒渣"的使用状态参考图。10包盖行走小车11:电机12减速才几13:车轮14小车本体20:包盖悬挂机构21液压釭22:吊钩30包盖机构31:包盖32铰链33:悬挂孔40:行走小车支架 51:钢包 53:铰链座50:钢包才几构52:钢包车60:吊车主钩、副钩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高温熔体容器 全程自动加盖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 的结构示意图。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采用自由小车式,在钢铁 生产领域适用于铁水包和钢水包的全过程自动加盖操作。其中,高温熔体 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包括包盖行走小车IO、包盖悬挂机构20、包盖机 构30、行走小车车架40、以及钢包机构50。行走小车车架40为整个装置 的钢结构支撑框架,为门型结构,横置于钢包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熔体容器全程自动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行走小车车架,设有行走小车轨道; 包盖行走小车,设置于上述行走小车轨道上; 包盖悬挂机构,包括多数个液压缸和多数个连接于液压缸端部的吊钩,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包盖行走小车; 包盖机构,其上设有多数个悬挂孔,所述悬挂孔对应连接上述吊钩,所述包盖机构的一端设有多数个铰链; 钢包机构,包括钢包车和设置于钢包车上的钢包,所述钢包的外壳设有多数个铰链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方明,杜洋,牛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设备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