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香椿芽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261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香椿芽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在培养基中接种荚膜红细菌AYGHJ-16制备富硒菌剂,用水稀释成20~50倍体积的富硒菌剂稀释液,将香椿种子放入50倍富硒菌剂稀释液中浸种催芽24~48小时后,在室温20~25℃发芽生长,并发芽过程中每隔4小时用20倍富硒菌剂稀释液喷淋一次,经过5~6天发芽生长,芽苗长到8~10厘米,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得到富硒香椿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富硒香椿芽,含硒量1~1.5mg/L,不含无机硒酸盐或亚硒酸盐,可以满足人们长期安全补硒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富硒农产品生产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硒是动物和人类必需微量营养兀素。国际硒学会推荐日摄入量60 400 μ 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摄入量50 200 μ g。而据我国营养调查,成人每日的硒摄入量仅26 32 μ go因此,我国人群硒营养不良是普遍问题。我国缺硒土壤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2%,缺硒人口达一亿多。我国许多地方性高发症,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育症、机体免疫力减退和衰老过程等40余种疾病均与膳食中硒摄取不足有关。此外,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硒具有解除重金属中毒等特殊的生理功能。因此,人体补硒不 但是提高免疫力的要求,也是增强对环境毒物的抵抗力的有效途径。目前,美国开发的“硒酵母”、善存(Centrum)硒营养添加剂以及国内的“富硒康”、“康必硒”等产品虽然属于生物技术产品,但不符合大面积缺硒人群的食品消费现状,更不能成为缺硒地区人类硒营养的有效补充。卢良恕、李振声等院士指出,提高食物链硒水平是从源头调控硒营养和预防有关硒缺乏疾病的根本出路,并呼吁加强富硒农产品开发,通过普通作物生产将硒有机化,建立日常食物摄取的人类硒营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香椿芽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富硒菌剂的制备:在发酵罐中加入160L发酵培养基,然后接种荚膜红细菌AYGHJ?16(CCTCC?NO:M?2011377);发酵条件:温度控制在30℃,二氧化碳通气流速为4L/min,光照强度为1500Lux(1000~3000Lux均可):当发酵罐中的菌浓度达到5.35×108cfu/ml时,升温至55℃处理45min(促使细胞破碎),室温离心(5000g、15min),收集上层清液,即为富硒菌剂。将富硒菌剂用水稀释至20~50倍体积,即为富硒菌剂稀释液。2)称取香椿种子lkg,投入盛有3L水的容器中,搅拌清洗香椿种子的表皮,捞去浮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超刘玉龙李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