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工作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0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包工作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所述工作层结构既能满足在寒冷条件下易于快速施工砌筑、方便烘烤和散热少,又能满足钢包工作层使用周期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包工作层结构包括铺设在永久层上的主要由干式散状材料砌筑的工作层,其中在所述工作层在工作过程中的易损部位采用抗损材料。特别适用于冶金行业的各种钢包衬层结构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铁行业的钢包工作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钢包砌筑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国内钢包内衬大多采用整体浇注和镁碳砖砌筑的方式,相比较于以往的粘土砖和高铝砖来说,大大的提高了钢包的寿命,使钢包耐火材料消耗大大降低,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但是镁碳砖砌钢包相对来说成本较高,而且镁碳砖导热系数高、钢包散热量大,并且镁碳砖中含有碳,对冶炼低碳钢和超低碳钢不利,此外,砖筑工艺相对比较复杂,要大量的技术熟练的工人才能满足砌筑的要求。采用浇注料整体浇注虽然克服了砖砌筑的缺点,但是就现有技术来说,要很长时间的烘烤才能投入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要加入较多的水分才能施工,因此很难克服浇注料结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中国专利文献CN1333098A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碱性干式工作层,属不定形耐火材料。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施工时不需要加水、可进行快速烘烤、且使用寿命长。其技术方案是一组以镁砂为主体的不定形组合物,作为连铸中间包的工作层材料。使用中,距永久衬一定的间距放置模具,从模具四周填入干式工作层粉料,同时开启振动器以使粉料完全填满、填实。烘烤3小时脱模后即可投入使用。该专利技术与硅质绝热板和中间包涂料相比具有现场施工容易、烘烤时间短、劳动强度小,耐侵蚀性好、同时翻包容易、无粘包现象等效果。但是,干式工作层,特别是CN1333098A公开的连铸中间包碱性干式工作层在使用中存在一个缺陷是,在钢包所处的炼钢工艺条件下,耐钢水冲击的性能和耐钢渣侵蚀性能比砖砌、浇筑和捣打料砌筑的工作层差。由此使得现有技术的干式工作层的易损部位比砖砌、浇筑和捣打料砌筑的工作层的易损更容易被破坏。进而影响了其工作层的使用寿命。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开发出一种既能满足散热少、易于烘烤和在寒冷条件下快速施工砌筑,又能满足钢包工作层使用周期要求的钢包工作层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钢包工作层结构包括铺设在永久层内侧的主要由干式散状材料砌筑的工作层,其中在所述工作层在工作过程中的易损部位采用抗损材料。本技术所述的干式散状材料是指液体含量不高于1.5%的散状耐火材料。本技术的所述工作层的所述易损部位为所述工作层上的渣线位置,在所述渣线位置,采用抗损材料砌筑的渣线工作层。此外,所述易损部位还包括所述工作层的钢水冲击区,在所述钢水冲击区,采用抗损材料砌筑的冲击区工作层。对于包底部分,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所述工作层的所述易损部位为全部钢包包底部分的所述工作层,在所述钢包包底部分的所述工作层,采用抗损材料砌筑的包底工作层。一个可替代前段实施方式的方案,所述工作层的所述易损部位仅为所述工作层上的钢水冲击区,在所述钢水冲击区,采用抗损材料砌筑冲击区工作层。进一步地,所述易损部位仅为全部钢包包底部分的所述工作层,在所述钢包包底部分的所述工作层,采用抗损材料砌筑的包底工作层。另一个可替代前述实施方式的方案,所述易损部位为钢包包壁工作层,在所述钢包包壁工作层,采用抗损材料砌筑包壁工作层。具体地说,所述抗损材料及其砌筑方式可以是耐火砖砌筑、预制块垒筑、浇注料浇筑或者是捣打料捣打成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干式散状材料在砌筑和使用过程中所固有的有效加快钢包的烘烤和施工进度,大大减少能源消耗,便于冬季施工等优点,同时有效地减少了钢渣对渣线部位工作层的侵蚀和钢水冲击对包底工作层的损坏。显著提高钢包内衬寿命,进而降低吨钢耐材消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钢包工作层结构中,所述工作层主要采用液体含量不高于1.5%的干式散状材料砌筑施工,在包底部分的冲击区易损部位1的所述工作层采用砖砌筑,包底工作层非冲击区部位采用干式散状材料2砌筑施工。施工时,首先在冲击区铺上耐火砖,使之耐钢水冲刷施工包底部分;将干式散状材料2铺设于包底部分摊平,然后用振动器振动;施工至设计厚度后将包底振平完成包底部分。然后将预先制作的胎模放入钢包内,使之对准钢包中心,然后向胎模与钢包内衬的永久层之间的间隙内倒入干式散状材料2,然后开动振动器将干式散状材料2振实,来完成包壁部分。此后在胎模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100-300℃左右,时间为2小时左右,待胎模冷却后拔出胎模,完成施工。参见图2,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钢包工作层结构中,钢包壁部分的所述工作层全部采用液体含量不高于1.5%的干式散状材料2施工,为避免钢包包底部分冲击区部位和非冲击区部位的工作层衔接部分因钢水倾入时的剧烈冲刷而导致的损坏,在钢包包底部分的所述工作层全部作为易损部位1,都采用预制件砌筑施工。在本实施例的施工中,取消了图1所实施例中,在包底部分铺设干式散状材料2的过程,直接在包底部分砌筑预制件来完成包底部分。本实施例的其它施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参见图3,在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工作层结构中,钢包壁工作层非渣线部位采用液体含量不高于1.5%的干式散状材料2施工,钢包壁工作层渣线部位作为易损部位1采用浇注料浇注施工,而包底工作层全部采用含量不高于1.5%的干式散状材料2施工。施工时,首先施工包底部分,将干式散状材料2铺设于包底部分摊平,然后用振动器振动,施工至设计厚度后将包底振平完成包底部分。然后将预先制作的胎模放入钢包内,使之对准钢包中心,然后向胎模与钢包内衬的永久层之间的间隙内倒入干式散状材料2,然后开动振动器将干式散状材料2振实;在包壁工作层渣线部位浇入浇注料,等浇注料固化完成包壁部分。此后在胎模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100-300℃左右,时间为2小时左右,待胎模冷却后拔出胎模,完成施工。显然,本技术以下附图未显示的实施方式也是可以被清楚地理解的。在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工作层结构中,钢包壁工作层非渣线部位采用液体含量不高于1.5%的干式散状材料2施工,钢包壁工作层渣线部位作为易损部位1采用砖砌筑施工。钢包底工作层冲击区捣打料砌筑施工,钢包底工作层非冲击区采用液体含量不高于1.5%的干式散状材料2施工。在本实施例中,包底部分的施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冲击区部分采用捣打料砌筑施工。而包壁部分的施工类似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渣线位置部分施工采用砖砌筑施工。在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工作层结构中,钢包壁工作层非渣线部位采用液体含量不高于1.5%的干式散状材料2砌筑施工,钢包壁工作层渣线部位作为易损部位1采用预制件砌筑施工,钢包底工作层作为易损部位1采用预制件砌筑施工。在本实施例中,包底部分的施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而包壁部分的施工类似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渣线位置部分施工采用预制件砌筑施工。通过以上实施例可见,由于本技术的工作层结构大部分采用含液量低的干式散状材料2,在砌筑施工过程中,干式散状材料2由振动器机械振实,施工进度快,烘烤时间短,因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包工作层结构,包括铺设在永久层内侧的主要由干式散状材料砌筑的工作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层在工作过程中的易损部位采用抗损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百宽史绪波黄江文李红香宋世峰邹立刚孙荣海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