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029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承盘本体具有一顶面及相对于顶面的一背面,所述承盘本体在顶面成型有若干容置部,承盘本体在容置部周缘成型有若干挡墙,所述容置部具有一承载面,该承载面上成型有若干结构凸,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置电子元件,且电子元件与结构凸接触而不与承载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承盘本体上成型若干结构凸,电子元件容置于容置部内时与结构凸接触而不与承载面接触,使得电子元件与承盘本体间为点接触,借此降低电子元件与承盘本体间的接触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承盘本体具有一顶面及相对于顶面的一背面,所述承盘本体在顶面成型有若干容置部,承盘本体在容置部周缘成型有若干挡墙,所述容置部具有一承载面,该承载面上成型有若干结构凸,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置电子元件,且电子元件与结构凸接触而不与承载面接触。本技术在承盘本体上成型若干结构凸,电子元件容置于容置部内时与结构凸接触而不与承载面接触,使得电子元件与承盘本体间为点接触,借此降低电子元件与承盘本体间的接触面积。【专利说明】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承盘结构,尤其指一种放置电子元件便于运送的承盘结 构。 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随着高科技制造产业的发展,电子元件在制造与运送的过程中大多依赖自动化的 输送系统来运送。而在电子元件的制造流程或搬运过程中,通常使用承盘来防止电子元件 受到外力撞击而受到损伤。 已知的电子元件承盘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为一承盘本体10,该承盘本体10具 有多个容置部11,并在容置部11周缘成型有多个限位柱12。 使用时,请参阅图2配合图1所示,电子元件13 (例如芯片)容设于容置部11内, 并受容置部11周缘的多个限位柱12限位于容置部11内。值得注意的是,若电子元件13 与容置部11间的接触面积过大,则电子元件13置放于容置部11内时会与承盘本体10间 产生静电力,因此为了减小电子元件13与承盘本体10间的接触面积,已知有如图所示在容 置部11中央形成一镂空部14,使得电子元件13仅与容置部11的周侧及限位柱12接触。 然而,已知的承盘本体10无论是增加单一个容置部11中的镂空部14的数量,或 是加大镂空部14的范围,电子元件13与承盘本体10间仍保持着面接触,故电子元件13与 承盘本体10间的静电力仍无法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可以降低电子 元件容置于承盘时与承盘间的接触面积,降低电子元件与承盘间的静电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承盘本体具有 一顶面及相对于顶面的一背面,所述承盘本体在顶面成型有若干容置部,所述承盘本体在 容置部周缘成型有若干挡墙,所述容置部具有一承载面,该承载面上成型有若干结构凸,所 述容置部容置电子元件,且电子元件与结构凸接触而不与承载面接触。 本技术利用所提供的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可以获得的功效在于:通过在 承盘本体上成型若干结构凸,当电子元件容置于容置部内时,电子元件与结构凸接触而不 与承载面接触,使得电子元件与承盘本体间为点接触,借此降低电子元件与承盘本体间的 接触面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电子元件承盘的立体图; 图2是已知电子元件承盘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时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承盘本体 11容置部 12限位柱 13电子元件 14镂空部 20承盘本体 201顶面 202背面 21容置部 211承载面 212结构凸 22挡墙 23镂空部 70电子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 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 本技术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3及图4所示,主要为: 承盘本体20,具有一顶面201及相对于顶面201的一背面202,承盘本体20在顶 面201成型有若干容置部21,承盘本体20在容置部21周缘成型有若干挡墙22,容置部21 具有一承载面211,并在承载面211上成型有若干结构凸212,容置部21用于容置电子元件 70,且电子元件70与结构凸212接触而不与承载面211接触,在此实施例中,容置部21的 中央设有一镂空部23,挡墙22为成型于承盘本体20上的柱状结构,各结构凸212的数量为 四,且等分地位于容置部的四角端,其表面均为弧面,且各结构凸212等高。 以上所述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构件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技术实施例的 使用方式及功效,请参阅图4配合图3所示,使用时,将电子元件70置放于容置部21内,且 电子元件70受容置部21周缘的挡墙22限位容置。其中,电子元件70放置在容置部21内 的结构凸212上,使得电子元件与承盘本体间为点接触,借此减小电子元件70与承盘本体 20间的接触面积,降低电子元件70与承盘本体20间的静电力,以便于后续的作业。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等 效置换,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承盘本体具有一顶面及相对于顶面的一 背面,所述承盘本体在顶面成型有若干容置部,所述承盘本体在容置部周缘成型有若干挡 墙,所述容置部具有一承载面,该承载面上成型有若干结构凸,所述容置部容置电子元件, 且电子元件与结构凸接触而不与承载面接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为成型在承盘 本体上的柱状结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结构凸等高。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结构凸的数量为 四,且等分地位于容置部的四角端。【文档编号】B65D19/38GK203877108SQ201420233857【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专利技术者】罗郁南 申请人:晨州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元件承盘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承盘本体具有一顶面及相对于顶面的一背面,所述承盘本体在顶面成型有若干容置部,所述承盘本体在容置部周缘成型有若干挡墙,所述容置部具有一承载面,该承载面上成型有若干结构凸,所述容置部容置电子元件,且电子元件与结构凸接触而不与承载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郁南
申请(专利权)人:晨州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