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式综合加载反力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8598 阅读:5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装置,公开了一种自平衡式综合加载反力架,该反力架包括竖向反力装置、水平反力装置、左基座(9)和右基座(10),竖向反力装置与左基座(9)通过螺栓端板连接,水平反力装置与右基座(10)通过螺栓端板连接,左基座(9)和右基座(10)之间通过螺栓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反力架为自平衡受力结构,可以灵活放置,不受安装地点限制,不需专用反力地槽,节省了实验室投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式综合加载反力架
技术介绍
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实验中,柱的受压实验是其中重要的演示实验。在土木工程的科研领域,也常常需要对柱构件和平面框架等进行小型缩尺试验,其试验加载往往采用综合加载的方式,即加载力除了竖向力以外,还有水平向的力。为了达到实验目的,现有的反力架装置一般通过一个门式反力架承受竖向力,再通过一个水平反力架承受水平力。但是这些装置普遍具有以下不足之处I.门式反力架和水平反力架分别通过锚栓固定在实验室的反力地槽上,无法形成 整个加载装置的自平衡,反力架受安装地点限制,移动不灵活。同时要求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反力地槽,增加了实验室建设的投资。2.门式反力架不含装配梁,试件安装和反力架横梁的移位需借助桥式起重机,提高了实验室场地和设备的要求、增加了实验室建设的投资。现有技术中要实现试件的综合加载,一般通过一个门式反力架承受竖向力,一个水平反力架承受水平力。门式反力架一般由横梁、左立柱和右立柱组成,横梁包括两个独立的焊接槽形截面梁(或者在跨中为H形截面,端部为槽形截面),左、右立柱尺寸和形式相同,一般为H形截面,柱翼缘上沿柱高度间隔设置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衡式综合加载反力架,其特征在于:该反力架包括竖向反力装置、水平反力装置、左基座(9)和右基座(10),竖向反力装置与左基座(9)通过螺栓端板连接,水平反力装置与右基座(10)通过螺栓端板连接,左基座(9)和右基座(10)之间通过螺栓端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敬礼王素芳李中山王树友胡电锋白晓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