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点火内燃式煤粉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599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点火内燃式煤粉燃烧器,包括外筒、点火源和煤粉浓缩装置,所述外筒为分体式,包括点火段和火焰扩展段,所述点火段和火焰扩展段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机构连接成一体;所述点火段内设置所述煤粉浓缩装置,该煤粉浓缩装置内设置所述点火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点火段和火焰扩展段易于拆分,便于更换,且点火段能够和煤粉燃烧器的其它部分的寿命相匹配,检修时工作量小,检修工作不会受到锅炉运行的限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式煤粉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直接点火内燃式煤粉燃烧器
技术介绍
传统火力发电厂的燃煤锅炉的调试、启、停及低负荷稳燃都是采用燃烧重油或柴油的方法,在目前及未来燃油价格高昂的趋势下,大量的燃油消耗,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和/或微油点火技术已经应用到了直接点火内燃式煤粉燃烧器中,节省了大量燃油。·中国专利申请CN200810187917. I公开了一种煤粉浓缩装置和煤粉燃烧器。其中,煤粉浓缩装置特别适合于内燃式煤粉燃烧器,该煤粉浓缩装置用于浓缩煤粉气流,在其内部形成利于点火的高煤粉浓度区域,并保持较小的阻力。如图I、图2所示,图I示出的是上述专利申请中煤粉燃烧器的正视图,图2示出的是图I的右视图,煤粉浓缩装置I具有空间几何结构的主体,该主体包括迎风面2和背风面3,迎风面2与背风面3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4。煤粉燃烧器包括点火源5、外筒6、各级内套筒7、中心筒8和支撑块9。点火源5位于中心筒8内,中心筒8、各级内套筒7和外筒6同轴布置,并通过支撑块9连接和固定。煤粉浓缩装置I设置在燃烧器筒壁(中心筒8筒壁、各级内套筒7筒壁、外筒6筒壁之一或任意组合)上,点火源5为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或微油量油枪产生的油枪火焰,用于形成煤粉着火的活性中心并使煤粉气流着火。如图3所示,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119640. 3公开了一种煤粉浓缩装置和包含该煤粉浓缩装置的煤粉燃烧器,其中的煤粉浓缩装置适合于内燃式煤粉燃烧器。如图3所示,图3示出的是该专利申请中煤粉燃烧器的正视图,煤粉浓缩装置10包括前段11和后段12,前段11呈碗状结构,用于引导和浓缩风粉流,此处和下文出现的“风粉流”均是指空气与煤粉混合形成的气流;后段12呈筒状,用于风粉流浓相区的适度延伸,其中,前段11与后段12相连接并且前段11和/或后段12被固定设置;或者,前段11与后段12间隔开一定距离布置并且前段11和后段12分别被固定设置。煤粉燃烧器包括第一级燃烧筒13、燃烧器外筒14、点火源15和煤粉浓缩装置10,煤粉浓缩装置10设置在点火源15和第一级燃烧筒13之间,点火源15伸入煤粉浓缩装置10的前段11内部,煤粉浓缩装置10的后段12出口伸入一级燃烧筒13内部。点火源15为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或微油量油枪产生的油枪火焰。但是,上述的内燃式煤粉燃烧器的外筒均为一体式筒体,点火源附近的内筒或煤粉浓缩器区域(下文将“点火源附近的内筒或煤粉浓缩器区域”简称为“点火区段”)的煤粉富集,在煤粉燃烧器工作时点火区段形成一高煤粉浓度和高温度的区域,尽管利于煤粉气流的点火,但同时此区段也容易发生结渣事故,造成煤粉燃烧器堵塞甚至烧损。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该点火区段与煤粉燃烧器其它部分的寿命不能匹配,更换时需要对整个煤粉燃烧器进行更换,经济负担较重。另外,在锅炉运行期间还不能进行煤粉燃烧器的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点火区段易于拆卸和更换的直接点火内燃式煤粉燃烧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接点火内燃式煤粉燃烧器,包括外筒、点火源和煤粉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分体式,包括点火段和火焰扩展段,所述点火段和火焰扩展段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机构连接成一体;所述点火段内设置所述煤粉浓缩装置,该煤粉浓缩装置内设置所述点火源。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法兰以及用于连接两所述法兰的螺栓、螺母和垫片。进一步地,所述两法兰分别焊接在所述点火段的出口端和所述火焰扩展段的入口端,且所述两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嵌入式连接的凸缘和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凸缘的侧壁的光孔、开设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的螺纹孔以及连接所述光孔和所述螺纹孔的螺栓或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由所述点火段的出口端的内壁向里缩入、外壁与所述点火段其它部分的外壁相平齐形成,所述凹槽由所述火焰扩展段的入口端的外壁向内缩进、内壁与所述火焰扩展段其它部位的内壁平齐形成。进一步地,所述点火段与所述火焰扩展段的长度比例范围为1:5 1:1。进一步地,所述点火段内设置的所述煤粉浓缩装置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呈碗状结构,用于引导和浓缩风粉流,所述后段呈筒状,用于风粉流浓相区的适度延伸,其中,所述前段与所述后段相连接并且所述前段和/或后段被固定设置;或者,所述前段与所述后段间隔开一定距离布置并且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分别被固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点火段内设置的所述煤粉浓缩装置包括迎风面和背风面,且所述迎风面与所述背风面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流孔。进一步地,所述火焰扩展段内设有煤粉浓缩装置。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将一体式的燃烧器外筒设置成分体式的筒体,具体为沿煤粉气流方向顺序连接的点火段和火焰扩展段,且点火源布置在点火段内部,煤粉气流在点火段开始着火并形成第一级煤粉火焰,第一级煤粉火焰进入火焰扩展段遇到新加入的煤粉和空气进一步着火燃烧,火焰扩大,随后从火焰扩展段的出口喷出。当本技术中的点火段发生结渣、堵塞或烧损事故时,可以及时将点火段拆卸下来,并进行更换,使点火段能够和煤粉燃烧器的其它部分的寿命相匹配,而且检修时工作量小,检修工作还不受锅炉运行的限制。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中国专利申请CN200810187917. I公开的煤粉燃烧器的正视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图3为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119640. 3公开的煤粉燃烧器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煤粉燃烧器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中的B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煤粉燃烧器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图8为图7的右视图;图9为图7中的C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4-9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煤粉燃烧器包括外筒、点火源A和煤粉浓缩装置,其中,外筒是两段式筒体,即分体式筒体,具体包括点火段16和火焰扩展段17,点火段16和火焰扩展段17通过连接机构沿煤粉气流方向顺序连接,并且同轴布置。点火段16内设置煤粉浓缩装置,点火源A设置在点火段16中的煤粉浓缩装置内。而火焰扩展段17内可以设置煤粉浓缩装置,也可以不设置煤粉浓缩装置。本实施例中,点火源A可以是能够点燃煤粉气流的任意合适物质,通常可以选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或微油量油枪产生的油枪火焰,但不限于此。点火段16与火焰扩展段17之间的连接机构需要满足方便连接和拆卸的要求,最好能够可反复拆卸安装。图6示出的是图4中的B部放大图,即连接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连接机构包括法兰18和法兰19,法兰18和法兰19相同。其中,法兰18焊接在点火段16的出口端,且与点火段16的轴线垂直。法兰19焊接在火焰扩展段17入口端,同样地,法兰19与火焰扩展段17的轴线垂直。为了加强连接的严密性,防止漏风漏粉,法兰18与法兰19之间设有密封垫20,比如石棉垫,但不限于此。法兰18与法兰19使用若干组螺栓21、螺母22和垫片23固定并紧密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点火内燃式煤粉燃烧器,包括外筒、点火源和煤粉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分体式,包括点火段和火焰扩展段,所述点火段和火焰扩展段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机构连接成一体;所述点火段内设置所述煤粉浓缩装置,该煤粉浓缩装置内设置所述点火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昌业王雨蓬刘广义徐洪勤唐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