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筒为柱体或台体,其筒壁上开有均匀分布或在筒壁一端密集分布的孔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燃烧器的内部布置了一个独特结构的筛筒,采用筛筒将一次风煤粉气流进行分级,利用功率较小的等离子发生器先点燃一部分煤粉,在燃烧器内部形成稳定的,热功率更大些的点火源,再去点燃另外的煤粉气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强了燃烧器内部已点燃煤粉和未点燃煤粉的掺混,及燃烧器内部传热和传质的过程,提高了等离子点火的成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力锅炉领域,涉及锅炉的燃烧器附件,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站锅炉点火普遍采用的方式为油枪点火。锅炉点火启动时先点燃油枪,油在炉膛中燃烧一定时间后将炉膛加热到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此时将煤粉吹入炉膛进行油煤混烧。当锅炉达到50%以上负荷,煤粉气流可以稳定燃烧时,将燃料油逐渐切除,完成锅炉点火启动过程。为了节约成本,降低电站锅炉的燃料油耗量,国内外很多公司开发了多种等离子无油点火燃烧器和微油量点火燃烧器,并在很多电站锅炉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等离子无油点火燃烧器和微油量点火燃烧器都是一种内部燃烧的装置,分别由等离子发生器喷出的高温等离子体和微油量点火装置喷出的雾化燃油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为点火源来直接点燃煤粉气流。由于等离子发生器的功率较小的原因和微油量点火装置节油的目的,现有等离子无油点火燃烧器和微油量点火燃烧器都设计为分级燃烧的燃烧器,即由上述的两种外界点火源在燃烧器内点燃部分煤粉,形成新的、热功率较大些的点火源,再去点燃另外一部分煤粉,形成另一个更大些的点火源,最终采用这种“分级点火、逐级放大”的方式,点燃主燃烧器的全部一次风煤粉气流。所以燃烧器内对煤粉气流进行分隔和分级的机构或结构的设计优劣,对于上述的外界点火源直接点燃一次风煤粉气流成功与否十分关键。目前,大多数的分级燃烧器都采用在燃烧器内安装套筒的形式实现煤粉气流分隔和分级。所谓的套筒实际上就是一个金属圆筒(或椭圆筒),金属圆筒成功地起到煤粉气流分隔和分级的作用,但是金属圆筒的设计仍然存在缺陷。众所周知,燃烧是一种包含传热和传质两类过程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外界点火源点燃了金属圆筒内的煤粉气流,但受到筒壁的分隔和阻碍,已点燃的煤粉气流和未点燃的煤粉气流只能在圆筒的出口周界处发生掺混,进行传热和传质的过程,增加了已点燃的煤粉气流点燃另外的未点燃的煤粉气流的难度,降低了燃烧器对燃料的适用性。所以必须采取技术手段强化燃烧器内的传热和传质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即能对煤粉气流进行分隔和分级,同时强化了燃烧器内部的传热和传质过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筒为柱体或台体,其筒壁上开有均匀分布或在筒壁一端密集分布的孔槽。优选地,所述台体的较小端为煤粉气流的进口端,较大端为煤粉气流的出口端。优选地,所述筛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进ー步地,所述的多边形为正多边形。进ー步地,所述的正多边形为正五边形。优选地,所述孔槽的通流尺寸不小于筛筒的壁厚,其总面积占筛筒筒壁面积的5% 50%。优选地,所述孔槽的外缘为封闭曲线。优选地,所述的孔槽为圆形、矩形、楔形、扇形、圆缺形和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矩 形两侧为半圆形的形状。优选地,所述孔槽的开槽方向为平行或垂直于燃烧器的轴向。本技术在燃烧器内布置了ー个独特结构的筛筒,采用筛筒将一次风煤粉气流进行分级,利用外界点火源先点燃一部分煤粉,在燃烧器内部形成稳定的,热功率更大些的点火源,再去点燃另外的煤粉气流。这种结构的筛筒对煤粉气流进行分隔和分级点燃,同时加强了燃烧器内部已点燃煤粉和未点燃煤粉的掺混,加强了燃烧器内部传热和传质的过程,提高了锅炉节油点火的成功率和稳定燃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燃料油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设有本技术提供的筛筒的分级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矩形筛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圆形筛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正五边形筛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圆形孔槽筛筒的平面展开图;图6为方形孔槽筛筒的平面展开图;图7为长方形孔槽筛筒的平面展开图;图8为孔槽竖直布置的筛筒的平面展开图;图9为孔槽水平布置的筛筒的平面展开图;图10为孔槽密集布置的柱体筛筒;图11为孔槽密集布置的台体筛筒。图中I、外界点火源器;2、燃烧器;3、筛筒;4、孔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为设有本技术提供的筛筒的分级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界点火源I和燃烧器2。在燃烧器2内布置有筛筒3,外界点火源I、筛筒3和燃烧器2同轴布置。筛筒3如图2所示,为台体,其横截面为矩形,其筒壁上开有均匀布置的孔槽4,孔槽4为圆形,孔槽4的总面积占筛筒3筒壁面积的50%。孔槽的尺寸以筛筒的壁厚为下限,以不破坏筛筒结构或者保证筛筒结构强度的尺寸为上限,以保证煤粉气流可顺利的通过筛孔进行传热和传质过程的尺寸为优选尺寸。筛筒3采用金属棒或金属管经切削加工制作而成的金属圆筒,也可采用金属丝编织或缠绕制作,在编织或缠绕过程中,形成孔槽4的结构。当锅炉点火吋,筛筒3可将煤粉气流分成两部分(或近似分成两部分)。外界点火源I轴向插入筛筒3所包围的空间,将进入该空间的煤粉气流点燃,并在筛筒3的出ロ形成新的、稳定的、热功率更大些的点火源,利用该点火源点燃其余的煤粉气流。筛筒3上均匀布置开孔,煤粉气流可以通过这些开孔自由流动,加强了燃烧器内部已点燃煤粉和未点燃煤粉的掺混,加强了燃烧器内部的传热和传质的过程,強化了煤粉气流的点燃和稳燃效果。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为圆形筛筒的结构示意图,筛筒3为圆柱体,孔槽4为圆形,孔槽4的总面积占筛筒3的筒壁面积的10%。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为正五边形筛筒的结构示意图,筛筒3为柱体,其横截面为正五边形,孔槽4为水平方向布置,即与燃烧器2的轴方向平行布置的矩形孔,孔槽4的总面积占筛筒3的筒壁面积的5%。实施例4孔槽4的形状可为圆形,如图5所示;方形,如图6所示;矩形,如图7所示;也可以为矩形两侧为半圆的类似圆棍的形状,如图8-9所示。孔槽4的分布可以为竖直布置,如图8所示,也可以为水平布置,如图9所示。实施例5如图10所示,为孔槽密集布置的柱体筛筒,筛筒3为柱体,其横截面为圆形,孔槽4为水平方向布置,即与燃烧器2的轴方向平行布置的圆形孔,在筛筒3的一端密集分布,密集分布的一端为煤粉气流出ロ端。实施例6如图11所示,为孔槽密集布置的台体筛筒,筛筒3为台体,其横截面为正方形,孔槽4为水平方向布置,即与燃烧器2的轴方向平行布置的圆形孔,在筛筒3的较大端密集分布,较大端为煤粉气流出ロ端。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筒(3)为柱体或台体,其筒壁上开有均匀分布或在筒壁的一端密集分布的孔槽(4)。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的较小端为煤粉气流的进口端,较大端为煤粉气流的出口端。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筒(3)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边形为正多边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多边形为正五边形。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4)的通流尺寸均不小于筛筒(3)的壁厚,其总面积占筛筒(3)筒壁面积的5% 50%。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⑷的外缘为封闭曲线。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器用的筛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筒(3)为柱体或台体,其筒壁上开有均匀分布或在筒壁的一端密集分布的孔槽(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