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045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包括空心锥体圆台,在空心锥体圆台锥面上,焊接有按圆周方向均布在空心锥体圆台上的弧状肋片,空心锥体圆台大端侧有与圆台底部等径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底部中心处,开有一个进风孔,从锥体圆台空腔的底部到圆柱体侧面之间,斜向开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涡流风喷口。采用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当点火油枪喷出的高温火焰喷到可控涡火焰扩散锥上时,火焰将沿钝体外缘两肋片间形成的旋流槽产生径向扩散直至一次风管壁面处,形成一旋转的火面,提高煤粉与火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点火效率;延长了煤粉在燃烧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着火稳定性,高速流经锥体的空气对锥体具有很好的冷却作用,确保锥体工作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煤粉燃烧器强化点火装置,尤其是涉及用于微油点火燃烧器的ー种可控涡火焰扩散锥
技术介绍
微油点火燃烧助燃技术是目前我国重点发展的电站锅炉点火、助燃技木。根据煤种的不同,其节油效果一般可达60 98 %。但其在低挥发分煤种的应用中,效果不够理想。微油点火技术中,关于油火焰点燃煤粉的方式上,基本上都是采用单点、多点,也就是说,采用单只油枪或多支油枪进行点火,这样的方式总体上看火焰与煤粉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点火性能不佳。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火焰与煤粉的接触面积,是提高点火性能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可使火焰自中心径向扩散式的具有很强的点火性能的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它能够大幅提高着火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燃料适应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一个空心锥体圆台,在空心锥体圆台锥面上,焊接有按圆周方向均布在空心锥体圆台上的弧状肋片,空心锥体圆台大端侧有与圆台底部等径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底部中心处,开有ー个进风孔,从锥体圆台空腔的底部到圆柱体侧面之间,斜向开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涡流风喷ロ。所述的涡流风喷ロ的轴线与锥体轴线的夹角大于圆台摆线与锥体轴线间的夹角。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安装在一次风管内,并使点火油枪喷ロ正对锥体顶部,当点火油枪喷出的高温火焰喷到可控涡火焰扩散锥上时,火焰将沿钝体外缘两肋片间形成的旋流槽产生径向扩散至一次风管壁面处,在整个圆周方向,与来流中的煤粉气流进行強烈的紊流质、热交換,迅速加热煤粉,并可一定程度延长煤粉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了环面式点火,大大提高了点火效率;可控涡火焰扩散锥的大小虽然一定,但可通过调节进入锥体内部的风量,使锥体向外喷出的圆锥体型气幕大小产生变化,客观上相当于设置了大小可调的钝体,因此,调节了燃烧室出口形成的高温回流区大小,这样,就可根据燃煤挥发分大小,调整中心风管内的风量,达到适应煤种燃烧的效果。另外,可控涡火焰扩散锥的存在,进ー步延长了煤粉在燃烧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着火稳定性,同时高速流经锥体的空气对锥体具有很好的冷却作用,以确保锥体工作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可控涡火焰扩散锥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控涡火焰扩散锥的结构左视图。图中1、空心锥体圆台,2、内腔,3、弧状肋片,4、进风孔,5、涡流风喷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个空心锥体圆台1,在空心锥体圆台I锥面上,焊接(或整体浇铸)有按圆周方向均布在空心锥体圆台I上的弧状肋片3,空心锥体圆台I大端侧有与圆台底部等径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底部中心处,开有ー个进风孔4,进风孔4与空心锥体圆台I的内腔2连通,从空心锥体圆台I空腔的底部到圆柱体侧面之间,斜向开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涡流风喷ロ 5。所述的涡流风喷ロ 5轴线与锥体轴线的夹角大于圆台摆线与锥体轴线间的夹角。本技术的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实际工作时情形如下将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安装在一次风管内,并使点火油枪喷ロ正对锥体顶部,当点火油枪喷出的高温火焰喷到可控涡火焰扩散锥的空心锥体圆台I上时,火焰将沿钝体外缘弧状肋片3之间形成的旋流槽产生径向扩散至一次风管壁面处,形成一个旋转的火面,在整个圆周方向,与来流中的煤粉气流进行強烈的紊流质、热交換,迅速加热煤粉,并可一定程度延长煤粉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了环面式点火,大大提高了点火效率;可控涡火焰扩散锥的大小虽然一定,但可通过调节进入锥体内部内腔2的风量,使锥体经涡流风喷ロ 5向外喷出的圆锥体型气幕大小产生变化,客观上相当于设置了大小可调的钝体,因此调节了燃烧室出口形成的高温回流区大小,这样,就可根据燃煤挥发分大小,调整进入进风孔4的风量,达到适应不同煤种燃烧的效果。另外,可控涡火焰扩散锥的存在,进ー步延长了煤粉在燃烧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着火稳定性,同时高速流经锥体的空气对锥体具有很好的冷却作用,以确保锥体工作的安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空心锥体圆台(1),在空心锥体圆台(I)锥面上,焊接有按圆周方向均布在空心锥体圆台(I)上的弧状肋片(3),空心锥体圆台(I)大端侧有与圆台底部等径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底部中心处,开有一个进风孔(4),从锥体圆台(I)空腔的底部到圆柱体侧面之间,斜向开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涡流风喷口(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风喷口(5)的轴线与锥体轴线的夹角大于圆台摆线与锥体轴线间的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包括空心锥体圆台,在空心锥体圆台锥面上,焊接有按圆周方向均布在空心锥体圆台上的弧状肋片,空心锥体圆台大端侧有与圆台底部等径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底部中心处,开有一个进风孔,从锥体圆台空腔的底部到圆柱体侧面之间,斜向开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涡流风喷口。采用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当点火油枪喷出的高温火焰喷到可控涡火焰扩散锥上时,火焰将沿钝体外缘两肋片间形成的旋流槽产生径向扩散直至一次风管壁面处,形成一旋转的火面,提高煤粉与火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点火效率;延长了煤粉在燃烧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着火稳定性,高速流经锥体的空气对锥体具有很好的冷却作用,确保锥体工作的安全性。文档编号F23D1/00GK202546753SQ201220065070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孔凡玉, 潘江, 闫志勇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涡火焰扩散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空心锥体圆台(1),在空心锥体圆台(1)锥面上,焊接有按圆周方向均布在空心锥体圆台(1)上的弧状肋片(3),空心锥体圆台(1)大端侧有与圆台底部等径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底部中心处,开有一个进风孔(4),从锥体圆台(1)空腔的底部到圆柱体侧面之间,斜向开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涡流风喷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勇潘江孔凡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