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595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包括微油量点火装置、至少2层主燃烧器、一次风管道、二次风管道,还包括1层用于安装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副燃烧器,副燃烧器连接有一次风管道,通往副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在点火完成后关闭。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主燃烧器在功能上分开设计,锅炉启动时,煤粉气流送入微油量点火装置点燃并喷入炉膛燃烧,待锅炉可以稳定燃烧后,关闭微油量点火装置,煤粉气流转而通过锅炉的主燃烧器喷入炉膛来持续燃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力锅炉领域,涉及锅炉燃烧器的布置方式,尤其涉及一种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站锅炉点火普遍采用的方式为油枪点火。锅炉点火启动时先点燃油枪,油在炉膛中燃烧一定时间后将炉膛加热到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此时将煤粉吹入炉膛进行油煤混烧。当锅炉达到50%以上负荷,煤粉气流可以稳定燃烧时,将燃料油逐渐切除,完成锅炉点火启动过程。为了节约成本,降低电站锅炉的燃料油耗量,国内外很多公司开发了多种微油量点火装置,并在很多电站锅炉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微油量点火装置是一种内部燃烧的装置,它由安装在燃烧器内部的微油枪来点燃煤粉,煤粉火焰从燃烧器内部向炉膛喷出。由于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锅炉启动时稳定点燃一次风煤粉气流,所以设计时采取的措施集中在稳定燃烧以及防止喷嘴烧损方面。而锅炉的主燃烧器是一种外部燃烧的装置,一般要求一次风煤粉气流在离开燃烧器喷嘴300_ 500_处稳定着火,火焰并不从燃烧器内部向炉膛喷出。所以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的主燃烧器的设计思想、技术要求和主要功能是不一致的。现在微油量点火装置通常在点火结束后又作为主燃烧器使用。这引起了一些问题,比如:I)微油量点火装置在燃烧器内部需要采用大量的气膜冷却风,当微油量点火装置作为主燃烧器使用时,这会导致一次风煤粉气流的着火稳定性能下降。2)微油量点火装置通常不适合设计成上下摆动的结构,即使勉强采用摆动结构,效果也不好,而锅炉的主燃烧器都需要设计上下摆动的结构,所以由于功能上的差别,对是否设计成上下摆动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并且上下摆动的结构将影响到锅炉气温的调节性倉泛。3)微油量点火装置较难采用上下浓淡方式或者水平浓淡方式,而锅炉的主燃烧器很多都需要设计成浓淡分离的燃烧器,所以由于功能上的差异,造成锅炉燃烧器设计困难,往往兼顾了两者的燃烧器性能不佳,导致一次风煤粉气流的着火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主燃烧器功能重叠带来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影响一次风煤粉气流的着火稳定性能的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本技术的思路是,将微油量点火装置作为一个专门的锅炉点火装置使用,同锅炉的主燃烧器在功能上完全分开,有利于设计更加合理的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的主燃烧器,能更好地发挥出两种装置的最佳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包括微油量点火装置、至少2层主燃烧器、一次风管道、二次风管道,、还包括I层用于安装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副燃烧器,副燃烧器连接有一次风管道,通往副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在点火完成后关闭。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主燃烧器在功能上分开设计,锅炉启动时,煤粉气流送入微油量点火装置点燃并喷入炉膛燃烧,待锅炉可以稳定燃烧后,关闭微油量点火装置,煤粉气流转而通过锅炉的主燃烧器喷入炉膛来持续燃烧。微油量点火装置可以只在锅炉点火或者低负荷稳燃时才使用。主燃烧器和装有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副燃烧器共用一根一次风管道,主燃烧器和副燃烧器之间的一次风管道上装有切换挡板。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的主燃烧器为上下布置,锅 炉的主燃烧器在上,微油量点火装置在下。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的主燃烧器为上下布置,微油量点火装置在上,锅炉的主燃烧器在下。微油量点火装置布置在两个锅炉的主燃烧器之间。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的主燃烧器为侧向布置,微油量点火装置布置在锅炉的主燃烧器侧面。本技术的优点是微油量点火装置为内部燃烧的装置,锅炉的主燃烧器为外部燃烧的装置,两种装置在功能上分开设计,分别制造,分项安装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性能,有利于设计性能更优异的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的燃烧器,以及针对不同形式的锅炉和不同的燃煤来设计更加适合的燃烧器布置方式。本技术,概念明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适中,性价比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图I微油量点火装置和主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时位置示意图(下方布置)及侧视图图2微油量点火装置和主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燃烧时位置示意图(下方布置)图3微油量点火装置和主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时位置示意图(两燃烧器之间布置)及侧视图图4微油量点火装置和主燃烧器位置示意图(侧向布置)图5微油量点火装置和主燃烧器侧向布置时锅炉的横截面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层主燃烧器I,B层主燃烧器2,副燃烧器3,一次风煤粉管道4,切换挡板5,微油量点火装置6,旋流燃烧器7,主燃烧器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实施例I參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一种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微油量点火装置6和锅炉的主燃烧器在功能上分开设计,分别制造,分项安装,锅炉的主燃烧器为A层、B层,布置在上方,副燃烧器3布置在下方,微油量点火装置6安装在副燃烧器3中。装有微油量点火装置6的副燃烧器3和B层主燃烧器2共用一根一次风煤粉管道4,该一次风管道安装有切换挡板5,通过挡板5切換通向微油量点火装置6或锅炉B层主燃烧器2的煤粉量。锅炉点火时,切换挡板,使全部煤粉气流送往等离子无油点火装置6点燃并喷入炉膛燃烧,待锅炉内局部温度场升高到可以稳定燃烧,并可以点燃A层主燃烧器I后,A层燃烧器投入燃烧,锅炉内温度场继续升高到可以稳定燃烧,并可以点燃B层主燃烧器2后,关闭微油量点火装置6并切换挡板,不再将煤粉气流送往装有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副燃烧器3,而是送往B层主燃烧器2喷入炉膛稳定燃烧。微油量点火装置6完成工作后,可以退出炉膛进行保护。实施例2參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微油量点火装置6在下,锅炉的旋流燃烧器7在上。同样通过切换挡板角度,使煤粉气流先经过微油量点火装置6点燃送入锅炉,待锅炉可以稳定燃烧后,再改变挡板角度,使煤粉气流从锅炉主燃烧器喷入锅炉燃烧。实施例3參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微油量点火装置6布置在两个主燃烧器之间。通过挡板调节,使煤粉气流经过微油量点火点燃并喷入炉膛燃烧,待锅炉可以稳定燃烧后,改变挡板角度,使煤粉气流从锅炉主燃烧器喷入锅炉燃烧。实施例4參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微油量点火装置6布置在主燃烧器8侧面。通过挡板调节,使煤粉气流经过微油量点火点燃并喷入炉膛燃烧,待锅炉可以稳定燃烧后,改变挡板角度,使煤粉气流从锅炉主燃烧器8喷入锅炉燃烧。权利要求1.一种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油量点火装置、至少2层主燃烧器、一次风管道、二次风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层用于安装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副燃烧器,副燃烧器连接有一次风管道,通往副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在点火完成后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主燃烧器和装有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副燃烧器共用一根一次风管道,主燃烧器和副燃烧器之间的一次风管道上装有切换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的主燃烧器为上下布置,锅炉的主燃烧器在上,微油量点火装置在下。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微油量点火装置和锅炉的主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油量点火装置、至少2层主燃烧器、一次风管道、二次风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层用于安装微油量点火装置的副燃烧器,副燃烧器连接有一次风管道,通往副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在点火完成后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路张翔张洁宋银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