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连续浇注生产由金属、尤其是钢制成的长形产品轧制初加工材料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浇注工序将圆形铸造材料调整到纵向轧机的开孔道次尺寸或锻造尺寸。多年以来,轧制初加工材料是由模铸浇注制成的具有正方形或矩形截面的钢锭加工而成。为了保证材料的高质量和材料成分,在模铸浇注中得到的材料在初轧机中被轧制成轧制初加工材料。在敞开的浇注流条件下,用硅-锰脱氧进行浇注边长约小于130毫米的连续浇注方坯,这种方坯被应用作为轧制初加工材料。在这种方法的制造过程中,质量和成分均受到限制。应用连续铸造方坯的一个例子是构成线材轧机机列的轧制初加工方坯。连续浇注的方坯在预热炉中进行温度的均衡,并在线材轧机机列(由多架减径机组成)中加工成线材。此外将终端轧机的轧制最高速度和第一道次轧机轧制的最小速度值规定了极限值。在太小的初轧速度约为0.08米/秒时,轧辊会产生过烧裂纹。为了尽可能达到高的钢卷重(约为2200公斤),在开轧道次尺寸为130×130毫米的情况下,要求钢坯长度为35米,然而这是难以实现的。目前连续浇注的方坯一般的初始尺寸为120至130毫米的正方形,在连续铸造时,必须在中间包和结晶器之间不用插入式水口和浇注粉的情况下浇注。由此使连续铸造方坯的表面质量很差,造成明显的中间偏折和中心疏松。在模铸中要去除铸造方坯的缺陷(较差的质量、次的凝固结构和差的表面质量)需要支付较高的生产费用。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一种通过连续浇注制造由金属制成的长形产品轧制初加工材料的方法,该方法能在比较经济的条件下,保证较高的材料质量(包括成分和品种),并改善表面质量。 ...
【技术保护点】
通过连续浇注制造由金属、尤其是钢制成的长形产品轧制初加工材料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浇注工序将园形铸造材料调整到纵向轧机的开轧道次尺寸或锻造尺寸,其特征为下述特点之组合:a)金属液在前置容器和连续浇注结晶器之间气封的条件下浇注;b) 铸造材料在一个具有基本上为圆形的均一截面的连续浇注结晶器中制造;c)铸造材料段的体积与表面积之比最小为40:1毫米↑〔3〕/毫米↑〔2〕,最大为150:1毫米↑〔3〕/毫米↑〔2〕。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86-2-28 P3606507.21.通过连续浇注制造由金属、尤其是钢制成的长形产品轧制初加工材料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浇注工序将园形铸造材料调整到纵向轧机的开轧道次尺寸或锻造尺寸,其特征为下述特点之组合a)金属液在前置容器和连续浇注结晶器之间气封的条件下浇注;b)铸造材料在一个具有基本上为圆形的均一截面的连续浇注结晶器中制造;c)铸造材料段的体积与表面积之比最小为40∶1毫米3/毫米2,最大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洛萨尔帕查特,弗里茨彼德普莱施特施尼格,威尔夫里德伦施,
申请(专利权)人:曼内斯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