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191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4:39
一种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平台,包括液压系统、行走机构、发动机(13),设有旋转装置、升降装置、操作平台和作业台。旋转装置包含旋转组件和旋转立柱(3),旋转组件包括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6)、回转支承轴承(14),旋转立柱可通过回转支承轴承在底盘上作360度稳定旋转。所述的升降装置包含支撑臂(6)、升降臂(5)和升降油缸(4),作业台(9)可在1~6米之间上升或下降。底盘四角分别设有支撑腿(12)以及支撑腿控制油缸(1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移动行走灵活、升降、旋转自如、作业方便、安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园林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果树高位置的枝条修剪、果实套袋以及果品采摘等作业,主要依靠人字梯登高作业,或者人工直接徒手攀爬果树进行作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舒适性差,而且危险性较高。已有的果园作业平台机械主要采用阶梯式结构辅助于人工作业,由一名驾驶员和一组作业人员上下分层作业,不能实现机械的旋转和升降作业,而且这种作业方式对果园规范化的种植方式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小规模果园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行走灵活、升降、旋转自如、作业方便、安全的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平台。本技术包括液压系统、行走机构、发动机(13),其特征在于设有旋转装置、升降装置、操作平台和作业台。所述的旋转装置包含旋转组件和旋转立柱(3),旋转组件包含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6)、回转支承轴承(14),回转支承轴承采用外齿式,嵌入固定在行走底盘(I)的表面(20)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圈(23)固定在底盘(I)上,回转支承轴内圈(22)与旋转立柱下端面(21)固定在一起,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箱均固定在旋转立柱(3)上,蜗杆(26)通过联轴器(27)与液压马达(15)相连,蜗轮轴(28)端的小齿轮(24)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圈(23)啮合,液压马达开启后,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减速后,再通过蜗轮轴(28)端的小齿轮(24)与回转支承轴承外齿圈(23)啮合传动,使旋转立柱可通过回转支承轴承在底盘上作360度稳定旋转。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臂(6)、升降臂(5)和升降油缸(4),作业台设在支撑臂(6)、升降臂(5)的端头,操作平台上设有驾驶室(10),操作平台和作业台上均设有控制盒(18)和(8)。所述的行走机构包含发动机(13)、行走轮、底盘(I),其特征在于底盘四角分别设有支撑腿(12)以及支撑腿控制油缸(19),在地面不平的情况下,控制油缸(19)使底盘保持水平。林间作业时,起动发动机将作业平台驾驶至需作业的果树间,根据作业的需要,操作升降油缸(4)至作业需要的高度,此时,作业人员便可在作业平台上进行修剪、喷药、套袋、收获等作业。在地面不平的情况下,可通过支撑腿控制油缸(19)将底盘四角支撑腿(12)展开,控制油缸(19)使底盘保持水平。本技术具有移动行走灵活、升降、旋转自如、作业方便、安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视俯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的侧俯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I.为底盘,2.为电磁控制阀,3.为旋转立柱,4.为升降油缸,5.为升降臂,6.为支撑臂,7为工具箱,8为作业台控制盒,9.为作业台,10.为驾驶室,11.为前行走轮,12.为支撑腿,13.为发动机,14.为回转支承轴承,15.为液压马达,16为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7为后行走轮,18为操作平台控制盒,19为支撑腿控制油缸,20为底盘的上表面,21为旋转立柱下端面,22为回转支承轴承内圈,23为回转支承轴承外齿圈,24为小齿轮,25为蜗轮,26为蜗杆,27为联轴器,28为蜗轮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包括液压系统、行走机构、发动机(13),设有旋转装置、升降装置、操作平台和作业台,所述的旋转装置包含旋转组件和旋转立柱(3),旋转组件包含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6)、回转支承轴承(14),回转支承轴承采用外齿式,嵌入固定在行走底盘(I)的表面(20)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圈(23)固定在底盘(I)上,回转支承轴内圈(22)与旋转立柱下端面(21)固定在一起,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箱均固定在旋转立柱⑶上,蜗杆(26)通过联轴器(27)与液压马达(15)相连,蜗轮轴(28)端的小齿轮(24)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圈(23)啮合,液压马达开启后,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减速后,再通过蜗轮轴(28)端的小齿轮(24)与回转支承轴承外齿圈(23)啮合传动,使旋转立柱可通过回转支承轴承在底盘上作360度稳定旋转,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臂¢)、升降臂(5)和升降油缸(4),作业台设在支撑臂(6)、升降臂(5)的端头,操作平台上设有驾驶室(10),操作平台和作业台上均设有控制盒(18)和(8),所述的行走机构包含发动机(13)、行走轮、底盘(I),其特征在于底盘四角分别设有支撑腿(12)以及支撑腿控制油缸(19),在地面不平的情况下,控制油缸(19)使底盘保持水平。权利要求1.一种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平台,包括液压系统、行走机构、发动机(13),其特征在于设有旋转装置、升降装置、操作平台和作业台,所述的旋转装置包含旋转组件和旋转立柱(3),旋转组件包含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6)、回转支承轴承(14),回转支承轴承采用外齿式,嵌入固定在行走底盘(I)的表面(20)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圈(23)固定在底盘(I)上,回转支承轴内圈(22)与旋转立柱下端面(21)固定在一起,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箱均固定在旋转立柱(3)上,蜗杆(26)通过联轴器(27)与液压马达(15)相连,蜗轮轴(28)端的小齿轮(24)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圈(23)啮合,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臂(6)、升降臂(5)和升降油缸(4),作业台设在支撑臂(6)、升降臂(5)的端头,操作平台上设有驾驶室(10),操作平台和作业台上均设有控制盒(18)和(8)。2.如权利要求I所说的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平台,所述的行走机构包含发动机(13)、行走轮、底盘(I),其特征在于底盘四角分别设有支撑腿(12)以及支撑腿控制油缸(19)。专利摘要一种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平台,包括液压系统、行走机构、发动机(13),设有旋转装置、升降装置、操作平台和作业台。旋转装置包含旋转组件和旋转立柱(3),旋转组件包括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6)、回转支承轴承(14),旋转立柱可通过回转支承轴承在底盘上作360度稳定旋转。所述的升降装置包含支撑臂(6)、升降臂(5)和升降油缸(4),作业台(9)可在1~6米之间上升或下降。底盘四角分别设有支撑腿(12)以及支撑腿控制油缸(19)。本技术具有移动行走灵活、升降、旋转自如、作业方便、安全的优点。文档编号B66F11/04GK202687900SQ20122031568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汤智辉, 沈从举, 孟祥金, 贾首星, 郑炫, 周艳, 刘威 申请人:新疆农垦科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果园自走式升降作业平台,包括液压系统、行走机构、发动机(13),其特征在于设有旋转装置、升降装置、操作平台和作业台,所述的旋转装置包含旋转组件和旋转立柱(3),旋转组件包含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减速机构(16)、回转支承轴承(14),回转支承轴承采用外齿式,嵌入固定在行走底盘(1)的表面(20)上,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圈(23)固定在底盘(1)上,回转支承轴内圈(22)?与旋转立柱下端面(21)固定在一起,液压马达(15)、蜗轮蜗杆箱均固定在旋转立柱(3)上,蜗杆(26)通过联轴器(27)与液压马达(15)相连,蜗轮轴(28)端的小齿轮(24)与回转支承轴承的外齿圈(23)啮合,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臂(6)、升降臂(5)和升降油缸(4),作业台设在支撑臂(6)、升降臂(5)的端头,操作平台上设有驾驶室(10),操作平台和作业台上均设有控制盒(18)和(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智辉沈从举孟祥金贾首星郑炫周艳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