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用容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9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糕点用容器(1),具有通孔(16),占据着容器的整个底部,容器由环形周壁(2)组成。在加热板(8)连同置放在它上面的糕点面糊(10)与容器(1)一起加热时,热量经由通孔(16)直接传给糕点面糊(10)。因此,面糊(10)有效地受热,而添加于面糊(10)的油也有效地扩散。这样提高了糕点的松软口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糕点用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盛放例如磅饼等糕点的糕点用容器都具有盘状底部和在底部周边处向上伸展的周壁。在使用这样一种容器制作糕点时,将包含小麦粉、糖等以及添加到其中的烹调油的面糊注入到容器里,而随后把容器安放在加热板上。在加热板加热时,面糊通过容器的底部受热,添加到面糊中的油发生飞散,面糊按照周壁的外形鼓胀起来,从而制成一块具有所需形状的糕点。不过,上述的常用容器,由于面糊是通过容器底部加热的,添加到面糊中的油由于导热性不良而扩散欠佳,败坏了糕点的口感。其次,由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加热以便使添加到面糊中的油飞散,所以还存在制造工艺效率不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使在加热期间添加到面糊中的油易于扩散,以改善糕点的松软口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依靠缩短加热面糊的时间来提高制作工艺的效率,以及提供一种高效均匀地加热面糊并不易于走形的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项目的是,可高效地制作一种底部形成通孔的不易走形的容器。专利技术的公开为解决以上各种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制成通孔用于成形和保持通过加热而鼓胀为预定形状的糕点面糊。为此,在加热一块放置着注入面糊的加热板时,热量经由通孔可以较好地传给面糊,而面糊有效地得到加热。另外这种加热方式可使添加到面糊中的油易于扩散,改善糕点风味,口感松软。通孔最好制作得使其相对于整个容器底部的孔口面积大于一给定量,在此情况下,由于使糕点面糊得以直接受热的通孔占据了整个底部的大部分,因此,糕点面糊更加易于加热。通过形成遍及容器整个底部的通孔,容器可仅由环状周壁组成。在此情况下,在面糊受热鼓胀起来时,整个周壁受到鼓胀的面糊推挤,沿径向会发生均等的扩张。一种沿着周壁向内伸出的凸缘可以设置在容器底部处周壁的下部边沿处。通孔可做成与凸缘的内部周边大小等同。此情况下,容器的强度因凸缘而增加,而容器可以在贮存时不致走形。可以在容器底部制成多个通孔。在此情况下,有形状保持力作用于容器,通过多个通孔全体糕点可均匀而有效地得以加热。在制作容器时,在容器材料的中间制成通孔,然后把材料挟持在薄板状的夹持件中间,再放置于第一与第二模具之间,接着,将第二模具嵌入到模腔。当第二模具嵌入到第一模具的模腔时,多个夹持件由于模腔孔口的作用而朝向第二模具弯折。挟持在第2模具外面与模腔内侧面之间的各挟持件之间的材料相对于第2模具可以被挟持住,不会错位。在制作别的容器时,在材料中央制成一个比模腔孔口小的通孔。将材料放置在第一与第二模具之间以后,再将第二模具嵌入模腔。当第二模具嵌入到第一模具的模腔时,对置于模腔的第二模具的表面压紧材料的内侧部分,而材料的外侧部分则由于模腔的开口作用而朝向第二模具弯折。然后材料的内侧部分卡牢在对置于模腔的第二模具的表面上。材料可以挟持在第二模具与模腔之间,相对于第二模具不会错位。附图的简要说明据信颇为新颖的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性在各项权利要求中要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连同其各项目的和各项优点,参照目前各项最佳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和所附图纸可以获得最好的了解,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透视图,表明第一实施例的糕点容器;图2是一剖视图,表明第一实施例中容器的制作方法;图3是一示意图,表明糕点的生产方法;图4是糕点膨胀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一剖视图,表明一种常用容器中周壁的变形;图6是一剖视图,表明第一实施例容器周壁的变形;图7是一透视图,表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容器;图8是一剖视图,表明第二实施例中容器制作方法;以及图9至图21是容器的其他多种实例的透视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第一实施例)将在下面参照图1至6,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予以说明。图1表明一糕点用容器1,包括一圆柱形的沿圆周伸展的壁2。容器1有通孔16,遍及其整个底面。周壁2具有一上沿,其直径大于下沿的直径。周壁2带有折皱2a,横截面呈波纹状。图2表明第一模具4,用于制作容器1.模具4具有一模腔3,横截面呈圆形。模腔3在其内表面上具有许多尖锐的突起3a。每一突起3a沿着模腔3的轴线方向伸展。因而,模腔3的内壁面由于相连突起3a的原因,而呈波纹状,在第1模具4的模腔3的对面设置一圆柱形的第二模具5,与模腔3配合。第二模具5在其外表面上具有许多突起5a,与模腔3的各突起3a形状相同。当第2模具5嵌入到模腔3时,突起3a和突起5a彼此拼合。容器1是依靠使用第一和第二模具4、5模压环形板料7而制成的。作为适当的板料7的材料,在各种单层片材中可以选定任何一种,比如纸张、非织造纤维品、铝箔等。板料7在其表面上带有叠压薄层,含有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合成树脂。按照最佳实施例,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度为12微米,可以选作这种薄层,叠压在白纸上,纸的重量是65克/米2,使用的一种聚乙烯粘接层具有13微米的厚度。板料7的直径大于模腔3孔口的直径。板料7具有一通孔7a,其直径等同于模腔3的直径。为了同时制作许多容器1,将三张牛皮纸6彼此平行地放置在第一与第二模具4、5之间。每张牛皮纸6具有一圆盘形状,其直径等于板料7的直径。各张牛皮纸6用作夹持件。许多板料7(该优选实施例为6张)安排得使它们的叠压表面对着第二模具5,并且张张叠放而形成一摞。接着,两摞板料7分别安放在各张牛皮纸6之间。第二模具5配合模腔3,朝向第二模具5弯折模腔3之中的每张牛皮纸6。在第二模具5与模腔3之间的弯折牛皮纸6可在其间可靠地托住板料7,致使不走型地形成带有折皱2a的周壁2。每一板料7的开孔7a构成通孔16,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它占据了容器1的整个底面。糕点是用上述容器1以如下方式制作的。图3表明加热板8和用来供给含有麦粉、糖和一小份食用油的糕点面糊10的器具9。器具9可平行于加热板8移动,以便往加热板8上面供给糕点面糊10。接着,一些容器1放置在加热板8上面,以便把糕点面糊10封围在其周壁2里面。在加热加热板8时,热量通过占据整个底面的通孔16直接传给由容器1封围起来的糕点面糊10。这种有效的加热方法有利于促进面糊10中所包含的油发生飞散,以及面糊沿着周壁2的快速膨胀(如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而且由于是直接加热,与先前技术相比,可使面糊产生较大的鼓胀现象。另外,如图5所示的一种传统容器1A中,面糊的鼓胀会使周壁2A向外偏塌并敞开,如双点划线所示。然而,用本实施例中的容器1,整个周壁2沿着径向均等地膨胀,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以如上方式制作的糕点依靠沿着铅直方向撕开周壁2而从容器1分离开来。这样作使得可以沿着糕点的周边把撕开的周壁2剥离下来。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占据容器1整个底面的通孔16有效地加热面糊,促进其中所含油的扩散。这会提高糕点的松软口感。由于面糊10经由通孔16有效地受到加热并鼓胀起来,面糊10的加热时间就缩短了,生产效率就提高了。其次,由于热量经由通孔16直接传给面糊10,与先前技术相比,面糊10就更加鼓胀,因而这就使制得的糕点看起来更加诱人。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仅由周壁2构成的容器1中,周壁2由于面糊鼓胀而被向外推挤时会沿径向发生均等膨胀,与先前技术相反,这会防止周壁2向外偏塌并敞开。结果,糕点在制作时不会丧失其形状而按所需形状制成。再者,由于容器1的周壁2制成圆筒形,制成为糕点可以依靠沿着铅直方向撕开周壁2并沿着糕点周边剥落已撕开的周壁2而从容器1分离开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糕点用容器,用于盛放糕点面糊,其中所述糕点面糊受热膨胀成预定的形状以制成糕点,所述容器的特征在于,底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11-2 269877/94;JP 1995-10-19 271367/951.一种糕点用容器,用于盛放糕点面糊,其中所述糕点面糊受热鼓胀成预定的形状以制成糕点,所述容器的特征在于,底面具有至少一个通孔。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糕点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面积相对于容器底部总体而言要在一定值以上。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糕点用容器,其特征在于,通孔占据了整个底部面积,而容器由圆筒形周壁组成。4.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糕点用容器,其特征在于,环状凸缘从周壁的整个下部边沿向内伸出,其中环状凸缘的内部周边对应于通孔的外廓。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糕点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多个通孔配置于底部。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糕点用容器,其特征在于,通孔开口面积的总合相对容器底部总体而言,其大小要在一定值以上。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糕点用容器,其特征在于,由单层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训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平野纸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