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灌浆烟道制造设备,包括可移动的模具组,内腔模,灌浆平台。模具组中间有隔板将模具组分隔成多个模具腔。模具腔顶部有内腔模孔和四个灌浆孔。模具腔之间包括隔腔,隔腔包括隔板调节装置用来调节调整模具腔大小。内腔模包括振动电机、开孔装置和固网装置。灌浆平台包括灌浆车,灌浆车底部有出浆孔,出浆孔和灌浆软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腔模内置的振动电机、开孔装置、固网装置使得烟道制作变得简单,大大减少了工人的操作和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烟道的生产一次成形,每批次可生产多根烟道,提高了成品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以节省原辅材料,减少废料的产生,并节约生产用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烟道及排风道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烟道生产使用钢模纯手工操作。如中国专利01140598所述的烟道生产方式,是将四块面板分块制成,再固定,手工涂浆养护后脱模。己公开的机械制造烟道均为卧式人工置放砂浆。如在2011年01月02日公开的烟气道振动铸造机,和2012年I月18日公告的一次成型方形水泥烟道设备,2011年3月30日公开的预制薄壁排气道成型模具,一台设备一批次只能生产一根。运原料、运砂浆、向模具腔内置放砂浆,封烟道面层,仍为人工操作,效率较低,外侧模的内侧壁,内模机构的外侧壁仍为人工刷油,费工,费料,涂刷不够均匀,烟道进风口未设置开孔阀,外侧模未设置温度计;因刷油不均匀,温度温差难把握,砂浆凝固时间准确度难精确把握,在内模机构收缩出模时,仍有可能因其收缩而粘离少量烟道 内壁初期凝固的砂浆块,使此类烟道内壁不够光滑,增加了排烟气的阻力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I、为了提高烟道制造的生产效率;2、节省原辅材料,减少废料的产生;3、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灌浆烟道制造设备,方案如下立式灌浆烟道制造设备,包括模具组和内腔模。模具组包括底板,侧板,边板,顶板,隔板。底板,侧板,边板,顶板围成模具组腔。隔板将模具组腔分隔成2 — 8个模具腔,顶板和底板相应地被分隔成2-8个模具腔顶板和底板。模具腔顶板包括内腔模孔和四个灌浆孔。四个灌浆孔分别位于模具腔顶板四角,可以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内腔模孔位于模具腔顶板正中。内腔模为立柱体,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圆角正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内腔模孔与内腔模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一致,圆形,椭圆形,或圆角正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内腔模孔作为安置和取出内腔模的出入口,并进一步用于固定内腔模顶部在模具腔内的位置。进一步,上述模具组的底部包括轮子,用来方便拖动或推动模具组的移动。进一步,模具组的两个相邻模具腔之间的隔板有两个,两隔板之间包括隔腔,隔腔内包括隔板调节装置,隔板调节装置用来调整两个隔板间距,从而调整模具腔的大小。进一步,上述模具腔底板包括卡模装置,内腔模底部包括固模装置。固模装置和卡模装置相对应,用于固定内腔模底部在模具腔内的位置。进一步,内腔模包括轴振动电机。浇注烟道模具时,启动轴振动电机,轴振动电机带动内模腔振动,增加浇注时烟道壁胶凝物的流动性,并排出空气,达到密实烟道壁的作用。进一步,内腔模包括开孔装置。所述的开孔装置用于在烟道壁开孔。进一步,内腔模包括固网装置。所述的固网装置用于支撑和固定玻纤网格布在烟道壁中的位置。进一步,上述的立式灌浆烟道制造设备还包括灌浆平台。灌浆平台包括灌浆车。灌浆车位于灌浆平台的顶部。灌浆车在顶部的高度高于模具组高度。灌浆车的底部包括4一32个出浆孔,出浆孔连接灌浆软管。灌浆软管可以放入模具组的灌浆孔。进一步,上述灌浆平台底部包括模具组卡位装置。模具组卡位装置用于灌浆操作时增强模具组在灌浆平台平台的稳定性。进一步,灌浆车包括振动泵。振动泵用来增加灌浆操作时烟道壁胶凝物的流动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I、一体化的浇模设备,增加烟道生产率。每批次可以生产多根烟道。2、模具腔底部的卡模装置和内腔模底部的固模装置以及顶部的内腔模孔用于固定内腔模在模具腔内的位置,增强烟道壁厚度的精度。 3、内腔模内置的中心轴振动电机替代了传统的额外的振动电机,减少了浇注操作的工作量。4、内腔模的开孔装置可以在烟道模块预制时完成烟道壁的开孔,减少了烟道预制模块施工安装时还需要开孔的麻烦。也避免了施工安装时开孔可能导致烟道预制模块的损坏和开出不规则的孔。5、内腔模的固网装置保证玻纤网格布位于烟道壁中央,提高产品质量。6、固定的灌浆孔使得浇注时,烟道壁的胶凝物分布平均,提高成品率。7、成品烟道内壁比较光滑。附图说明图I为模具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底板,2为侧板,3为边板,4为顶板,5为隔板,6为灌浆孔,7为内腔模孔,8为模具腔,9为隔腔,10为隔板调节装置,11为轮子,12为隔板调节螺,13为隔板调节轴。图2为隔板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3为隔板调节轴,14为轴突。图3为内腔模结构示意图。其中,15为内腔模中心轴,16为内腔模外壁,17为开孔管,18为开孔螺,19为固网支架,20为升降绳,21为绳孔,26为外支架,27为内支架,28为固定杆,29为内腔模顶板。图4为内腔模中心轴结构示意图。其中,15为内腔模中心轴,22为支撑杆,23为轴振动电机,24为绞盘,25为绞盘电机。图5为内腔模开孔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5为内腔模中心轴,16为内腔模外壁,17为开孔管,18为开孔螺,29为内腔模顶板,30为固定板,31为弹簧,32为传动轴,33为传动杆。图6为内腔模开孔装置传送杆俯视图。其中32为传动轴,33为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I模具组立式灌浆烟道制造设备,包括模具组和内腔模。模具组如图I所示,包括底板1,侧板2,边板3,顶板4,隔板5。底板1,侧板2,边板3,顶板4围成模具组腔。隔板将模具组腔分隔成2 — 8个模具腔8,顶板和底板相应地被分隔成2 — 8个模具腔顶板和底板。模具腔顶板包括内腔模孔7和四个灌浆孔6。四个灌浆孔6分别位于模具腔顶板四角,可以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灌浆孔6的大小为0.6 — 6厘米。内腔模孔7位于模具腔顶板正中,为圆形、椭圆形、或圆角正方形或圆角长方形。模具组底部安装有轮子11。如图3所示,内腔模为立柱体,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圆角正方形或圆角长方形,由内部支架和内腔模外壁16组成。模具腔高3米,内腔模的高度稍比模具腔高,高出I 一 5厘米。模具腔水平截面为边长25 - 60厘米。内腔模孔7的大 小和内腔模的水平截面大小一致或稍大I 一 5毫米。模具腔底板的卡模装置为模具腔底板的圆锥突出部,相对应地,内腔模底部的固模装置为圆锥状凹陷部。圆锥状凹陷部可以放入圆锥突出部从而固定内腔模底部在模具腔内的位置。实施例2隔板调节装置如图I所示,相邻模具腔8之间包括两个隔板,隔板之间构成隔腔9。隔腔9内包括隔板调节装置10。隔板调节装置10包括两套隔板调节螺12和隔板调节轴13。隔板调节螺12位于顶板4之上和隔板调节轴13相连。如图2所示,隔板调节轴13安装有3 — 8个轴突14,轴突14的水平面为长方形,四角为圆弧状,轴突14的两组相对的侧边可以支撑隔板。使用时,通过转动隔板调节装置10的隔板调节螺12进而转动隔板调节轴13,进而改变轴突14与隔板相对的侧边从而改变隔板之间的距离。隔板调节轴13的直径为3 — 8厘米,轴突14的两组相对的侧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5 - 12厘米和4 一 10厘米。实施例3内腔模如图3所示,内腔模由内部支架和内腔模外壁16,内腔模外壁16将内腔模包裹成立柱体。内腔模正中还包括中心轴15。如图4所示,中心轴15通过支撑杆22和内腔模外壁16连接。中心轴15装有轴振动电机23。实施例4固网装置如图3、图4所示,固网装置包括固网支架19、四个绞盘24和绞盘电机25组成。固网支架19的四角分别连接四根升降绳20,四根升降绳20通过内腔模壁顶部的四个绳孔21连接到四个绞盘24上。绞盘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式灌浆烟道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组和内腔模;模具组包括底板,侧板,边板,顶板,隔板;所述的底板,侧板,边板,顶板围成模具组腔;所述的隔板将模具组腔分隔成多个模具腔,顶板和底板相应地被分隔成多个模具腔顶板和底板;模具腔顶板包括内腔模孔和四个灌浆孔;四个灌浆孔分别位于模具腔顶板四角;内腔模孔位于模具腔顶板正中;内腔模为立柱体;内腔模孔与内腔模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爱民,丁爱春,丁力,梅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丁爱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