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56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持器,包括夹板A、夹板B、电机座A、及位于电机座A上的电机A,还包括抓手平板、大齿轮、小齿轮、螺杆,所述的电机座A固定于抓手平板上,所述的电机A的电机轴与大齿轮固定相连,该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小齿轮固定于所述的螺杆上,该螺杆通过螺钉连接于抓手平板的两侧上,抓手平板的后端设置有一转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螺杆的传动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力来保证夹紧物体,该夹持器能抓取50-100mm不等的四方体及Φ50-100mm的圆柱体的物体;通过转向机构,可以使该夹持器任意角度抓取物体,推力轴承的加入,消除了连接上的间隙,让转向更加顺畅,更加平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持器领域,主要是一种用于抗灾救援车上的夹持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速度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发了一种抗灾救援车,而抗灾救援车上的夹持器在整个抗灾救援车里显的比较重要,一般现有的夹持器满足不了此研发的抗灾救援车的性能及各项使用指标,与本抗灾救援车匹配不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夹紧力大、结构新颖、运行稳健而灵活的夹持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夹板A、夹板B、电机座A、及位于电机座A上的电机A,还包括抓手平板、大齿轮、小齿轮、螺杆,所述的电机座A固定于抓手平板上,所述的电机A的电机轴与大齿轮固定相连,该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哨合,小齿轮固定于所述的螺杆上,该螺杆通过螺钉连接于抓手平板的两侧上,抓手平板的后端设置有一转向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的夹板A和夹板B为圆拱型,且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该夹板A和夹板B的内侧贴有可增大抓去摩擦力的橡胶。作为优选,所述的夹板A为固定端,且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的抓手平板的侧边;夹板B为活动端,且通过螺纹旋接方式套于所述的螺杆上。作为优选,所述的抓手平板的前端为抓取端,该抓取端上开设有用于卡住三区目标体的圆弧槽,圆弧槽与夹板A、夹板B共同组成一个抓取区。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机构由升降杆、齿轮A、齿轮B、推力轴承、电机B组成,所述的升降杆为内嵌齿条的升降杆,并与抓手平板的后端相固定,升降杆上开设有键槽,且与键相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杆上的内嵌齿条与电机C的驱动轴上的齿轮C相啮合,该电机C固定于电机座B上,电机座B固定于导轨连接套下侧。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杆被套于升降杆套筒内,升降杆套筒外固定有一齿轮B,齿轮B与推力轴承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轮B与齿轮A相啮合,齿轮A与电机B的电机轴相连,该电机B固定在电机保护套内,该电机保护套固定于导轨连接套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螺杆的传动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力来保证夹紧物体,该夹持器能抓取50-100mm不等的四方体及C>50-100mm的圆柱体的物体;通过转向机构,可以使该夹持器任意角度抓取物体,推力轴承的加入,消除了连接上的间隙,让转向更加顺畅,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转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向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I、夹板A,2、夹板B,3、电机座A,4、电机A,5、抓手平板,6、大齿轮,7、小齿轮,8、螺杆,9、通孔,10、橡胶,11、升降杆,12、齿轮A,13、齿轮B,14、推力轴承, 15、电机B,16、键,17、电机C,18、齿轮C,19、电机座B,20、导轨连接套,21、升降杆套筒,22、电机保护套,51、圆弧槽,111、内嵌齿条,112、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3所示,本技术包括夹板Al、夹板B2、电机座A3、及位于电机座A上的电机A4,还包括抓手平板5、大齿轮6、小齿轮7、螺杆8,所述的电机座A3固定于抓手平板5上,所述的电机A4的电机轴与大齿轮6固定相连,该大齿轮6与小齿轮7相啮合,小齿轮7固定于所述的螺杆8上,该螺杆8通过螺钉连接于抓手平板5的两侧上,抓手平板5的后端设置有一转向机构。所述的夹板Al和夹板B2为圆拱型,且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9 ;在该夹板Al和夹板B2的内侧贴有可增大抓去摩擦力的橡胶10。夹板上的通孔设计不但减轻了重量,同时也更加美观,其内壁贴有橡胶10,可增大抓取摩擦力。所述的夹板Al为固定端,且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的抓手平板5的侧边;夹板B2为活动端,且通过螺纹旋接方式套于所述的螺杆8上。所述的抓手平板5的前端为抓取端,该抓取端上开设有用于卡住三区目标体的圆弧槽51,圆弧槽51与夹板Al、夹板B2共同组成一个抓取区。其抓取范围为30-130mm,大的抓取范围使得抓取过程更加简易。如附图4、5所示,所述的转向机构由升降杆11、齿轮A12、齿轮B13、推力轴承14、电机B15组成,所述的升降杆11为内嵌齿条111的升降杆,并与抓手平板5的后端相固定,升降杆11上开设有键槽112,且与键16相配合连接,这样既能传动,也能滑动。所述的升降杆11上的内嵌齿条111与电机C17的驱动轴上的齿轮C18相哨合,该电机C17固定于电机座B19上,电机座B19固定于导轨连接套20下侧。所述的升降杆11被套于升降杆套筒21内,升降杆套筒21外固定有一齿轮B13,齿轮B13与推力轴承14相固定。推力轴承的加入,消除了连接上的间隙,让转向更加顺畅,更加平稳。所述的齿轮B13与齿轮A12相啮合,齿轮A12与电机B15的电机轴相连,该电机B15固定在电机保护套22内,该电机保护套22固定于导轨连接套20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夹持器抓取物体时,电机A4驱动大齿轮6,而大齿轮6与小齿轮7相啮合,小齿轮7固定于所述的螺杆8上,所以能驱动螺杆8旋转;螺杆8与夹板B2通过螺纹旋接方式相连,因此电机A4的转动,夹板B2会慢慢夹紧物体或松开物体。当夹持器要上下升降时,因升降杆11的内嵌齿条111与电机C17的驱动轴上的齿轮C18相啮合,当电机C17驱动齿轮C18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杆11能上、下升降。当夹持器要360°旋转时,由齿轮A12带动齿轮B13旋转,因齿轮B13与升降杆套筒21相固定,而升降杆11被套于升降杆套筒21内,所以当电机B15带动齿轮A12转动时,升降杆11也会跟着旋转。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夹持器,包括夹板A(I)、夹板B (2)、电机座A(3)、及位于电机座A上的电机A(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抓手平板(5)、大齿轮¢)、小齿轮(7)、螺杆(8),所述的电机座A (3)固定于抓手平板(5)上,所述的电机A (4)的电机轴与大齿轮(6)固定相连,该大齿轮(6)与小齿轮(7)相啮合,小齿轮(7)固定于所述的螺杆(8)上,该螺杆(8)通过螺钉连接于抓手平板(5)的两侧上,抓手平板(5)的后端设置有一转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A(I)和夹板B (2)为圆拱型,且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9);在该夹板么(1)和夹板B (2)的内侧贴有可增大抓去摩擦力的橡胶(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A(I)为固定端,且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的抓手平板(5)的侧边;夹板B(2)为活动端,且通过螺纹旋接方式套于所述的螺杆⑶上。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手平板(5)的前端为抓取端,该抓取端上开设有用于卡住三区目标体的圆弧槽(51),圆弧槽(51)与夹板A(l)、夹板B(2)共同组成一个抓取区。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机构由升降杆(11)、齿轮A(12)、齿轮B(13)、推力轴承(14)、电机B(15)组成,所述的升降杆(11)为内嵌齿条(111)的升降杆,并与抓手平板(5)的后端相固定,升降杆(11)上开设有键槽(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器,包括夹板A(1)、夹板B(2)、电机座A(3)、及位于电机座A?上的电机A(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抓手平板(5)、大齿轮(6)、小齿轮(7)、螺杆(8),所述的电机座A(3)固定于抓手平板(5)上,所述的电机A(4)的电机轴与大齿轮(6)固定相连,该大齿轮(6)与小齿轮(7)相啮合,小齿轮(7)固定于所述的螺杆(8)上,该螺杆(8)通过螺钉连接于抓手平板(5)的两侧上,抓手平板(5)的后端设置有一转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红颜关祥吴波孙杭琪程晓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