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它包括机架、砂轮、主传动机构、支撑体、导轮和副传动机构,机架上安装有主气缸、主定位架、副气缸和副定位架,砂轮的两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主定位架,主定位架底部设置有两条主燕尾导轨,机架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主燕尾槽,主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主定位架,导轮的两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副定位架,副定位架底部设置有两条副燕尾导轨,机架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副燕尾槽,副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副定位架,主传动机构、支撑体和副传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主传动机构驱动砂轮旋转,副传动机构驱动导轮旋转,支撑在支撑体上的缸套的外壁可完全接触砂轮的外壁,在导轮的带动下,缸套的外壁与砂轮外壁之间产生摩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缸套精磨外圆机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缸套加工更加合理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
技术介绍
缸套加工工艺一般包括铁块回炉、铸造成型、外圆处理和内圆处理几个主要步骤,传统的缸套外圆处理工艺加工过程中,都是通过夹具将缸套固定,然后通过砂轮对缸套的外表面进行处理,在砂轮的转动过程中,夹具也带动缸套一起旋转,这样,不但结构复杂,对夹具的控制精度和控制力度要求比较高,而且,缸套在夹具的夹持之下容易形变,而摩擦的过程中,砂轮与缸套之间的摩擦力会很大,同样会导致缸套发生形变,致使外圆处理加工出来的缸套质量不达标,缸套的合格率较低,也会对以后的加工工艺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缸套处理效果更好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砂轮和驱动所述砂轮旋转的主传动机构,机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支撑缸套的支撑体、导轮和驱动所述导轮旋转的副传动机构,所述砂轮的轴线、导轮的轴线与缸套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砂轮旋转方向与导轮的旋转方向相同,支撑在支撑体上的缸套的外壁可完全接触砂轮的外壁,在导轮的带动下,缸套的外壁与砂轮外壁之间产生摩擦。所述支撑体包括连接机架的连接杆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柱状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砂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轴承,缸套可套在所述轴承上。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主定位架,所述砂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轴销转动连接主定位架。所述主定位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主燕尾导轨,所述主燕尾导轨为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机架上对应于每条主燕尾导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动作的主燕尾槽,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主气缸,主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主定位架,在主气缸的作用下,主定位架可沿着主燕尾槽左右往复滑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副定位架,所述导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副定位架。所述副定位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副燕尾导轨,所述副燕尾导轨为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机架上对应于每条副燕尾导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动作的副燕尾槽,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副气缸,副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副定位架,在副气缸的作用下,副定位架可沿着副燕尾槽左右往复滑动。所述主传动机构和副传动机构采用皮带传动,或者采用齿轮传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通过柱状支撑杆支撑,对缸套进行外圆处理的加工过程中,支撑杆与缸套之间不会因为硬接触而发生形变;另夕卜,通过导轮带动缸套旋转,从而迫使缸套的外壁与砂轮的外壁之间产生摩擦,这样对缸套的外圆处理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技术的方向以图I为标准。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包括机架I、砂轮2、·主传动机构3、支撑体5、导轮6和副传动机构7,机架I上安装有主定位架21和副定位架61,砂轮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销转动连接主定位架21,导轮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副定位架61,主传动机构3、支撑体5和副传动机构7安装在机架I上,主传动机构3驱动砂轮2旋转,副传动机构7驱动导轮6旋转,支撑体5用于支撑缸套4,砂轮2的轴线、导轮6的轴线与缸套4的轴线相互平行,砂轮2旋转方向与导轮6的旋转方向相同,支撑在支撑体5上的缸套4的外壁可完全接触砂轮2的外壁,在导轮6的带动下,缸套4的外壁与砂轮2外壁之间产生摩擦。进一步,本技术的支撑体5包括连接杆51和支撑杆52,连接杆51固定连接机架1,支撑杆52固定连接连接杆51,支撑杆52的外部轮廓呈柱状(圆柱体),支撑杆52的长度方向与砂轮2的轴线相互平行。本技术的连接杆51上还可以固定一个轴承8,缸套4可套在轴承8上。再进一步,本技术的主定位架2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主燕尾导轨22(—般为两条平行滑轨),主燕尾导轨22为左右方向设置(与砂轮2的轴线方向垂直),机架I上对应于每条主燕尾导轨2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动作的主燕尾槽23,机架I上还固定安装有主气缸24,主气缸24的活塞杆连接主定位架21,在主气缸24的作用下,主定位架21可沿着主燕尾槽23左右往复滑动;副定位架6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副燕尾导轨62 (—般为两条平行滑轨),副燕尾导轨62为左右方向设置(与砂轮2的轴线方向垂直),机架I上对应于每条副燕尾导轨6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动作的副燕尾槽63,机架I上还固定安装有副气缸64,副气缸64的活塞杆连接副定位架61,在副气缸64的作用下,副定位架61可沿着副燕尾槽63左右往复滑动。其中,本技术的主传动机构3和副传动机构7可以采用皮带传动,也可以采用齿轮传动,即通过电机驱动皮带或者齿轮倒动对应的砂轮2和导轮6旋转。在对缸套4进行外圆处理的时候,首先通过主气缸24和副气缸64分别向两侧拖动主定位架21和副定位架61,使得砂轮2与导轮6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便于缸套4的装配,然后将缸套4套在连接杆51上的轴承8上,然后通过主气缸24和副气缸64分别向内拖动主定位架21和副定位架61,直至砂轮2的外壁与缸套4的外壁接触,同时导轮6的外壁与缸套4的外壁接触,然后,通过主传动机构3和副传动机构7分别驱动砂轮2和导轮6作同向旋转,导轮6带动缸套4旋转,导轮6与缸套4的旋转方向相反,则缸套4与砂轮2的旋转方向也相反,这样缸套4与砂轮2之间就会产生摩擦,通过砂轮2就可以对缸套4的外圆进行精确处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一种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它包括机架(I ),所述机架(I)上安装有砂轮(2)和驱动所述砂轮(2 )旋转的主传动机构(3 ),其特征在于,机架(I)上还安装有用于支撑缸套(4 )的支撑体(5)、导轮(6)和驱动所述导轮(6)旋转的副传动机构(7),所述砂轮(2)的轴线、导轮(6)的轴线与缸套(4)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砂轮(2)旋转方向与导轮(6)的旋转方向相同,支撑在支撑体(5)上的缸套(4)的外壁可完全接触砂轮(2)的外壁,在导轮(6)的带动下,缸套(4)的外壁与砂轮(2)外壁之间产生摩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5)包括连接机架的连接杆(51)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1)的柱状支撑杆(52),所述支撑杆(52)的长度方向与砂轮(2)的轴线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1)上固定有轴承(8 ),缸套(4 )可套在所述轴承(8 )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上安装有主定位架(21),所述砂轮(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销转动连接主定位架(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架(2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主燕尾导轨(2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套无心精磨外圆机构,它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砂轮(2)和驱动所述砂轮(2)旋转的主传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支撑缸套(4)的支撑体(5)、导轮(6)和驱动所述导轮(6)旋转的副传动机构(7),所述砂轮(2)的轴线、导轮(6)的轴线与缸套(4)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砂轮(2)旋转方向与导轮(6)的旋转方向相同,支撑在支撑体(5)上的缸套(4)的外壁可完全接触砂轮(2)的外壁,在导轮(6)的带动下,缸套(4)的外壁与砂轮(2)外壁之间产生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美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利士汽车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