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1978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其使得主轴在转动时无需和轴承相接触起动力矩小,消耗功率小,进而使得主轴的回转精度高。其包括主轴、主轴外壳、砂轮夹盘,所述主轴的端部套装有砂轮夹盘,所述主轴贯穿所述主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外壳的两端设置有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所述主轴贯穿所述动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所述主轴外壳内开有油路,所述油路连通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部油腔,所述内部油腔均布于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的內缘壁,所述内部油腔包裹所述主轴外缘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心磨床的结构领域,具体为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其通过两端的轴承直接装于壳体内,其主轴在转动时需要和轴承相接触,起动力矩大、消耗功率大,且由于主轴和轴承的金属相互接触,导致其主轴的回转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其使得主·轴在转动时无需和轴承相接触起动力矩小,消耗功率小,进而使得主轴的回转精度高。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主轴、主轴外壳、砂轮夹盘,所述主轴的端部套装有砂轮夹盘,所述主轴贯穿所述主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外壳的两端设置有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所述主轴贯穿所述动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所述主轴外壳内开有油路,所述油路连通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部油腔,所述内部油腔均布于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的内缘壁,所述内部油腔包裹所述主轴外缘面。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主轴不转时有压力油将主轴支托在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中央,起动时无金属接触,起动力矩小,消耗功率小,主轴运转后,内部油腔内的油压再次升高,形成一个附加动压,提高了油膜刚度及主轴的回转精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 图2为图I的A-A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I、图2,其包括主轴I、主轴外壳2、砂轮夹盘3,主轴I的端部套装有砂轮夹盘3,主轴I贯穿主轴外壳2,主轴外壳2的两端设置有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4,主轴I贯穿动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4的内孔5,主轴外壳2内开有油路6,油路6连通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5的内部油腔,内部油腔均布于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4的内孔5的内缘壁,内部油腔包裹主轴I外缘面。砂轮7套装于砂轮夹盘3。权利要求1.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其包括主轴、主轴外壳、砂轮夹盘,所述主轴的端部套装有砂轮夹盘,所述主轴贯穿所述主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外壳的两端设置有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所述主轴贯穿所述动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所述主轴外壳内开有油路,所述油路连通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部油腔,所述内部油腔均布于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的内缘壁,所述内部油腔包裹所述主轴外缘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其使得主轴在转动时无需和轴承相接触起动力矩小,消耗功率小,进而使得主轴的回转精度高。其包括主轴、主轴外壳、砂轮夹盘,所述主轴的端部套装有砂轮夹盘,所述主轴贯穿所述主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外壳的两端设置有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所述主轴贯穿所述动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所述主轴外壳内开有油路,所述油路连通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部油腔,所述内部油腔均布于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的內缘壁,所述内部油腔包裹所述主轴外缘面。文档编号B24B5/18GK102785137SQ20121029519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游启龙 申请人:无锡键禾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门杆部数控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其包括主轴、主轴外壳、砂轮夹盘,所述主轴的端部套装有砂轮夹盘,所述主轴贯穿所述主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外壳的两端设置有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所述主轴贯穿所述动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所述主轴外壳内开有油路,所述油路连通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部油腔,所述内部油腔均布于所述五片式液体动压轴承的内孔的內缘壁,所述内部油腔包裹所述主轴外缘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启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键禾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