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中装置由对中棒(1)、固定套筒(2)、支撑块(3)和底座(4)组成;固定套筒(2)固定在底座(4)上,对中棒(1)套在固定套筒(2)内,对中棒(1)能在固定套筒(2)内沿固定套筒(2)轴线方向运动;在底座(4)的边部设置支撑块(3);该装置解决了因中间包及水口对中不良造成的漏钢问题,漏钢事故减少了80%以上,异形坯腹板裂纹明显减少,降低腹板裂纹量30~40%,稳定了生产组织,提高了钢产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冶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中间包注流对中精度是连铸机生产浇注关键工艺技术要求,特别是对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浇注点多,腹板薄,翼缘窄,注流浇注空间狭小,注流对中十分困难;注流对中不良,极易造成铸坯裂纹、卷渣、漏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的操作技术缺陷,根据异型坯连铸机结晶器的结构特点,提供一种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对中装置是由对中棒、固定套筒、支撑块和底座组成;固定套筒固定在底座上,对中棒套在固定套筒内,对中棒能在固定套筒内沿固定套筒轴线方向运动;在底座的边部设置支撑块,支撑块的个数为个,便于对中装置固定在结晶器法兰口上。所说的固定套筒焊接在底座的钢流浇注点中心位置,所有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做成。对中棒套在固定套筒内,可以在固定套筒内沿固定套筒轴线方向运动,实现中间包与对中棒进行对中调整。对中棒和套筒间隙配合,间隙小于O. 3mm,以保证对中棒抽出时其摆动幅度小于3_,实现准确对中效果。固定套筒与底座垂直。在底座上开有凹槽和圆孔,以减轻对中装置的重量,同时保证底座不变形。所述支撑块与底座为一个整体,是在底座的原材钢板上加工而成,其作用是使对中装置固定在结晶器法兰口上。本技术解决了因中间包及水口对中不良造成的漏钢问题,漏钢事故减少了80%以上,异形坯腹板裂纹明显减少,降低腹板裂纹量30 40%,稳定了生产组织,提高了钢产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I、对中棒,2、固定套筒,3、支撑块,4、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对中装置是由对中棒I、固定套筒2、支撑块3和底座4组成;固定套筒2固定在底座4上,对中棒I套在固定套筒2内,对中棒I能在固定套筒2内沿固定套筒2轴线方向运动;在底座4的边部设置支撑块3,支撑块3的个数为8个,便于对中装置固定在结晶器法兰口上。所说的固定套筒2焊接在底座的钢流浇注点中心位置,对中棒I、固定套筒2、支撑块3和底座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做成。对中棒I套在固定套筒2内,可以在固定套筒2内沿固定套筒2轴线方向运动,实现中间包与对中棒进行对中调整。对中棒和套筒间隙配合,间隙小于O. 3mm,以保证对中棒抽出时其摆动幅度小于3_,实现准确对中效果。固定套筒2与底座4垂直。在底座4上开有凹槽和圆孔5,以减轻对中装置的重量,同时保证底座不变形。所述支撑块与底座为一个整体,是在底座4的原材钢板上加工而成,其作用是使对中装置固定在结晶器法兰口上。该对中装置使用时,将对中装置放在异型坯结晶器浇注区域,通过对中装置底座4的8个支撑块3卡在结晶器法兰上口,将对中装置固定住。中间包水口与对中装置对中调整时,将对中棒I上提到接近中间包水口位置,然后通过调整中间包位置,使对中棒I上端与中间包水口孔对正,实现精确对中,保证中间包开浇时钢流不偏斜,有效避免了中间包开浇钢流偏流造成的漏钢、溢钢事故和铸坯质量 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中装置由对中棒(I)、固定套筒(2)、支撑块(3)和底座(4)组成;固定套筒(2)固定在底座(4)上,对中棒(I)套在固定套筒(2)内,对中棒(I)能在固定套筒(2)内沿固定套筒(2)轴线方向运动;在底座(4)的边部设置支撑块(3)。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3)的个数为8个。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筒(2)焊接在底座的钢流浇注点中心位置。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4)上开有凹槽和圆孔(5)。5.按照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中棒(I)、固定套筒(2)、支撑块(3)和底座(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做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中装置由对中棒(1)、固定套筒(2)、支撑块(3)和底座(4)组成;固定套筒(2)固定在底座(4)上,对中棒(1)套在固定套筒(2)内,对中棒(1)能在固定套筒(2)内沿固定套筒(2)轴线方向运动;在底座(4)的边部设置支撑块(3);该装置解决了因中间包及水口对中不良造成的漏钢问题,漏钢事故减少了80%以上,异形坯腹板裂纹明显减少,降低腹板裂纹量30~40%,稳定了生产组织,提高了钢产量。文档编号B22D11/10GK202684003SQ2012204243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雷, 单兆光, 徐文海, 张玮, 葛海斌, 张怀斌, 王永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对中装置由对中棒(1)、固定套筒(2)、支撑块(3)和底座(4)组成;固定套筒(2)固定在底座(4)上,对中棒(1)套在固定套筒(2)内,对中棒(1)能在固定套筒(2)内沿固定套筒(2)轴线方向运动;在底座(4)的边部设置支撑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单兆光,徐文海,张玮,葛海斌,张怀斌,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