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353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漂,由横梁、连接杆及浮板组成;横梁中间焊有一连接杆,连接杆下端焊接浮板。在连铸浇钢的每浇次第一罐时,将横梁担在中间包盖上,下方的浮板至中间包底距离要低于中间包溢流槽至中间包底距离,使中间包钢水先接触浮板。当中间包内钢水达到浮漂设定高度时,浮漂在钢水的浮力下晃动上浮,这时操作者便可迅速控制中间包内钢水的重量,从而避免中间包溢流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快捷,不仅可避免中间包溢流现象,而且对稳定浇注状态,提高铸坯质量有极大帮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铸辅助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Vtk ο
技术介绍
连铸中间包是一种承载钢包钢水,然后将钢水分流到结晶器内的一种耐高温容器。中间包钢水的装入量直接影响到钢水流动状态、夹杂物形态及上浮速度,如中间包钢水装入量低,不仅对铸坯的质量产生影响,严重时容易造成卷渣漏钢事故。因此,操作者尽可能将中间包内钢水的装入量控制到最大量,即是钢水面达到中间包溢流槽的高度,但每个中间包的寿命不同,容积不同,钢水的装入量也就不同,在作业中经常出现开浇第一罐后中 间包溢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迅速掌握中间包内钢水重量,避免中间包溢流发生的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漂。为此,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措施;一种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漂,其特征在于,由横梁、连接杆及浮板组成;横梁中间焊有一连接杆,连接杆下端焊接浮板。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连铸浇钢的每浇次第一罐时放入中间包盖内,其横梁担在中间包盖上,下方的浮板至中间包底距离要低于中间包溢流槽至中间包底距离,使中间包钢水先接触本技术,达到预报目的。当中间包钢水达到浮漂设定高度时,浮漂在钢水的浮力下晃动上浮,这时操作者便可迅速控制中间包内钢水的重量,从而避免中间包溢流的发生。本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快捷,不仅避免了中间包溢流现象,而且对稳定浇注状态,提闻铸还质量有极大帮助。附图说明附图为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漂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溢流槽I、横梁2、连接杆3、浮板4、中间包盖5、中间包6、钢水7。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是由横梁2、连接杆3及浮板4所组成。在横梁2的中间焊接一根连接杆3,使之形成一“T”形,再在连接杆3的下端焊接一块方形浮板4,即制成本技术之浮漂。横梁2与连接杆3分别选用550mm与430mm长的钢管制作,方铁板3采用150 X 150mm方铁板加工而成。然后在每浇次第一罐时将浮漂放入中间包盖5内,通过横梁2将浮漂担在中间包盖5上,当中间包6内钢水7达到浮板4的高度时,浮漂便在钢水浮力下晃动上浮,此时操作者通过浮漂的晃动及时控制钢包滑板开度,从而避免中间包6内的钢水7溢出中间包溢流槽4。·权利要求1. 一种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漂,其特征在于,由横梁、连接杆及浮板组成;横梁中间焊有一连接杆,连接杆下端焊接浮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漂,由横梁、连接杆及浮板组成;横梁中间焊有一连接杆,连接杆下端焊接浮板。在连铸浇钢的每浇次第一罐时,将横梁担在中间包盖上,下方的浮板至中间包底距离要低于中间包溢流槽至中间包底距离,使中间包钢水先接触浮板。当中间包内钢水达到浮漂设定高度时,浮漂在钢水的浮力下晃动上浮,这时操作者便可迅速控制中间包内钢水的重量,从而避免中间包溢流的发生。本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快捷,不仅可避免中间包溢流现象,而且对稳定浇注状态,提高铸坯质量有极大帮助。文档编号B22D11/10GK202667579SQ2012202790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崔丽丽, 吴春杰, 孙涛, 刘鹏飞, 苏毅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定中间包钢水高度的浮漂,其特征在于,由横梁、连接杆及浮板组成;横梁中间焊有一连接杆,连接杆下端焊接浮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丽丽吴春杰孙涛刘鹏飞苏毅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