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353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由钙镁质棒体和基础床组成;在矩形基础床的上面固定有若干相互交错、有序排列的圆柱形钙镁质棒体。中间包整备时,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在中间包内底部;中间包开浇前,随中间包一起烘烤;浇钢过程中,钢水流经棒体林,由于圆柱棒体林每平方米比表面积可达几十平方米,因此棒体对钢水中的夹杂物产生化学和物理吸附作用,从而被去除掉。从而可有效地提高钢水的洁净度,杜绝絮流断浇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坯质量,确保洁净钢生产的稳定顺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铸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的钢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钢铁产品的洁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钢铁企业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的开发,促使企业不断地研究新的去除钢中夹杂物的技术和工艺,用以保证洁净钢的生产。中间包是连铸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过程中,钢水不断注入中间包,由于钢水流场紊乱、液面波动等原因极易卷渣,另外,钢水本身的夹杂物或二次氧化产生的夹杂物在中间包内上浮去除也较困难,这些都降低了钢水的洁净度,影响铸坯质量,严重时会造成絮流断浇,影响生产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吸附去除钢水中夹杂物,提高钢水洁净度,杜绝絮流断浇事故,并可降低生产成本的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为此,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措施一种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钙镁质棒体和基础床组成;在矩形基础床的上面固定有若干相互交错、有序排列的圆柱形钙镁质棒体。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用CaO, MgO为基础组合材料,制成圆柱形钙镁质棒体,并将此圆柱棒体有序排列,形成圆柱棒体林,使圆柱棒体林每平方米比表面积可达几十平方米,达到增加与钢水接触面积的目的。在中间包整备时,将其固定在中间包内底部,中间包开浇前,随中间包一起烘烤,浇钢过程中,钢水流经棒体林,钢水中的夹杂物与棒体发生化学和物理吸附作用,从而被去除掉。本技术实现了钢水夹杂物的吸附去除,可有效地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同时杜绝絮流断浇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坯质量,确保洁净钢生产的稳定顺行。附图说明图I为装置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主视图。图2为装置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俯视图。图中钙镁质棒体I、基础床2。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是由钙镁质棒I和基础床2所组成。基础床2整体呈矩形板;为最大限度地增加比表面积,因此钙镁质棒体I采用圆柱体,采用CaO, MgO为基础组合材料制成。将若干I丐镁质棒体I采取相互交错、有序排列的方式固定到基础床2的上表面,即制成本技术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钙镁质棒体和基础床组成;在矩形基础床的上面固定有若干相互交错、有序排列的圆柱形钙镁质棒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由钙镁质棒体和基础床组成;在矩形基础床的上面固定有若干相互交错、有序排列的圆柱形钙镁质棒体。中间包整备时,将本技术固定在中间包内底部;中间包开浇前,随中间包一起烘烤;浇钢过程中,钢水流经棒体林,由于圆柱棒体林每平方米比表面积可达几十平方米,因此棒体对钢水中的夹杂物产生化学和物理吸附作用,从而被去除掉。从而可有效地提高钢水的洁净度,杜绝絮流断浇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坯质量,确保洁净钢生产的稳定顺行。文档编号B22D11/10GK202667580SQ20122034477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泽林, 于守巍, 齐志宇, 王晗桐, 张丽娜, 王文科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钢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钙镁质棒体和基础床组成;在矩形基础床的上面固定有若干相互交错、有序排列的圆柱形钙镁质棒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林于守巍齐志宇王晗桐张丽娜王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