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63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包括:活塞,其上端为活塞头,下端为一调节螺杆;气阀缸筒,其上部设有与活塞头配合密封的活塞合闭腔,下部设有活塞安装腔,且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之间设有一隔板,该隔板设有连通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的通气孔及安装调节螺杆的过孔;调节螺母,其安装在调节螺杆上;调节扳,其活动套设于调节螺杆,且位于调节螺母的上方;复位弹簧,其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位于隔板与调节扳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应用于较大砂模、用于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使砂模型腔表面光滑,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气阀,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
技术介绍
在铸造行业飞快发展的今天,通常使用的自动化造型机械其效果是速度快、产量高、质量好及不易错模等优点。如图I所示,但在较 大的砂模造型及曲面分型造型快速脱模时容易产生较大的真空负压,容易产生型砂3表面被负压气流摩擦,如擦砂、烂砂模、掉砂等,造成砂模的浪费,同时会增加脱模机构的负荷,浪费较多的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于较大砂模、用于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使砂模型腔表面光滑,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包括活塞,其上端为活塞头,下端为一调节螺杆;气阀缸筒,其上部设有与活塞头配合密封的活塞合闭腔,下部设有活塞安装腔,且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之间设有一隔板,该隔板设有连通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的通气孔及安装调节螺杆的过孔;调节螺母,其安装在调节螺杆上;调节扳,其活动套设于调节螺杆,且位于调节螺母的上方;复位弹簧,其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位于隔板与调节扳之间。上述活塞头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所述活塞合闭腔为与活塞头配合密封的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扳上设有过气孔。本技术结构简单,其应用于较大砂模、用于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使砂模型腔表面光滑,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大型砂模起模气流通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进气阀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于大型砂模未起模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应用于大型砂模起模气流通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部放大示意图。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1,其应用于大型砂模中,其包括活塞11、气阀缸筒12、调节螺母13、调节扳14及复位弹簧15,具体结构如下上述活塞11的上端为活塞头111,该活塞头111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活塞11的下端为一调节螺杆112;上述气阀缸筒12上部设有与活塞头111配合密封的活塞合闭腔121,下部设有活塞安装腔122,且活塞合闭腔121与活塞安装腔122之间设有一隔板123,该隔板设有连通活塞合闭腔121与活塞安装腔122的通气孔1231及安装调节螺杆112的过孔;进一步,所述活塞合闭腔121为与活塞头111配合密封的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上述调节螺母13安装在调节螺杆112上;上述调节扳14活动套设于调节螺杆112,且位于调节螺母13的上方;而上述复位弹簧15,套设在调节螺杆112上,且位于隔板123与调节扳14之间。上述调节螺母I通过调节调节扳14高度,实现调节复位弹簧15的弹力,从而进一步实现进气阀对气压的敏感度,当需要大负压才打开活塞11时,可以向上调节调节螺母13,增加复位弹 簧15的弹力,当需要较少负压打开活塞11时,可以向下调节调节螺母13,减少复位弹簧15的弹力。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扳14上设有过气孔141。以下通过具体应用原理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所述的进气阀可应用于大型砂模2中,所述砂模结构如图3、4、5和6所示,其包括模具底板21、模具22及砂箱23,模具22及砂箱23围成的空间为型砂3,应用时先在模具底板21及模具22底部对应开设若干个安装气孔24,然后把本技术进气阀I安装至安装气孔24里,所述安装气孔24与气阀缸筒12为过盈配合。当砂模2气模时,起模时型腔内形成的真空会产生负压,负压会将活塞11吸起,从而打开进气阀I起到到进气作用,消除型腔内的真空负压,其使砂模型腔表面光滑,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起模后进气阀的活塞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会自动复位,保证模具型腔原有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塞,其上端为活塞头,下端为一调节螺杆; 气阀缸筒,其上部设有与活塞头配合密封的活塞合闭腔,下部设有活塞安装腔,且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之间设有一隔板,该隔板设有连通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的通气孔及安装调节螺杆的过孔; 调节螺母,其安装在调节螺杆上; 调节扳,其活动套设于调节螺杆,且位于调节螺母的上方; 复位弹簧,其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位于隔板与调节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所述活塞合闭腔为与活塞头配合密封的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扳上设有过气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包括活塞,其上端为活塞头,下端为一调节螺杆;气阀缸筒,其上部设有与活塞头配合密封的活塞合闭腔,下部设有活塞安装腔,且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之间设有一隔板,该隔板设有连通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的通气孔及安装调节螺杆的过孔;调节螺母,其安装在调节螺杆上;调节扳,其活动套设于调节螺杆,且位于调节螺母的上方;复位弹簧,其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位于隔板与调节扳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其应用于较大砂模、用于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使砂模型腔表面光滑,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文档编号B22C17/00GK202683979SQ20122036335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赖允勤 申请人: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脱模气体负压的进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其上端为活塞头,下端为一调节螺杆;气阀缸筒,其上部设有与活塞头配合密封的活塞合闭腔,下部设有活塞安装腔,且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之间设有一隔板,该隔板设有连通活塞合闭腔与活塞安装腔的通气孔及安装调节螺杆的过孔;调节螺母,其安装在调节螺杆上;调节扳,其活动套设于调节螺杆,且位于调节螺母的上方;复位弹簧,其套设在调节螺杆上,且位于隔板与调节扳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允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