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忠炎专利>正文

大型筒状薄壁件的连续定向凝固精密铸造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1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筒状薄壁件的铸造工艺和设备,主要特点是铸件从一端开始逐渐加热连续凝固,砂芯与铸件及引出机构同时移动,并且铸件得到迅速、均匀的冷却和凝固,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铸件。该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大型薄壁件铸造时易缩松的缺陷,改善了铸件材料的性能,铸造出又薄又长并且内表面有加强筋的圆筒铸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筒状薄壁件的连续定向凝固精密铸造工艺及设备,尤其适用于制作导弹舱体。导弹外壳亦称导弹舱体,是细而长的筒形部件,一般战术导弹直径约为400mm~600mm,长达10多米。为了安装及制作方便常将之分解为若干舱段,有些舱段是用高强度铝合金铸造的,一般舱长800mm(最大的达3000mm),厚2~3mm,外表面为圆柱面,内表面有横竖加强筋及凸台棋子等,其高度可能超过一般壁厚的几倍或几十倍。此外导弹舱体作为航天器的主体要承受气流施加的外力、惯性力、尾喷管的推力等等,因而要求它必须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及冶金质量,每个舱段都要经过X光透视检查。对裂纹、缩松、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限制非常严格。因此导弹舱的铸造是十分困难的,一般的铸造方法是不能胜任的。国内外均采用差压铸造法生产之,虽然此法是公认的生产大型薄壁件有效工艺,但从多年的生产效果及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角度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填充性不足。一般铸前的舱段,当长度为800mm时,其厚度为8mm,远远未能满足更长更薄铸件的要求。②补缩性不足。经常出现缩松缺陷,废品率达50%。目前国外有一种先进战术导弹其最长的舱段长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筒状薄壁件的连续定向凝固精密铸造工艺,通过加热盛装金属液体的坩埚(10)和连续铸造铸件的结晶器(7),使之与液体金属接触的铸模面结晶器(7)和砂芯(21)的温度在金属的凝固温度以上,来阻止液体金属在铸模上生成晶核,当以一定速度把铸件从结晶器(7)中拉出时,在结晶器外用冷却水冷却铸件,使铸件在结晶器(7)口迅速凝固,铸造时,当铸件由引出底座(2)引出时,砂芯(21)随同铸件一起被拉出,其特征是:当铸造时,砂芯(21)中心的中心垂直轴(39)是旋转的,型芯(21)内有加热炉(20),冷却器(2)或(41)是不断旋转的,在结晶器(7)外有热电偶群(30)加热,热电偶(30)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炎
申请(专利权)人:李忠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