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铝水浇铸工艺及设备。是将铝锭置于熔炼炉中,加热熔化成铝水,用漏斗将铝水注入浇包,然后再用漏斗将铝水注入压铸机中,最后铸出铸件。这种方法及设备由于采用了漏斗装置,并使铝水从底部上溢,使铝水与空气接触和混合的机会减少,因此铝水含气量少,铸件气孔也相应减少,铸件成品率高,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止空气进入铝水的工艺及设备。传统的铝水浇铸工艺流程是铝锭-加热熔化-铝水-开放式流入浇包-除气-开放式倒入压铸机-铸山铸件。由于铝水流入浇包和倒入压铸机的过程中,铝水将大量的气体带入浇包或压铸机中,使铸件因有气孔,造成合格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工艺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铝水浇铸工艺及设备。其特点是铝水在进入浇包和压铸机时采用了漏斗装置,并使铝水从最底部逐渐溢满浇包或压铸机,避免了这一过程中空气的介入。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工艺流程为铝锭-加热熔化-铝水-用漏斗向浇包底部注铝水-用漏斗从浇包底部向压铸机底部注铝水-压铸出铸件。将浇包(6)置于熔炼炉(1)及溜槽(2)的下部,放下悬挂在支架(3)上的漏斗(4)至漏斗上瓷管(5)距浇包底部5-10mm时,用定位块(18)定位。打开熔炼炉(1)上的堵塞,开始放铝水(16)。铝水经溜槽(2)流至漏斗(4)中由耐火材料(17)固定在漏斗(4)中的瓷管(5),从浇包底部开始注铝水(16),并向上溢至要求为止。这时浇包底部阀门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即滑块(9)中的耐火砖(13)堵塞了镶在浇包(6)中的瓷管头(7)上的孔,将铝水封闭在浇包(6)中。同时通过调节拧在垫板(8)上的螺栓(11),压缩弹簧(10)来压紧压盖(12),并使滑块(9)中的耐火砖与垫板(8)紧密结合,保证不泄漏。将浇包(6)运至压铸机(27)前将石墨盖(25)置于浇包(6)中,将支座(22)推至压铸机(27)前并定位,通过铰盘(24)滑轮(20)滑轮轴(19)钢丝绳(21)放下漏斗座(23),使用耐火材料固定在漏斗座(23)中的异型瓷管(26)距压铸机或底部5-10mm并定位。将石棉垫(28)放在漏斗口上,将烧包(6)放至漏斗座(23)上的定位座(29)中,这时浇包(6)的底部阀门孔与漏斗座(23)上的定位座(29)中,这时浇包(6)的底部阀门孔与漏斗座(23)上的孔通过石棉垫(28)结合在一起。将浇包(6)上的底部阀门操纵杆(14)及拔叉(15)搬至工作位置,使滑块(9)带动耐火砖(13)向后运动,并使耐火砖(13)及滑块(9)上的孔与瓷管头(7)上的孔对齐,这时铝水通过瓷管头(7),耐火砖(13),滑块(9),异型瓷管(26)流至压铸机(27)。当压铸机(27)中铝水达到要求时,搬动操纵杆(14),拔叉(15),使滑块(9)及耐火砖(13)复位,堵住浇包(6)底孔。取出石墨盖(25),提起浇包(6),并提起漏斗座(23)至上极限位置,推开支座(22),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实施例给出。将铝锭置于熔炼炉中,加热熔化成铝水,用漏斗向浇包底部注铝水,并按要求溢满浇包,运至压铸机,再用漏斗将铝水注入压铸机,最后铸出铸件。权利要求铝水浇铸工艺及设备其特征在1、铝锭-加热熔化-铝水-用漏斗向浇包底部注铝水-用漏斗从浇包底部向压铸机底部注铝水-压铸出铸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铝水浇铸工艺及设备,在于用漏斗向浇包底部注铝水-用漏斗从浇包底部向压铸机底部注铝水。3.按照权利要求2所说的一种铝水浇铸工艺及设备,在于两次利用漏斗密封铝水,并使铝水从浇包或压铸机底部开始逐渐向上溢满浇包或压铸机。4.按照权利要求3所说的一种铝水浇铸工艺及设备,在于从浇包底部向压铸机底部注铝水,采用了浇包底部阀门装置,使铝水从浇包底部漏入压铸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铝水浇铸工艺及设备。是将铝锭置于熔炼炉中,加热熔化成铝水,用漏斗将铝水注入浇包,然后再用漏斗将铝水注入压铸机中,最后铸出铸件。这种方法及设备由于采用了漏斗装置,并使铝水从底部上溢,使铝水与空气接触和混合的机会减少,因此铝水含气量少,铸件气孔也相应减少,铸件成品率高,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B22D21/00GK1174771SQ9611556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宋修民 申请人:宋修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铝水浇铸工艺及设备其特征在于:铝锭-加热熔化-铝水-用漏斗向浇包底部注铝水-用漏斗从浇包底部向压铸机底部注铝水-压铸出铸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修民,
申请(专利权)人:宋修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