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金属加工领域。现在全世界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及所有有色金属)厚板材及各种型材的主要生产工序为1.熔炼、2.铸坯、3.加热、4.热轧。这些工序都是分别独立完成,有的工序还须反复进行。本专利技术将铸坯、加热及热轧等诸生产工序在一条专用生产线上一道次完成,从而简化操作,显著节能、降耗即增收。这条生产线的基本工作步骤为金属熔液沿水平方向经型模流注,被初步可控冷却和磁悬浮可控冷却降温,成为炽热铸坯,利用铸坯余热热轧成材,以及进一步加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图如附图所示。从熔炼工序来的质量合格的金属熔液倾入可以控制金属熔液流出量的保温炉(桶)1,经保温达到浇注温度后,由于金属熔液本身具有流展性和粘结性,在熔液静压力及热轧机6的牵引力(起始时经过牵引杆)共同作用,金属液从浇注嘴2沿水平方向流出,形成金属液流3。其断面形状与2的内腔形状一致。例如欲轧制成型材,其断面宜采用正方形;欲轧制成厚板材,则采用扁平形。以下按型材叙述(厚板亦相同,只作相应改变)。在紧靠浇注嘴2的位置,设置一初冷喷管4。当金属液流被牵引出2后,立刻由4喷出可控的致冷物质于金属液流3的四周表面 ...
【技术保护点】
金属(包括黑色金属及所有有色金属)熔液由水平方向流出后,立刻经初步可控冷却在其四周形成一薄壳,因而能承受牵引力及内部液芯侧压力,使其保持出口端即工艺要求的断面形状,又被热轧机牵引进入凹字形电磁结晶槽。在槽内,其底面被悬浮于空中,两侧面在空中保持平面。在继续向热轧机方向移动的同时,槽内喷水套可控喷水对其继续可控冷却。待牵引出结晶槽后成为炽热的铸坯,其温度略高于该牌号的热轧上限温度,进入热轧机初轧成锭。又经同步热切机切断,转成品轧制成材以及进一步加工。本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对金属液流 进行可控初冷,其四周形成一薄层硬壳,能承受牵引力及内部液芯的侧压力,使3保持出口端即工艺要求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