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定平专利>正文

焦炭有色金属连续熔炼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522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连通的燃烧室和熔炼室。前、后坩锅固定于熔炼室内,有耐火流管接通。前坩锅有耐火流管接出炉体。熔炼室由盖火板封顶。后坩锅上有反火板,反火间中间孔道可加有色金属原料。燃烧室有加炭孔,出渣孔。炉排下有鼓风通道和灰门。可连续熔炼,连续铸造。热效率达12%,金属损耗不超过1%,易于控制铸件质量。操作方便。人均劳动生产率为地抗炉的3.5倍。(*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生产有关,尤其与焦炭坩锅有色金属连续熔炼铸造炉有关。我国现在年产数万吨有色金属铸件,主要由众多的地坑炉生产。焦炭地坑炉热效率低,能耗高。熔炼一吨有色金属耗费380-600公斤焦炭,其热效率在3.8-8.3%之间,绝大多数地坑炉热效率都在5%以下。以热效率平均为5%计,每吨有色金属铸件耗焦炭约为0.524吨。由于地坑炉生产是将坩锅直接支承在焦炭上,封盖熔烁,操作工人无法控制因焦炭燃烧塌陷而使坩锅倾斜,金属液溢出。另外,金属液沸腾外溢,温度过高烧损或升华等原因都使有色金属损耗高,合金成份难于控制而影响产品质量。由于地坑炉加燃料十分不便,火焰乱,难于熔烁高熔点金属,无论是加燃料或是出炉烧铸,工人都要抬举数百公斤重有干度高温的坩埚和金属液,劳动条件十分恶劣,极易发生事故。用地坑炉不能连续进行熔烁,耗用人力多,劳动生产率很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节能,金属耗损低,合金成份易于控制,劳动条件改善,劳动生产率高的焦炭坩锅有色金属连续熔烁连续铸造炉。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炉体分为燃烧室和熔烁室两部分。燃烧室炉排下有鼓风通道和出灰门,炉排上部炉壁开有加炭口,口有盖。前、后坩锅固定于熔炼室,有耐火流管连通,前坩锅底部有耐火流管引出炉体壁,耐火流管有塞孔与塞棒导向装置的导向孔对应,塞棒位于两孔内,熔炼室上部有盖火板封顶,后坩锅上部有加料出火口。本技术出火口上可装有中空圆台形反火板,其大端固定于耐火板上,小端伸入后坩锅口,中有通道。后坩锅固定于平台上,前坩锅固定于支承座和盖火板间,耐火流外管处部暴露于火道中。炉排侧部有出渣出,加炭口位于燃烧室上部,两孔有盖。耐火板上有绝热毡和炉面盖板,塞棒导向装置可活动地装于炉体,其死点为定位点。工作时,焦炭在燃烧室燃烧,高温火焰进入熔炼室。后坩锅由反火板中孔加料,火焰可沿反火板进入坩锅口熔烁有色金属。熔化的金属液由流道进入前坩锅储存加温,可通过流液管流出炉体铸造。本技术新型可连续溶烁,连续铸造。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热效率可高达12%。金属损耗不超过1%。全国推广可节约大量焦炭和有色金属,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本技术操作十分方便,在生产中可随时取样化验,保证产品质量。火焰可控,集中,可熔化高熔点金属。熔炼时更换产品牌号容易。可使用松散体大的废旧线材作为原料,十分方便。本技术仅用两人操作,班产量可超过1400公斤,为现有人均劳动生产率的3.5倍。如下是本技术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图3为图2的C-C剖视图。如下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炉体1上有加炭孔2,孔盖3,出渣孔4,孔盖5。出渣孔4位于炉排8侧壁。炉排下有出灰口7,盖22,鼓风道6。燃烧室9与熔炼室15连接处有三个支承座10。前坩锅11固定于支承座10和盖火板18之间。后坩锅16固定于耐火座14上。流管13接通前、后坩锅。耐火流管24从前坩锅底部接出炉体。流管与坩锅连接处有粘结料密封粘结。耐火流管上有孔23。塞棒12,25位于导向装置19的孔和孔23之中。反火板17固定于盖火板18上。盖火板18封住熔炼室顶部。盖火板上有绝热棉毡20,棉毡20上有炉面盖板21。工人可在盖板上作业。塞棒导向装置2套铰接于炉体金属壁板,其死点为定位导向点。权利要求1.焦炭有色金属连续熔炼炉,包括炉体和坩锅,其特征在于炉体由燃烧室和熔炼室组成,燃烧室炉排下有鼓风通道和出灰门,燃烧室炉壁开有加炭孔,前、后坩锅固定于熔炼室,有耐火流管连通,前坩锅底部有耐火流管引出炉体壁,流管与坩锅连接处有粘结密封材料,耐火流管有塞孔与塞棒导向装置导向孔相对应,塞棒位于两孔内,熔炼室上部有盖火板封顶,后坩锅上部有加料,出火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炭有色金属连续熔炼炉,其特征在于出火口上装有中空圆台形反火板,其一端固定于耐火板上,另一端伸入后锅口,中间有加料口,后坩锅固定于平台上,前坩锅固定于支承座和盖火板之间,耐火流管外部暴露于火道中,炉排侧部有出渣孔,加炭口位于燃烧室上部,两孔有盖,耐火板上有绝热绵毡和炉面盖板,塞棒导向装置可活动地装于炉体,其死点为定位点。专利摘要本技术包括连通的燃烧室和熔炼室。前、后坩锅固定于熔炼室内,有耐火流管接通。前坩锅有耐火流管接出炉体。熔炼室由盖火板封顶。后坩锅上有反火板,反火间中间孔道可加有色金属原料。燃烧室有加炭孔,出渣孔。炉排下有鼓风通道和灰门。可连续熔炼,连续铸造。热效率达12%,金属损耗不超过1%,易于控制铸件质量。操作方便。人均劳动生产率为地抗炉的3.5倍。文档编号F27B14/00GK2075767SQ8921336公开日1991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定平 申请人:刘定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焦炭有色金属连续熔炼炉,包括炉体和坩锅,其特征在于炉体由燃烧室和熔炼室组成,燃烧室炉排下有鼓风通道和出灰门,燃烧室炉壁开有加炭孔,前、后坩锅固定于熔炼室,有耐火流管连通,前坩锅底部有耐火流管引出炉体壁,流管与坩锅连接处有粘结密封材料,耐火流管有塞孔与塞棒导向装置导向孔相对应,塞棒位于两孔内,熔炼室上部有盖火板封顶,后坩锅上部有加料,出火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定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