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定平专利>正文

金属液磁悬浮连续铸造近终形余热热轧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1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工艺属冶金行业板材铸坯新工艺,当今最先进的金属薄板材生产工艺为CSP等工艺。它们都是将金属液由冷铸模铸成厚坯,经外加热热轧成薄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金属液被热铸模约束流展成近终形薄液片,进入中频磁场被电磁感应产生感生磁场,两磁场方向相向而相斥,将金属液片悬浮起来。与此同时被冷却适度降温及可控保护,并连续地向热轧牵引移动,保留略高于热轧上限温度余热进入热轧机,供在线一步成材。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利用金属液余热,在线一步热轧成材,达到节省能源、节省投资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工艺属冶金行业板材铸坯新工艺
技术介绍
金属(包括钢和有色金属,下同。)材料的主要生产流程为冶炼→铸坯→加热→热轧→冷轧(或精整)等。钢薄板生产,迄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为CSP、ASP等工艺,它们都是将钢液经冷模铸造成厚40~250mm坯,经加热热轧(含连轧,下同。)成薄板材。注1~3。铜薄板材(带坯)生产,亦为冷模连铸成厚12mm坯,经冷轧 退火若干次成材。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水平EMC工艺(见注4P35附图说明图10及P34右5行),金属液在两磁极之间被悬浮,但随两磁极距离增大,两磁极之间的磁感应强度剧烈衰减,进而使磁悬浮力更剧烈地减小,因此只能铸造<Φ10棒坯。另一实验装置(注5),亦受两凸台间距离增大,产生与注4相似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采用新工艺能达到在线一步产出宽度≥1500mm板材。将金属液受热铸模约束流展成近终形薄液片,被静压力和牵引力作用进入中频磁场被电磁感应产生感生磁场,两磁场方向相向而相斥,使金属液片悬浮。经可控适度降温及可控保护,保留略高于热轧上限温度余热,进入热轧机,供在线一步热轧成材。本专利技术原理参见说明书附图,金属液1经控液机构2流入自热式热铸模3,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含钢、铜和铝等,下同。)液磁悬浮连续铸造近终形余热热轧坯工艺,是使金属液被悬浮、被可控适度降温,成为可以利用其余热热轧(含连轧,下同。)成材的热铸坯。与说明书中注4、注5所述,虽然都能使金属液或条产生悬浮,但注4、注5方案,因两磁极之间的磁感应强度,随两磁极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剧烈地衰减,进而使磁悬浮力更剧烈地降低的限制,只能铸造出<Φ10坯,无法用于板材生产。本工艺可以产生宽度≥1500mm的板材,是因为:    1、金属液被自热式热铸模约束流展成近终形尺寸液片,液片宽度仅受轧制宽度限制。    2、由于中频电源和马鞍形空腔平面线圈组成的中频磁场,能将液片平稳地悬浮。金属液片在全横向宽度b...

【技术特征摘要】
金属(含钢、铜和铝等,下同。)液磁悬浮连续铸造近终形余热热轧坯工艺,是使金属液被悬浮、被可控适度降温,成为可以利用其余热热轧(含连轧,下同。)成材的热铸坯。与说明书中注4、注5所述,虽然都能使金属液或条产生悬浮,但注4、注5方案,因两磁极之间的磁感应强度,随两磁极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剧烈地衰减,进而使磁悬浮力更剧烈地降低的限制,只能铸造出<Φ10坯,无法用于板材生产。本工艺可以产生宽度≥1500mm的板材,是因为1、金属液被自热式热铸模约束流展成近终形尺寸液片,液片宽度仅受轧制宽度限制。2.由于中频电源和马鞍形空腔平面线圈组成的中频磁场,能将液片平稳地悬浮。金属液片在全横向宽度b和线圈长度L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定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