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强专利>正文

直接铸造成型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24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金属进行直接铸造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将做好的砂型烘干至一定温度;②将砂型直接放于钢水中,并使之与钢水做相对运动;③取出砂型,冷却后去砂得所需铸件。铸件的厚薄通过控制钢水温度、砂型入钢水前温度和砂型在钢水中的停留时间来实现,它与后三者之间存在反向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完全摆脱了传统工艺的路子,工艺简单、节省材料和费用,特别适用于小批量、复杂型面的薄型金属零件及艺术品(壁厚小于5mm)生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对金属进行直接铸造的成型方法。传统的金属铸造方法,都是将钢水、铁水、铝水或铜水等金属倒入预先做好的砂型、钢模或其它型腔内成型,这对于形状简单的铸件比较适用,但对于薄壁铸件(壁厚小于5mm),或者进一步有形状上的特异性的铸件就不适用。因为钢水、铁水等在砂型或钢模内冷却速度较快,特别是不锈钢流动性又差,铸件壁厚越薄,其冷却越快,因此在制造壁厚小于5mm的铸钢件时,就会出现钢料还未注完,就已冷却成型,不能完成铸造,对于形状特异的铸件,就更无法实现铸造。对于制造这类零件,现在只能采用机械冲压成型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每制一种零件,需开制专门的冲压模具并配以一系列机加工工具,投入资本较大,尤其是对于生产小批量的零件,无疑会使其成本增高。此外对于一些外形复杂的零件,需经多道冲压工序,不能一次冲压成型,生产效率低。针对现有铸造成型方法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铸造成型法,它一反传统方法中将钢水、铁水浇注进模具中成型的方式,而是将模具直接放入钢水或铁水中,直接成型零件,成本低、速度快,特别适于生产壁厚小于5mm的零件,尤其各类异形零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接铸造成型法,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将做好的砂型烘干至一定温度;②将砂型直接放于钢水中,并使之与钢水做相对运动;③取出砂型,冷却后去砂得所需铸件;在上述工艺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零件质量,还可进一步增加以下两步骤①当砂型进入操作炉内、未放于钢水中时,对操作炉口或操作面进行抽真空处理或通保护气氛,以避免铸件产生氧化和将氧气带入钢水。②当砂型从钢水中取出后,可进一步做匀速运动。铸件的厚薄通过控制钢水温度,砂型入水温度和砂型在钢水中的停留时间来实现,它们之间存在反向关系。本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铸造成型工艺,进行了逆向操作,将砂型放入钢水或铁水中,砂型在钢水或铁水中,可使其型腔充分被钢水、铁水浸满。保证铸件的成型饱满。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将钢水、铁水倒出来时出现的过早冷却成型问题。铸件在钢水中的相对运动,有利于砂型表面与钢水充分接触,其目的也是保证铸件成型的饱满。铸件出水中的进一步运动,是为了控制铸件壁厚的均匀性。在制造过程中的抽真空或通保护气氛处理,是使操作面与氧化气体隔绝,避免铸件内外壁的氧化。铸件的厚度是靠钢水的温度、砂型在钢水中停留的时间及砂型的入水温度来控制的,因为钢水与砂型的温差越大,钢水对砂型的附着力越强,所以其厚度与其它三个因素是呈反向关系,即铸件越厚,所需钢水温度越低,砂型入水温度越低,砂型在钢水中所需停留时间越短。反之,则反。上述温度、时间的确定,应根据所需铸件的厚度、形状多次测试、调整,以确定最佳温度、时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完全摆脱了传统工艺的路子,工艺简单、节省材料和费用,特别适用于小批量、复杂型面的薄型金属零件及艺术品的生产,可部分取代现有机械冲压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地用于波纹管、模具制造、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装饰管件、艺术浮雕制造等。用本专利技术制造异型不锈钢装饰管件、艺术造型工艺品、不锈钢保温杯、汽车、摩托车排气管及消声器,不锈钢管道结头玻纹管等,比传统工艺节约成本达30%以上,年产值上佰亿。本方法对于铸造业,将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和附图,可对本专利技术有进一步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一不锈钢异型管件。实施例生产一种不锈钢异型管件,壁厚1mm1.制砂型,将砂型做成异型管件所需的形状,将砂型烘至200℃。2.将砂型浸于1500℃ 1Gr18Ni9Ti不锈钢溶液中,左右运动6秒钟,同时向工作面通保护气氛,以隔绝氧气。3.取出砂型,按每分钟10转的速度旋转砂型至表面温度1300℃以下。4.去沙后得到如图1所示型状壁厚1mm的不锈钢管件。权利要求1.一种直接铸造成型法,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将做好的砂型烘干至一定温度;②将砂型直接放于钢水中,并使之与钢水做相对运动;③取出砂型,冷却后去砂得所需铸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铸造成型法,其特征在于还可进一步增加以下两步骤①当砂型进入操作炉内、未放于钢水中时,对操作炉口或操作面进行抽真空处理或通保护气氛;②当砂型从钢水中取出后,可进一步做匀速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接铸造成型法,其特征在于铸件的厚薄通过控制钢水温度、砂型入钢水前温度和砂型在钢水中的停留时间来实现,它与后三者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金属进行直接铸造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将做好的砂型烘干至一定温度;②将砂型直接放于钢水中,并使之与钢水做相对运动;③取出砂型,冷却后去砂得所需铸件。铸件的厚薄通过控制钢水温度、砂型入钢水前温度和砂型在钢水中的停留时间来实现,它与后三者之间存在反向关系。本专利技术完全摆脱了传统工艺的路子,工艺简单、节省材料和费用,特别适用于小批量、复杂型面的薄型金属零件及艺术品(壁厚小于5mm)生产。文档编号B22D23/00GK1265946SQ99114699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廖强 申请人:廖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铸造成型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做好的砂型烘干至一定温度; ②将砂型直接放于钢水中,并使之与钢水做相对运动; ③取出砂型,冷却后去砂得所需铸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强
申请(专利权)人:廖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