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融铁类合金的处理及金属的连续铸造领域,特别适宜用于连铸结晶器、浇铸含碳量在5×10-3以下的超低碳钢。通常连铸用保护渣中都配有碳素材料,适当的碳素材料可以控制渣的熔化速度,使结晶器上方保持合理的粉渣层、半熔层、熔渣层厚度,并提高保护渣的铺展性能,使保护渣不板结等,从而获得良好的铸坯表面。可以说碳在保护渣使用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保护渣配有的碳常常引起钢液增碳,其增碳量对于浇铸一般的含碳钢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浇铸含碳量为5×10-3%以下的超低碳钢来说,常常引起钢液1.5~3×10-3%的增碳,不能满足超低碳钢连铸坯性能要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保护渣的增碳问题(1)降低保护渣中游离碳的含量。超低碳钢连铸用保护渣的原始配碳量大都控制在2%以下。但是,由于碳的含量减少,碳对基料的分隔作用减弱,加快了保护渣的熔化速度,使熔渣层过厚,容易造成铸坯表面夹渣和纵裂缺陷等,另外,由于碳量的减少,结晶器上方的保护渣容易发生板结。(2)采用改变碳质材料的方法,例如使用燃烧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的碳黑类碳质材料或活性炭。但是,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碳钢连铸用保护渣,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m/m)]为:Na↓[2]O为6~10,F↑[-]为7~10,Al↓[2]O↓[3]为2~8,MgO为2~5,FeO、Fe↓[3]O↓[4]、Fe↓[2]O↓[3]中任一种或任两种之和为3.1~15,C为1.0~1.5,其余为CaO和SiO↓[2],CaO/SiO↓[2]为0.70~0.8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功文,石文光,李正邦,肖敬魁,吴杰,徐润玉,杨海森,李永芳,骆忠汉,李国保,邱同榜,刘良田,张琼予,谢旭东,陈宝庆,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