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和OLED阴极的增反结构,是在所述OLED的阳极结构或者阴极结构中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大于相邻两层材料的折射率,以起到增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OLED的阳极或阴极结构,能够应用到顶发光或者底发光AMOLED结构中。
技术介绍
相比现在的主流平板显示技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IX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AMOLED)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低功耗、更轻更薄等优点,有望成为继LCD之后的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技术之一。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显示器是一种主动发光器件,其不仅可以用作构成AMOLED显示器的像素,也可以作为固态照明的光源。所以OLED性能的提高,尤其是效率的 提升直接影响到它的应用。顶发光OLED采用IT0/A1/IT0做阳极时,由于Al的厚度一般在10(T200nm之间,金属Al反射率比Ag要小10%左右,且Al较薄时(如IOOnm)透光比较严重。因此,通常会用Ag来做阳极,但是Ag会带来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和更高的成本。因此,若能够在采用IT0/A1/IT0做阳极时,特别是采用比较薄的Al (不仅仅局限于金属Al)时,提高阳极的反射率和减少透过率,有利于提高器件性能。同样的,对于底发光OLED器件而言,提高Al阴极的反射率具有同样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和OLED阴极的增反结构,以提升OLED的出光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阳极由两层导电膜中间夹反射金属层构成,在所述阳极上侧覆盖有功能层与阴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与所述反射金属层之间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折射率为a,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折射率为C,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c〈b>a。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材料是ITO ;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材料是Al或Ag ;所述增反层的材料是IZO或ΑΖ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阳极由两层导电膜中间夹反射金属层构成,在所述阳极上侧覆盖有功能层与阴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与所述反射金属层之间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远离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折射率为d,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折射率为C,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c〈b>d。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远离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材料是ITO ;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材料是Al或Ag ;所述增反层的材料是IZO或ΑΖ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阳极由两层导电膜中间夹反射金属层构成,在所述阳极上侧覆盖有功能层与阴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与所述功能层之间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折射率为a,所述功能层中最贴近所述增反层的一层材料的折射率为e,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a〈b>e。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材料是ITO ;所述功能层中最贴近所述增反层的一层是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是NPB、TPD、m-MTDATA中的一种;所述增反层的材料是IZO或者ΑΖ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阳极由两层导电膜中间夹反射金属层构成,在所述阳极上侧覆盖有功能层与阴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下方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远离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折射率为山所述反射金 属层的折射率为C,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b〈d>c。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远离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材料是ΙΤΟ、ΙΖ0,AZO中的一种;所述增反层的材料是Al、Ag、Au、Cu中的一种;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材料是Al、Ag、Ca、Au、Cu中的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OLED阴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阴极下方覆盖有功能层与阳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层与阴极之间添加了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而且所述功能层中最贴近所述增反层的一层材料的折射率为f,所述阴极的折射率为g,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公式g〈b>f。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阴极的材料是Ag、Al、Au、Cu中的一种;所述增反层的材料是Ni、IT0、IZ0、AZ0、IGZ0中的一种;所述功能层中最贴近所述增反层的一层是电子注入层,所述电子注入层的材料是LiF、CsF, Liq、K、Mg、Ca中的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OLED阴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阴极下方覆盖有功能层与阳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极的上方设置有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功能层中最贴近所述阴极的一层材料的折射率为f,所述阴极的折射率为g,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公式b<g>fο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阴极的材料是ΙΖΟ、ΙΤΟ, ΑΖ0、Al、Ni中的一种;所述增反层的材料是Ag、Au、Cu中的一种;所述功能层中最贴近所述阴极的一层是电子注入层,所述电子注入层的材料是LiF、CsF、Liq、K、Mg、Ca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OLED的阳极结构或者阴极结构中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大于相邻两层材料的折射率,以起到增反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光从介质SO经过介质膜SI入射到基底S2的反射与折射示意图;图2是单层膜反射率R随薄膜光学厚度nih的变化曲线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顶发光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顶发光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种顶发光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四种顶发光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底发光OLED阴极的增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底发光OLED阴极的增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介绍基本的光学原理如下 如图I所示,光从折射率为Iici的介质SO经过折射率为Ii1、厚度为h的介质膜SI入射到折射率为n2的基底S2,在介质膜SI上的反射率公式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阳极由两层导电膜中间夹反射金属层构成,在所述阳极上侧覆盖有功能层与阴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与所述反射金属层之间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折射率为a,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折射率为C,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c〈b>a。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材料是ITO ;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材料是Al或Ag ;所述增反层的材料是IZO或AZO。3.—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阳极由两层导电膜中间夹反射金属层构成,在所述阳极上侧覆盖有功能层与阴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与所述反射金属层之间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远离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折射率为山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折射率为C,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c〈b>d。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阳极的增反结构,所述OLED的阳极由两层导电膜中间夹反射金属层构成,在所述阳极上侧覆盖有功能层与阴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与所述反射金属层之间增加具有导电特性的增反层,所述靠近所述功能层的导电膜的折射率为a,所述反射金属层的折射率为c,所述增反层的折射率b满足:c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邱勇,黄秀颀,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