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33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通过在电子传输层中引入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可以缓解器件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现象,抑制驱动电压上升,降低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驱动电压的上升程度,从而保持其亮度,避免器件使用过程中亮度降低现象。避免器件使用过程中亮度降低现象。避免器件使用过程中亮度降低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自发光器件,其不需要背光源,具有宽视角、高对比度、高亮度、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逐步应用到手机、电脑、电视和穿戴设备等设备中。然而,OLED器件普遍存在着在使用过程中驱动电压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OLED器件在使用过程中驱动电压升高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能级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8,所述LUMO能级的单位为eV;优选地,所述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能级的绝对值为2.4~2.8。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式I中,R1、R2、R3中的一者或两者表示连接位点;和/或,所述电子传输材料包括式II和/或式III所示化合物,所述式II中,Z选自A2和A3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子传输材料包括式I

1~式I

12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式I

1~式I

9和式I

12中的L均不为单键;所述式I

11中,M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子传输材料包括化合物B1~B18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子传输层还包括含有金属元素的掺杂材料。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掺杂材料包括金属络合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和金属单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掺杂材料包括Liq、LiF、NaCl、CsF、Li2O、Cs2CO3、BaO、Na、Li、Ca、Mg、Ag、Yb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子传输层中,所述掺杂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90%。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层为一层,所述电子传输层设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与所述阴极之间;或者,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多个堆叠设置的发光单元,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均包括所述有机发光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优选每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电子传输层均分别包括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14]本专利技术中,在电子传输层中引入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可以缓解器件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现象,抑制驱动电压上升,降低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驱动电压的上升程度,从而保持其亮度,避免器件使用过程中亮度降低现象。
[0015]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具有一层发光层的单层器件和具有多层堆叠设置的发光层的叠层器件,尤其对于具有多层堆叠设置的发光层的叠层器件,其面临较为严重的使用过程中驱动电压上升问题,而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叠层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驱动电压上升程度,避免其使用过程中亮度降低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单层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另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叠层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自发光器件,其不需要背光源,具有宽视角、高对比度、高亮度、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逐步应用到手机、电脑、电视和穿戴设备等设备中。
[0020]然而,OLED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老化,驱动电压逐渐升高,尤其是具有多层堆叠设置的发光层的叠层器件,其使用过程中的驱动电压上升程度更为严重,而驱动芯片能够提供的电压范围有限,OLED器件需要的驱动电压升高后,导致其亮度降低。
[0021]具体来说,在OLED器件的使用(点亮)过程中,其阴极等膜层中的金属原子容易扩散,导致电子传输层与阴极界面的劣化、以及膜层中材料分解等现象,导致器件的驱动电压不断上升,亮度降低。
[0022]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ETL,电子传输层ETL包括具有如下式I所示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
[0023][0024]其中,A与Z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A1~A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A与Z分别选自A1~A3中的不同基团(即式I包括A1~A3中的至少两者):
[0025][0026]R1、R2、R3中的至少一者表示连接位点(即A1与A2、或A3、或L的连接位点),剩余者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杂芳基中的杂原子位于六元环中,即当R1、R2、R3中的一者或两者表示连接位点时,相应地,存在两者或一者(即剩余者)为取代位置,该取代位置可以被这些取代基取代,当R1、R2、R3均分别表示连接位点时,即A1上不存在上述取代基;
[0027]R4、R5、R6中的至少一者表示连接位点(即A2与A1、或A3、或L的连接位点),剩余者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即当R4、R5、R6中的一者或两者表示连接位点时,相应地,存在两者或一者(即剩余者)为取代位置,该取代位置可以被这些取代基取代,当R4、R5、R6均分别表示连接位点时,即A2上不存在上述取代基;
[0028]R7、R9、R
12
、R
14
中的至少一者表示连接位点(即A3与A1、或A2、或L的连接位点),剩余者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即当R7、R9、R
12
、R
14
中的一者或两者或三者表示连接位点时,相应地,存在三者或两者或一者(即剩余者)为取代位置,该取代位置可以被这些取代基取代;
[0029]R8、R
10
、R
11
、R
13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具有如下式I所示结构的电子传输材料:其中,A与Z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A1~A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A与Z分别选自A1~A3中的不同基团:R1、R2、R3中的至少一者表示连接位点,剩余者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所述杂芳基中的杂原子位于六元环中;R4、R5、R6中的至少一者表示连接位点,剩余者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R7、R9、R
12
、R
14
中的至少一者表示连接位点,剩余者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R8、R
10
、R
11
、R
13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30的杂芳基;其中,当A与Z中的一者选自A1、另一者选自A3时,所述式I中至少存在一个L不为单键的A1‑
L

A3结构;a、b、c各自独立地为1、2或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能级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8,所述LUMO能级的单位为eV;优选地,所述电子传输材料的LUMO能级的绝对值为2.4~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中的一者或两者表示连接位点;和/或,所述电子传输材料包括如下式II和/或式III所示化合物:所述式II中,Z选自A2和A3中的一种或其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刘博奥邢汝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