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
OLED)
显示具有成本低
、
视角宽
、
驱动电压低
、
响应速度快
、
发光色彩丰富
、
制备工艺简单
、
可实现大面积柔性显示等优点,被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
。
然而,现有的显示技术还有待改进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光取出膜组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光取出膜组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光取出层,所述至少两层的光取出层包括主取出层和至少一层辅取出层,所述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一侧或者相对的两侧,所述主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辅取出层的折射率;阻挡层,设置于所述光取出膜组层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
。
[000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辅取出层的折射率为
1.3
~
1.7
;和
/
或,主取出层的折射率
n2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光取出膜组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光取出膜组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光取出层,所述至少两层的光取出层包括主取出层和至少一层辅取出层,所述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一侧或者相对的两侧,所述主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辅取出层的折射率;阻挡层,设置于所述光取出膜组层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取出层的折射率为
1.3
~
1.7
;和
/
或,所述主取出层的折射率
n2为
2.0
~
2.5
;可选地,所述辅取出层包括:至少一第一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面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至少一第二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辅取出层的折射率
n1为
1.3
~
1.7
;所述第二辅取出层的折射率
n3为
1.3
~
1.6
;可选地,所述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相对的两侧,位于所述主取出层相对两侧的所述辅取出层的折射率相同;可选地,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一侧的所述辅取出层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辅取出层的折射率由所述主取出层指向所述辅取出层的方向递减;可选地,多层所述辅取出层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可选地,所述辅取出层的材料为有机材质;可选地,所述主取出层的材料为有机材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取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辅取出层的厚度;可选地,所述主取出层的厚度为
40nm
<
d2<
90nm
;可选地,所述辅取出层的厚度为
10nm
~
70nm
;可选地,所述辅取出层包括:至少一第一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面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至少一第二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辅取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辅取出层的厚度;可选地,所述第一辅取出层的厚度
d1为
5nm
~
30nm
;所述第二辅取出层的厚度为
10nm
<
d3<
50nm
;可选地,所述光取出膜组层的厚度为
80nm
<
D1=
d1+d2+d3<
150n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阻挡层的折射率;可选地,所述辅取出层的折射率为
1.3
~
1.7
;可选地,所述阻挡层的折射率为
1.2
~
1.5
;可选地,所述阻挡层与所述辅取出层的折射率差值为0~
0.4
;可选地,所述辅取出层包括:至少一第一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面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至少一第二辅取出层,设置于所述主取出层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辅取出层的折射率
n3与所述阻挡层的折射率
n4差值
△
n1
满足
0<
△
技术研发人员:马楚芳,宋原準,河美花,高宇,李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