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羟基喹啉乙酰丙酮合锌(II)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211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8-羟基喹啉乙酰丙酮合锌(II)—Znq(acac)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电致发光器件包括:ITO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兼发光层、电子传输兼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射的白光是由NPB的蓝光和Znq(acac)的黄光混合获得的。可见Znq(acac)是一种同时具有传输电子和发光的双功能材料。该材料及其制备的白色电致发光器件在照明、显示和商业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兼具有电子传输性能和发光性能的材料制备的白色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1987年,C. ff. Tang等人采用TH)作为空穴传输层,8_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兼电子传输层,功函数低、性质稳定的Mg:Ag合金作为阴极,制备了低驱动电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从此对OLEDs 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迅速发展阶段。与传统显示技术相比,OLEDs因具有质量轻、柔性、响应时间短、亮度高、可实现全色显示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随着单色OLEDs性能的逐渐成熟,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s,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基于8-羟基喹啉(q)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由于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合成方法简单,而被广泛应用。基于Alq3及其衍生物的电致发光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是基于8-羟基喹啉锌(Znq2)的研究还有待发展。1997年,刘祖刚等人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Znq(acac)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的结构依次是:ITO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兼发光层、电子传输兼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穴注入层是采用m?MTDATA、2?TNATA或F4?TCNQ,厚度为10~15?nm;空穴传输兼发光层是用芳胺类衍生物NPB,厚度为30?nm;电子传输兼发光层是用Znq(acac),厚度为45?nm;空穴阻挡层是用Bphen、BCP或TPBi,厚度为10~20?nm;电子传输层是用Alq3、Znq2或Zn(BTZ)2,厚度为20?nm;电子注入层是用LiF,厚度为0.6~1.0?nm;阴极是用Al,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斌刘春波车广波荣光怡徐占林王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