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探测器的像素结构、紫外探测器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4200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紫外探测器的单位像素结构,包括紫外探测器和与紫外探测器连接的读出电路,所述读出电路由一个或多个TFT器件组成,所述读出电路的TFT器件的第一有源层以及所述紫外探测器的光电探测层为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由于读出电路的器件的有源层以及紫外探测器的光电探测层都为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利用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的高迁移率和优秀的紫外光电响应特性,可以将紫外探测器和读出电路集成在同一个任意平板的衬底上,更为简单高效并且成本低,更加适用于大面积的紫外探测器阵列的像素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半导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天文、高能物理、空间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紫外探测技术和探测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紫外(UV)探测技术是继红外和激光探测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军民两用光电探测技术,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均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军事上,紫外探测技术可用于导弹制导、导弹预警、紫外通信、紫外干扰、光电对抗等领域,这些已引起军方的高度重视。紫外探测技术在民用领域巾,可用于紫外天文学、紫外树脂同化、燃烧工程及紫外水净化处理巾的紫外线测量、火焰探测、生物效应、天际通信及环境污染检测等非常广泛的领域。相比于传统红外探测器,紫外探测具备独特优势比如说紫外探测可以用于在白天探测导弹或飞机,如果此时用红外,会受日光影响。紫外线在进入大气层时被吸收(200-290nm,日盲区),而红外线则能穿过大气,所以大气环境里的红外干扰比较严重,而紫外环境相对较干净。所以紫外探测器可以在强红外干扰环境下探测热源。而且现在有的加油站里也在用紫外热源探测器来探测是否有危险热源。而红外探测器就容易因为干扰热源太多而产生误报警。紫外探测技术的关键是研制高灵敏度、低噪声的紫外探测器。紫外成像的探测器可大致分为两类光阴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相比光阴极探测器,半导体紫外探测不仅更紧凑,更坚固,具有更高的量子效率,驱动电压更低,而且还能在高温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稳定性。根据光电探测材料,典型的紫外固体探测器有Si (或者GeSi,PtSi等)紫外探测器、SiC紫外探测器以及AlGaN(或者GaN)紫外探测器。制作的工艺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分子束外延(MBE)、脉冲激光沉积法(PLD)、溶胶-凝胶法(SOL-GEL)、水热法等。上述方法中半导体材料一般处于多晶态、晶态或者超晶格。此外,ZnO也可作为紫外探测器的光电探测材料,ZnO是一种直接带隙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室温下其禁带宽度约为3. 37eV,激子复合能高达60meV,ZnO薄膜一般处于多晶态或者晶态。不仅如此,ZnO 还具有生长温度低、较低的电子诱生缺陷、阈值电压低等优点,并且原料易得、价廉、无污染。常见的制作方法为磁控溅射法(Sputter)、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分子束外延(MBE)、脉冲激光沉积法(PLD)、溶胶-凝胶法(SOL-GEL)、水热法等。然而,上述现有的半导体紫外探测器,其所用的光电探测材料处在多晶态或晶态,制造成本高,光电效率较低,但随着探测应用需求的提高,对光电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形成非晶态氧化物 半导体的光电探测层,来提高光电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紫外探测器,包括紫外探测器和与紫外探测器连接的读出电路,所述读出电路由一个或多个TFT器件组成,所述读出电路的TFT器件的第一有源层以及所述紫外探测器的光电探测层为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可选地,所述紫外探测器为MSM型或TFT型。可选地,所述单位像素结构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TFT器件,包括第一栅电极,第一栅电极上的第一栅绝缘层,第一栅绝缘层上的第一有源层,第一栅电极两侧的第一有源层上的第一源漏电极;第二区域上的MSM型紫外探测器,包括光电探测层,光电探测层上的第二电极;以及覆盖第一源漏电极、第一有源层、光电探测层和第二电极的钝化层,第一有源层的钝化层之上的光屏蔽层。可选地,所述单位像素结构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TFT器件,包括第一栅电极,第一栅电极上的第一栅绝缘层,第一栅绝缘层上的第一有源层,第一栅电极两侧的第一有源层上的第一源漏电极;第二区域上的TFT型紫外探测器,包括第二栅电极,第二栅电极上的第二栅绝缘层,第二栅绝缘层上的光电探测层,第二栅电极两侧的光电探测层上的第二源漏电极;以及,覆盖第一源漏电极、第一有源层、光电探测层和第二源漏电极的钝化层,第一有源层的钝化层之上的光屏蔽层。可选地,所述读出电路为PPS、APS或DPS。可选地,所述光电探测层或第一有源层从包含以下元素的组中选择形成InGaZnO、InZnO、HflnZnO、TalnZnO、ZrlnZnO、YInZnO、AllnZnO、SnlnZnO、Ti02、ln203、ZTO、ITO、ZnO 或 SnOx。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紫外探测器的单位像素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衬底上形成第一栅电极;覆盖所述第一栅电极,在第一栅电极和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一栅绝缘层;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栅绝缘层上形成第一有源层,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栅绝缘层上形成光电探测层,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层和光电探测层为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在所述第一栅电极两侧的第一有源层上形成第一源漏电极,以及在光电探测层上形成第二电极;覆盖所述第一源漏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一有源层、光电探测层形成钝化层;在所述第一区域的钝化层上形成光屏蔽层;其中,在第一区域上形成了由TFT器件组成的读出电路、在第二区域上形成了 MSM型的紫外探测器,所述读出电路与紫外探测器电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上述紫外探测器的单位像素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栅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二栅电极;覆盖第一栅电极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栅绝缘层,以及覆盖第二栅电极在所述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二栅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栅绝缘层上形成第一有源层,以及在所述第二栅绝缘层上形成光电探测层,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层和光电探测层为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在所述第一栅电极两侧的第一有源层上形成第一源漏电极,以及在第二栅电极两侧的光电探测层上形成第二源漏电极;覆盖所述第一源漏电极、第二源漏电极及第一有源层、光电探测层形成钝化层;在所述第一区域的钝化层上形成光屏蔽层; 其中,在第一区域上形成了由TFT器件组成的读出电路、在第二区域上形成TFT型的紫外探测器,所述读出电路与紫外探测器电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紫外探测器系统,包括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位像素结构组成的探测器阵列,以及同所述探测器阵列相连接的处理电路阵列。可选地,所述处理电路阵列包括电荷敏感放大器、ADC、DSP、I/O、控制逻辑和/或扫描电路。可选地,所述处理电路阵列由TFT器件组成,所述处理电路阵列的TFT器件的有源层为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可选地,所述探测器阵列和所述处理电路阵列形成在同一个衬底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紫外探测器系统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栅电极,以及在第三区域上形成第三栅电极;覆盖所述第一栅电极,在第一栅电极和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一栅绝缘层,以及覆盖所述第三栅电极,在第三栅极上形成第三栅绝缘层;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栅绝缘层上形成第一有源层,以及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栅绝缘层上形成光电探测层,以及在所述第三区域的第三栅绝缘层上形成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探测器的单位像素结构,包括紫外探测器和与紫外探测器连接的读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出电路由一个或多个TFT器件组成,所述读出电路的TFT器件的第一有源层以及所述紫外探测器的光电探测层为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华湘陈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