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轨到轨输入输出的源极跟随器电路以及仪表放大器。
技术介绍
1、在微弱的低频的外界信号分析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低频噪声的仪表放大器对其实现放大处理。目前常用的低频噪声去除技术包括斩波和自对准,两者均对信号进行了离散处理,放大后信号的时域曲线中均有一定时域宽度和电压幅值的毛刺,为了去除毛刺必须在仪表放大器中最后一级电路使用滤波器滤除。滤波器的前级电路必须有很低的输出阻抗,保证该级联的滤波器不会影响仪表放大器的增益。
2、根据如上需求,研究一种低输出阻抗、轨到轨输入输出的源极跟随器电路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到轨输入输出的源极跟随器电路以及仪表放大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仪表放大器对低输出阻抗、轨到轨输入输出的源极跟随器需求的问题。
2、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到轨输入输出的源极跟随器电路,至少包括:输入节点、输出节点、第一跟随单元和第二跟随单元;其中,所述输入节点用于接收输入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到轨输入输出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为正电源轨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跟随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二跟随单元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漏极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所述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引出所述第一共漏极源极跟随器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第一工作电压,所述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第二工作电压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到轨输入输出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为正电源轨输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跟随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二跟随单元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漏极源极跟随器包括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所述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引出所述第一共漏极源极跟随器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第一工作电压,所述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第二工作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m2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十四晶体管m14和所述第十五晶体管m15为p型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源极跟随器至少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以及第七晶体管m7,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共漏极源极跟随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引出所述第一翻转源极跟随器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四晶体管m4和源极和所述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与所述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和所述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并接入第一偏置电压vpin,第五晶体管m5的源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所述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分别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美玉,孟真,张兴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