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立式传动齿轮箱齿轮接触着色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022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载立式传动齿轮箱齿轮接触着色调整方法,其关键在于通过对主传动轴两端定心后,调整滑动轴承和组合轴承与主传动轴的径向间隙,从而保证齿轮着色检测时更接近实际工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解决了各项制造误差对齿轮接触状态的影响,尤其是克服了齿轮箱在弹性振动干扰下进行的着色调整,解决了齿轮接触着色波动或着色长度不够等难题,模拟了最真实的齿轮啮合状态,确保了齿轮副最大传扭能力,从而提高了齿轮箱运转的平稳性和精度、降低了振动噪声。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齿轮接触着色判断准确、调整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接触着色调整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可调式组合轴承的重载立式齿轮箱齿轮接触着色调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许多重大装备均开始国产化,重载立式传动齿轮箱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被用于国家重点行业。这类立式高精重载齿轮箱传动轴均采用径向滑动轴承与轴向止推滑动轴承支撑,而由于空间限制及轴承寿命的高要求,滑动轴承开始大胆尝试采用浮动式、可调式的组合轴承,组合轴承径向采用可调式多轴瓦定位,轴向采用止推静压滑动轴承支撑,且止推轴承安装在带有碟簧支撑的机构上。重载齿轮箱最重要的装配精度是需要保证齿轮副接触精度。由于立式传动齿轮箱 主传动部件由碟簧机构支撑,在轻微旋转下便会产生弹性振动,加之径向滑动轴承径向间隙设计较大,主传动轴将在齿轮安装处遭受轴向力Fal、Fa2和径向力Frl、Fr2,如图I所示,这必然导致主传动轴产生偏摆。因此,必须根据主传动轴的直径、齿轮传递力矩大小、转速等齿轮箱的相关参数,在设计时就必须确定主传动轴输入端可能产生的偏摆量S I和输出端的偏摆量S 2,并在装配时测量准确的δ 和δ 2值,如图2所示。传统的齿轮副着色检验是在空载或轻微制动下进行检验,这必然会导致主传动轴上齿轮轴心线不稳定从而产生偏移,因此无法模拟工作时齿轮齿面接触的真实状态。若齿轮副接触着色不好,将导致齿轮接触不均、偏载、异常噪声等状况,严重者造成断齿等事故。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在能够反映齿轮箱工作时齿轮齿面接触的真实状态的齿轮接触调着色整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能够反映齿轮箱工作时齿轮齿面接触的真实状态的齿轮接触调着色整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I)在主传动轴上安装主动大齿轮;在主传动轴的输出端安装组合轴承;在组合轴承处设置刻度调节螺杆;将被动小齿轮的调整安装座置于箱体上,将被动小齿轮安装到调整安装座上,并使被动小齿轮与主动大齿轮啮合;(2)将主传动轴安装到箱体上后,在主传动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安装锥度定心装置,并且使两锥度定心装置位于主传动轴与箱体之间;(3)调节刻度调节螺杆,以消除组合轴承的径向间隙,记录组合轴承各轴瓦对应的刻度调节螺杆的刻度值,将该值作为基准值;(4)拆除输入端的锥度定心装置,并保持输入轴平稳无晃动;输入端整体式滑动轴承内圈根据径向间隙大小,通过在滑动轴承内圈粘贴贴纸,贴纸的厚度为0-0. 16_之间不等,以保证整体式滑动轴承内圈与主传动轴安装后的径向间隙为O. 02-0. 04mm ;粘好贴纸后在贴纸的表面涂抹润滑脂,然后将整体式滑动轴承装入箱体轴承孔,从而定位好主传动轴;(5)调整减小组合轴承径向间隙通过反向旋转刻度调节螺杆,使得组合轴承的径向间隙控制在O. 04mm内;(6)根据传动比,在主动大齿轮齿面涂抹红油,大齿轮上涂抹红油的间隔齿数与被动小齿轮的齿数相等;(7)在主传动轴的输入端安装盘车装置,在被动小齿轮上安装加载装置,然后连续、匀速、均匀对输入轴进行盘车,并对被动小齿轮施加连续、匀速、均匀的载荷,以进一步消除碟簧振动的干扰;(8)齿轮副接触着色不满足要求时,旋转被动小齿轮,改变被动小齿轮的安装角 度,从而调整好齿轮副着色;接触着色合格后,将被动小齿轮安装座与箱体一起钻孔、绞孔,装上定位销,并用螺栓紧固安装座。较佳的,所述锥度定心装置包括定心座;所述定心座上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内锥套;所述内锥套的外圆与所述定心座的内孔配合;所述内锥套的内孔为锥孔;所述内锥套上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有外锥套;所述外锥套的外圆与所述内锥套的内孔配合;所述外锥套的内孔可与主传动轴配合。较佳的,步骤(4)中,使滑动轴承内圈与主传动轴的径向间隙为O. 02-0. 04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法解决了各项制造误差对齿轮接触状态的影响,尤其是克服了齿轮箱在弹性振动干扰下进行的着色调整,解决了齿轮接触着色波动或着色长度不够等难题,模拟了最真实的齿轮啮合状态,确保了齿轮副最大传扭能力,从而提高了齿轮箱运转的平稳性和精度、降低了振动噪声。并且,本专利技术的齿轮接触着色判断准确、调整容易。附图说明图I是齿轮箱工作时主传动轴的受力示意图。图2是齿轮箱工作时主传动轴偏摆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安装滑动轴承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主传动轴模拟偏移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锥度定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8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包括以下步骤(I)在主传动轴9上安装主动大齿轮5 ;在主传动轴9的输出端安装组合轴承2 ;在组合轴承2处设置刻度调节螺杆3 ;将被动小齿轮6的调整安装座7置于箱体8上,将被动小齿轮6安装到调整安装座7上,并使被动小齿轮7与主动大齿轮6啮合,如图3所示;(2)将主传动轴9安装到箱体8上后,在主传动轴I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安装锥度定心装置,并且使两锥度定心装置位于主传动轴与箱体之间,即使主传动轴9两端的锥度定心装置起轴承的作用;(3)调节刻度调节螺杆3,以消除组合轴承各轴瓦与主传动轴的径向间隙,记录组合轴承各轴瓦对应的刻度调节螺杆的刻度值,将该值作为基准值;(4)拆除输入端的锥度定心装置,并保持输入轴平稳无晃动;输入端整体式滑动轴承内圈I根据径向间隙大小,通过在滑动轴承内圈粘贴贴纸11,贴纸的厚度为0-0. 16_之间不等,以保证整体式滑动轴承内圈与主传动轴安装后的径向间隙为O. 02-0. 04mm,如图4所示;粘好贴纸后在贴纸的表面涂抹润滑脂,然后将整体式滑动轴承装入箱体轴承孔,从而定位好主传动轴; ( 5 )调整减小组合轴承径向间隙通过反向旋转刻度调节螺杆,使得组合轴承的径向间隙控制在O. 04mm内;( 6 )根据传动比,在主动大齿轮齿面涂抹红油,大齿轮上涂抹红油的间隔齿数与被动小齿轮的齿数相等;(7)在主传动轴9的输入端安装盘车装置12,在被动小齿轮6上安装加载装置13,然后连续、匀速、均匀对输入轴9进行盘车,并对被动小齿轮6施加连续、匀速、均匀的载荷,以进一步消除碟簧振动的干扰;(8)齿轮副接触着色不满足要求时,旋转被动小齿轮6,从而改变被动小齿轮的安装角度,即改变被动小齿轮的轴心线,进而调整好齿轮副着色;接触着色合格后,将被动小齿轮安装座7与箱体8 —起钻孔、绞孔,装上定位销10,并用螺栓紧固安装座,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锥度定心装置包括定心座15,定心座15上通过第一螺栓17固定有内锥套16,内锥套16的外圆与定心座15的内孔配合,内锥套16的内孔为锥孔。内锥套16上通过第二螺栓18固定有外锥套14,外锥套14的外圆与内锥套16的内孔配合,外锥套14的内孔可与主传动轴9配合。步骤(5)中,组合轴承各块轴瓦刻度调节由轴心线分析判断后确定,如图5所示,具体的调节值为S3= (δ1+δ2)/2,其中δ I为主传动轴输入端的设计偏摆量,δ2为输出端的设计偏摆量。若是直齿轮传动,则主传动轴的轴心线将不产生偏移,组合轴各块轴瓦调整量相同。步骤(6)中,红油必须在主动大齿轮一周上均布涂抹,即间隔齿数与被动小齿轮齿数相等,便于检测主动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载立式传动齿轮箱齿轮接触着色调整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主传动轴上安装主动大齿轮;在主传动轴的输出端安装组合轴承;在组合轴承处设置刻度调节螺杆;将调整安装座置于箱体上,将被动小齿轮安装到调整安装座上,并使被动小齿轮与主动大齿轮啮合;(2)将主传动轴安装到箱体上后,在主传动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安装锥度定心装置,并且使两锥度定心装置位于主传动轴与箱体之间;(3)调节刻度调节螺杆,以消除组合轴承的径向间隙,记录组合轴承各轴瓦对应的刻度调节螺杆的刻度值,将该值作为基准值;(4)拆除输入端的锥度定心装置,并保持输入轴平稳无晃动;输入端整体式滑动轴承内圈根据径向间隙大小,通过在滑动轴承内圈粘贴贴纸,贴纸的厚度为0?0.16mm之间不等,以保证整体式滑动轴承内圈与主传动轴安装后的径向间隙为0.02?0.04mm;粘好贴纸后在贴纸的表面涂抹润滑脂,然后将整体式滑动轴承装入箱体轴承孔,从而定位好主传动轴;(5)调整减小组合轴承径向间隙:通过反向旋转刻度调节螺杆,使得组合轴承的径向间隙控制在0.04mm内;(6)根据传动比,在主动大齿轮齿面涂抹红油,大齿轮上涂抹红油的间隔齿数与被动小齿轮的齿数相等;(7)在主传动轴的输入端安装盘车装置,在被动小齿轮上安装加载装置,然后连续、匀速、均匀对输入轴进行盘车,并对被动小齿轮施加连续、匀速、 均匀的载荷,以进一步消除碟簧振动的干扰;(8)齿轮副接触着色不满足要求时,旋转被动小齿轮,改变被动小齿轮的安装角度,从而调整好齿轮副着色;接触着色合格后,将被动小齿轮安装座与箱体一起钻孔、绞孔,装上定位销,并用螺栓紧固安装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翁贵祥李强龙安木邓海龙宋绍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