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带、尤其是铝带或铝合金带的连续浇铸。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金属带连续浇铸轧辊的冷却回路,这种冷却回路可以减小所述轧辊在使用过程中的热椭圆化。
技术介绍
如图1的横向剖面图所示,一台金属带连续浇铸机一般包括至少两个对置的相同轧辊1A和1B,这两个轧辊以与待制金属带厚度相同的一个间隙E隔开,彼此进行反向转动。金属2借助于一个注入器6从间隙的一侧以液态供给,而金属带3从另一侧以其标称厚度Eo排出。金属在两个轧辊之间的称为固化工作面5的部位进行固化。使用这种装置,可以制造厚度为数厘米至数毫米或者更小的金属带。图2示出已有技术中一个轧辊的结构。图2a是轧制区域20即包括环套的轧辊部分的横向剖面图。图2b是沿图2a中I-I’的纵向剖面图。一个轧辊1通常包括一个辊体10和冷却装置,所述主体在其中央部分围有一个环套11,该环套用于接纳熔融金属和轧制金属带。实际上,在轧制操作时必须使轧辊有效冷却。通常借助于一种冷却液一般是水进行冷却,冷却液在位于辊体10之内的至少一个冷却回路12中进行流通。所述冷却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供给冷水F的第一管13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排出热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浇铸机的辊体(110),它适于在其称为轧制区域的中央部分支承一个圆柱形环套(111),并且包括一个冷却回路(200),所述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液供给管(30)、至少一个冷却液排出管(40)、至少一个分配集流管(70)、至少一个排出集流管(80)、至少一个使每个集流管与相应的供给管或排出管相连接的分配管(50,60)、以及使分配集流管和排出集流管相连接的环形槽(90),所述集流管和环形槽用于使在所述回路中流通的冷却液同环套(111)的内表面相接触而使之冷却;其特征在于,集流管(70,80)布置成同时沿周边方向和沿纵向方向形成分配集流管(70)和排出集流管(80)的交替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雅克格里丰,克劳德布雷丝,
申请(专利权)人:皮西尼何纳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