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镁合金锭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91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制备镁合金非枝晶组织锭料的方法,用井式坩埚电阻炉熔炼镁合金,用RJ2熔剂进行覆盖,而后升温至800℃保温10min,浇注成铸锭,再根据成形工件尺寸的要求,对铸锭进行切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将锭料放入管式电阻炉中,进行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即在560-580℃保温10-90min,然后进行水淬或进行半固态成形,使镁合金在成形中降低能耗,增加合金液的流动性,减小缩松、缩孔的产生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半固态成形制备镁合金锭料的方法。镁合金现有成形技术是全液态压力铸造,其工艺要求须对合金液过热到液相线温度以上50-100℃左右,以确保流动性,使金属液能够顺利充填铸型,形成复杂的零部件,但此常规工艺在高温下操作,使其工艺能耗高,对模具的热冲击大,模具寿命短,金属过热容易造成热门货夹杂,卷入气体,金属烧损,且由于镁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宽,凝固时以树枝晶形式结晶,在固相率很低的情况下,即形成枝晶网状骨架,阻碍金属液的流动和补缩,易产生缩松、缩孔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在液固两相区等温热处理方法,制备镁合金非枝晶组织锭料,使镁合金在成形中降低能耗,增加合金液的流动性,减小缩松、缩孔的产生率。本专利技术是,用井式坩埚电阻炉熔炼镁合金,用RJ2熔剂进行覆盖,而后升温至750-850℃保温5-15min,浇注成铸锭,再根据成形工件尺寸的要求,对铸锭进行切割,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将锭料加热到液固两相区内,进行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即在560-580℃保温10-90min,然后进行水淬或进行后续的或进行后续的半固态加工。根据以上所述的方法,用RJ2熔剂进行覆盖熔炼,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制备镁合金锭料的方法,用井式坩埚电阻炉熔炼镁合金,用RJ2熔剂进行覆盖,而后升温至750-850℃保温5-15min,浇注成铸锭,再根据成形工件尺寸的要求,对铸锭进行切割,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将锭料加热到液固两相区内,进行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即在560-580℃保温10-90min,然后进行水淬或进行后续的半固态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远李元东马颖陈体军阎峰云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