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线模锻制备半固态坯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90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相线模锻制备半固态坯料方法,在熔化炉内,按要求将合金成分熔配好,然后注入保温浇包内,进行调温至高于合金液相线3-5℃。待保温浇包内温度均匀化到所需温度后,再将保温浇包内的熔体,注入模膛内,并施以机械静压力和保压,便可获得细小、球晶结构的半固态坯料和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半固态成形在金属加工领域的推广应用,将产生积极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半固态制备方法甚多,但目前已成功利用于生产仅电磁搅拌法。但它耗能大,不适用大规格(>φ152mm)坯料的制备,亦不能直接制成零件。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具有工业应用的潜力,但增加一道预变形工序,提高了坯料成本,同时,它仅适用于小规格坯料,亦不能直接成形零件。另外,还有可控冷却凝固法和液相线铸造法。但这些方法均在研究中,坯料规格也受到限制,且不能直接成形零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半固态坯的组织特征细小、非枝晶组织。而在通常条件下,几乎所有工业应用的合金,均以枝晶而形成。本专利技术原理破坏枝晶形成的形核条件和长大条件①低温浇注。控制在高于液相线温度3-5℃进行浇注;②加压整体效应。多数合金在高压下凝固时,合金凝固点温度随压力增加呈直线上升;合金受压是在封闭模膛进行,压力遍及整个合金液,不论外层,还是内层,均受同一大小压力,产生同一凝固点上升的效果。这样,当合金浇入模膛后,处于零过热状态,随即施压,合金凝固点上升,整个合金液同时进入过冷状态,实现整体同时成核。在以后的晶核长大联结过程中,受到邻近晶核长大的阻力是很大的,没有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相线模锻制备半固态坯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步,在熔化炉内,进行合金配料,熔化。第二步:低温浇注。浇注前对合金液进行调温至高于合金液相线3-5℃。第三步:加压。压力大于100MPa。第四步:保压。保压时 间按制件的最小尺寸每一毫米保压0.5秒到1.5秒选定。第五步:将制件从模具中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守靖杜之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