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856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32
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属于陶瓷干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陶瓷湿坯干燥工艺存在坯体容易开裂、变形等缺陷。该工艺首先将干燥溶液的液体乙醇与去离子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然后将SiC湿坯放入干燥槽底面,分别向干燥槽中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干燥溶液进行浸泡,得到SiC收缩后的坯体,最后将收缩后的SiC坯体放入干燥炉内加热干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干燥工艺大大降低了大尺寸复杂形状SiC素坯的干燥难度,实现了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的1.5m量级SiC陶瓷素坯的无缺陷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干燥
,具体涉及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
技术介绍
凝胶注模成型(gel-casting)技术是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M. A. Jenny和O.O. Omatete教授等人专利技术的继注浆成型、注射成型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近净尺寸成型工艺。采用该方法能够获得性能优异的陶瓷湿坯,但在制备大尺寸复杂结构陶瓷坯体过程中,由于坯体含水量较大(体积比一般达到30-50%)、尺寸大、形状复杂,因此增加了后期湿坯的干燥难度,往往由于干燥过快或干燥不均匀,造成干坯中存在较多缺陷,影响最终烧结体的性能。陶瓷工业的干燥方法主要经历了自然干燥、室式烘房干燥到现在各种热源的连续式干燥器、远红外干燥器、太阳能干燥器和微波干燥技术。但现有陶瓷湿坯干燥过程中,水分都是从还体表面蒸发,对于整体厚度高(100_400mm)、厚壁(10_15mm)、复杂结构湿还而言,容易在厚度方向产生较大的水分溶度梯度差,从而引起坯体各部分的不一致收缩,造成坯体内部存在应力,出现开裂、变形等缺陷。因此已有干燥工艺无法满足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坯体的干燥要求,目前还未见此类湿坯无缺陷干燥技术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陶瓷湿坯干燥工艺存在坯体容易开裂、变形等缺陷,而提供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采用该工艺可获得口径I. 5m量级无缺陷SiC陶瓷干坯。本专利技术提供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干燥溶液配制将干燥溶液的液体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增塑剂,得到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所述的干燥溶液的液体为无水乙醇;步骤二 坯体收缩将SiC湿坯放入干燥槽,在SiC湿坯和干燥槽底面之间放置一层介质,分别向干燥槽中加入步骤一得到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进行浸泡,得到收缩后的SiC坯体;步骤三干燥液去除将步骤二得到的收缩后的SiC坯体放入干燥炉内,升温、保温、降温,当炉体温度恢复至室温时,取出坯体,即完成了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的增塑剂为丙三醇(甘油)。优选的是,所述的丙三醇的加入量为干燥溶液体积的3_5%。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二的中的一层介质为长绒毛地毯。优选的是,所述的步骤三中升温速率设置为5-10°C /h,最高温度设置为110°C,降温速率设置为10-15°C /h。专利技术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是通过凝胶体有机分子的凝胶化来固定陶瓷颗粒,从而达到成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步干燥工艺技术,第一步采用液体干燥,第二步采用升温加热干燥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乙醇作为干燥溶液的液体,因为乙醇具有较低的沸点、较高饱和增气压及较小表面张力,当坯体在空气中干燥时,低沸点、高饱和蒸汽压能够保证坯体中剩余的干燥液在较低的温度下排出,同时较小的表面张力能够保证坯体在加热升温干燥阶段具有较小的收缩率;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凝胶体系形成的高分子三维网状聚合物不溶于该干燥溶液,保证干燥过程不破坏其结构;当湿坯浸入该液体中时,能够形成水分的浓度梯度,促使水分子的定向移动;同时该液体能够促使高分子聚合物收缩,挤出网络中的水分子,最后加热升温排出该液体,即可达到干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首先将干燥溶液的液体乙醇与去离子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本专利技术采用乙醇作为干燥溶液的液体,对人体无害,易运输和保存;然后将SiC湿坯放入干燥槽,在SiC湿坯和干燥槽底面之间放置一层介质,向干燥槽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进行浸泡,得到SiC坯体,将SiC坯体放入干燥炉内加热,当炉体温度恢复至室温时,取出坯体,即完成了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由于在干燥液中坯体基本完成收缩,因此加热过程仅完成干燥液与微量水分的蒸发,不存在坯体的收缩与尺寸变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干燥工艺大大降低了大尺寸复杂形状SiC素坯的干燥难度,实现了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的I.5m量级SiC陶瓷素坯的无缺陷干燥。附图说明图I为凝胶注模成型制备的口径I. 52mSiC坯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凝胶注模成型制备的口径I. 52mSiC坯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干燥炉结构示意图;图中,I、保温层,2、加热体,3、盛坯盒,4、坯体,5、保温砖;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干燥过程的干燥工艺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干燥溶液配制将干燥溶液的液体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增塑剂,得到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所述的干燥溶液的液体为无水乙醇;步骤二 坯体收缩将SiC湿坯放入干燥槽,在SiC湿坯和干燥槽底面之间放置一层介质,分别向干燥槽中加入步骤一得到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进行浸泡,得到收缩后的SiC坯体;步骤三干燥液去除将步骤二得到的收缩后的SiC坯体放入干燥炉内,升温、保温、降温,当炉体温度恢复至室温时,取出坯体,即完成了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本专利技术步骤一所述的干燥溶液配制,首先要求寻找一种液体,当湿坯浸入该液体中时,能够形成水分的浓度梯度,促使水分子的定向移动;同时该液体能够促使高分子聚合物收缩,挤出网络中的水分子,最后加热升温排出该液体,即可达到干燥的目的。因此适于作为干燥溶液的液体必须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I)凝胶体系形成的高分子三维网状聚合物不溶于该干燥溶液,保证干燥过程不破坏其结构;2)对水有较好的亲和力,能够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当湿坯放入该溶液中时,能够促使水分的排出;3)具有较低的沸点、较高饱和增气压及较小表面张力,当坯体在空气中干燥时,低沸点、高饱和蒸汽压能够保证坯体中剩余的干燥液在较低的温度下排出 ,同时较小的表面张力能够保证坯体在加热升温干燥阶段具有较小的收缩率。比较分析了常用的有机溶剂的性质,如表I所示,通过对满足上述条件的液体各项相关物性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将乙醇作为溶剂,因为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对人体无害,容易运输、保存。同时在无水乙醇中加入部分其他溶液,配置成适合凝胶注模成型湿坯的干燥液体,实现了口径I. 5m复杂结构SiC陶瓷素坯的无缺陷干燥。表I 密度 凝固点(°C) 沸点(°C) 饱和增气压(KPa) 表面张力(mN/m) (g/cm3)水IO1003.4ffl40°C72. lri'40°c乙醇 ().79-117.378.45.73 巧 40°C22.8w40°C甲醇 0.79-97.864.813.33^;21.2 22.7 切 20°C丙酮 0.8-95.456.553.32to40°C25.2f !20°C 异丙醇 0.79-89.582.54.32^:20°C23 咕 2(TC丙三醇 1.26171820.4f 40°C63.4@4(TC叔丁醇 0.7925.382.56.4fo40°C15.15to40°C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的增塑剂为3-5%的丙三醇(甘油),作用是保证湿坯中的水分缓慢均匀析出,有助于坯体收缩过程中SiC颗粒之间的滑动,在液体中基本完成坯体的收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坯体收缩过程,需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干燥溶液配制:将干燥溶液的液体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增塑剂,得到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所述的干燥溶液的液体为无水乙醇;步骤二:坯体收缩:将SiC湿坯放入干燥槽,在SiC湿坯和干燥槽底面之间放置一层介质,分别向干燥槽中加入步骤一得到不同浓度的干燥溶液,进行浸泡,得到收缩后的SiC坯体;步骤三:干燥液去除:将步骤二得到的收缩后的SiC坯体放入干燥炉内,升温、保温、降温,当炉体温度恢复至室温时,取出坯体,即完成了凝胶注模成型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素坯的干燥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兴张舸赵汝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