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槽的耐火材料部件,尤其是涉及浇铸管,用于在上部冶金容器和下部冶金容器之间浇铸熔融金属,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该部件的耐火材料组件,以及包括该组件的铸造设备。已知钢的连续铸造需要充装连续的冶金容器,特别是浇包、浇口盘和锭模,且在金属从一个上部冶金容器流向下部冶金容器的过程中,该金属必须尽可能完全不与外界空气接触。因此,由耐火材料制成的水口套或浸没式引入水口(entry nozzle)形成上部容器(分别是浇包或浇口盘)的浇铸孔的延伸部分,并进入下部容器(分别是浇口盘或锭模)的熔融金属池中,这样,该熔融金属在不暴露于周围空气中的情况下从浇包进入浇口盘或从浇口盘进入锭模。上部容器的浇铸孔包括耐火材料内水口,该内水口通过设计成与在水口套或浸没式引入水口上的接触表面相配合的接触表面而开口于该容器的下面,这两接触表面形成两部件的连接表面。通常,铸造设备还包括调节熔融金属流量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塞棒,该塞棒伸入上部容器的、与浇铸孔相对的金属池中,该塞棒浸没在所述金属池中的程度确定了所述浇铸孔的打开程度。也可以选择使用滑阀,该滑阀包括一组分别有孔的耐火材料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火材料浇铸管(4),该耐火材料浇铸管形成浇道(12)的一部分,并包括至少第一接触表面(14),该第一接触表面能够抵靠形成浇道的相邻部分的另一耐火材料部件(9)的第二接触表面(11),该第二接触表面(11)有注入槽(17),该注入槽与第一接触表面(14)一起形成至少部分环绕所述浇道的流体注入槽道,所述浇铸管(4)布置成能够沿预定轨道移动,第一接触表面(14)能够沿该预定轨道滑动,并保持与第二接触表面(11)的抵靠接触,而由所述浇铸管形成的浇道部分(12)与注入槽的预定部分(23)交叉,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触表面(14)包括一个附加的槽(26、27),该附加槽位于注入槽的预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吕克勒纳尔,路易吉博格萨诺,
申请(专利权)人:维苏维尤斯克鲁斯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