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禽用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按重量份计包括下述组分:维生素A:0.8-3.5份,维生素D:0.2-0.8份,维生素E:2-8份,维生素K:0.2-1.2份,维生素B1:0.1-0.9份,维生素B2:0.2-0.8份,维生素B6:0.1-0.7份,维生素B12:0.08-0.5份,烟酰胺2-5份,泛酸钙0.8-3.5份,叶酸0.02-0.4份,生物素0.2-1.2份,维生素C:0.02-2份,屎肠球菌1.3-32份,枯草芽孢杆菌27-155份,寡糖75-210份,松针粉150-400份,膨润土400-6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雏禽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死淘率;提高种禽的繁殖性能,提高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针对屎肠球菌进行了双层浅包被,提高屎肠球菌的抗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新型禽用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的禽类养殖经过了数十年的持续发展,饲养量不断增加,产出量也在不断上升。2011年,禽肉总产量超过1600万吨,禽蛋总产量2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8%。但是,即便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禽肉生产国,并且禽蛋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我国的禽类养殖水平却依然处于一种相对原始的状态。我们的禽肉消费比重较低,2011年的鸡肉人均消费量仅是12kg,远远低于美国的42. 2kg、沙特的40. 6kg和巴西的39. 3kg ;同时,我们的禽肉出口量远远低于我们的禽肉进口量。近十几年来,我们的禽肉出口欧盟都 遭到了围追堵截,欧盟使用一系列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手段,抬高禽肉产品进口门槛,限制我们的禽肉进入欧盟市场。1996年8月I日至2001年5月24日,欧盟以中国出口的禽肉中含有动物疫病和农药、兽药残留等为由对中国关闭市场。2002年I月,欧盟以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动物源性食品中含有氯霉素残留和中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未达到其要求为由,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产品。就在同一年,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俄罗斯相继对中国禽肉产品下达“封锁令”。虽然,这些国家从2008年开始又陆续对中国企业开放禽肉市场,但对于我们的禽肉中的动物疫病,农药、兽药残留等问题,需要我们更加的重视。禽类规模化养殖的步伐在不断前行,而规模化养殖的目的在于提升整体的养殖水平,用绿色、科学、高效的养殖手段解决禽类生产性能较低,农药、兽药残留等问题。关于兽药残留问题,有较大比例都是源于饲用抗生素的滥用。我国的禽肉、禽蛋生产量巨大,但是长久以来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小型养殖户生产提供的。近些年的规模化养殖程度逐渐提高,就转变为专业性的大规模养殖场和副业性的小规模养殖户并存的状况。这种情况之下,养殖对人力管理和喂养的依赖程度很高,饲养的水平有限,卫生条件更是不尽如人意,因而盲目用药的机会增加。尤其是由于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加上现代品种选育技术对畜禽生产潜能过度开发,导致养殖户在短暂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各种应激及疫病的发生率。这些原因致使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药物越用越多,逐步达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已经完全无法离开药物的程度。规模化养殖场中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问题也依然存在,今年年初,荷兰消费者协会发布新闻公报说,荷兰市场上来自集约化家禽养殖场的鸡肉中99%都存在抗生素耐药性风险。而我国的各种养殖场也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抗生素耐药问题,临床分离病原菌对四环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张正庆等(2007)、刘栓江等(2004)、赵其平等(2003)分别对禽源沙门氏菌耐药性、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鸡球虫药的耐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三种常见病菌对上述列举的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性。2008年,一篇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文章指出,使用抗生素有可能破坏肠道的先天免疫力,这也是引起耐抗生素细菌感染的原因。研究还发现,尽管抗生素能够消灭肠道中的很多细菌,但由抗生素治疗引起的肠道先天免疫功能的损伤也为耐抗生素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温床。总而言之,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导致饲料用药及治疗用药量升高,甚至引发畜禽对抗生素药物的过敏中毒反应;同时,抗生素的使用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各种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并且,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国家逐渐全面禁止了饲用抗生素的使用,我国虽然还没有进入全面禁止使用的阶段,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消费者禁用抗生素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畜产品的追求也愈发热烈,全面禁用饲用抗生素势必成为中国畜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之后,就必然需要找到一种绿色环保的抗生素替代物,用以解决禽类规模化养殖中的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下降,以及疫病防治等问题,减轻抗生素禁用对畜禽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抗生素的替代物主要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功能性寡糖、有机酸制剂、中草药提取物。其中,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较为大众所接受的抗生素替代物,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但目前现有的微生态制剂在实际使用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微生态制剂在应用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活菌制剂在饲料加工、运输中易失活;②活菌进入消化道后,大多难以经受胃酸、胆汁酸、低PH值的作用,难有足够的数量达到肠道或定居肠道而发挥作用;③生长速度慢,难以在与有害的肠道微生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④菌种单一,缺少配伍研究,作用效果片面。专利CN1965673利用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和光合菌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的混合菌,以达到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吸收分泌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有益营养成分的目的。但乳酸杆菌等活菌在饲料加工、运输中易失活,对胃酸、胆汁酸、低PH值的耐受性较差,实际使用时的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专利CN 102178047A将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活菌数比为I : I : I混合组成,用于缓解动物肠道炎症,调节免疫,提高动物生长性能。这三种乳杆菌对于消化道内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强,产酸效果较好,但菌种类别单一,效果相近,无法达到相互补充的效果,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效果不明显。专利201010517542. 8将酪酸菌活菌与可接受的载体组成一种微生态制剂,酪酸菌能够产丁酸、酶和维生素,有良好的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能力,但酪酸菌在肠道内对胆盐的耐受性尚未清晰,所以,酪酸菌在消化道内的活性还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态制剂,以替代抗生素,减轻饲用抗生素禁用对家禽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采用专利201010579636. 8提供的包被方法将核心成分的屎肠球菌进行双层浅包被保护,具体操作实施方法参考专利201010579636. 8进行。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新型禽用微生态制剂,其按重量份计包括下述有效成分维生素A O. 2-4. 5份,维生素D O. 2-0. 9份,维生素E 2_8份,维生素K O. 1_1. 2份,维生素B1 O. 05-0. 9 份,维生素 B2 O. 2-1. 2 份,维生素 B6 O. 01-0. 8 份,维生素 B12 O. 03-0. 6 份,烟酰胺1-6份,泛酸钙O. 3-5份,叶酸O. 02-0. 9份,生物素O. 05-1. 4份,维生素C O. 01-2份,屎肠球菌I. 2-38份,枯草芽孢杆菌16-155份,寡糖70-260份,松针粉150-400份,膨润土350-600 份。优选地,其按重量份计包括下述有效成分维生素A O. 8-3. 5份,维生素DO. 2-0. 8份,维生素E 2-8份,维生素K O. 2-1. 2份,维生素B1 O. 1-0. 9份,维生素B2O. 2-0. 8份,维生素B6 O. 1-0. 7份,维生素B12 O. 08-0. 5份,烟酰胺2_5份,泛酸钙O. 8-3. 5份,叶酸O. 02-0. 4份,生物素O. 2-1. 2份,维生素C O. 02-2份,屎肠球菌I.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禽用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下述有效成分:维生素A?0.2?4.5份,维生素D?0.2?0.9份,维生素E?2?8份,维生素K?0.1?1.2份,维生素B1?0.05?0.9份,维生素B2?0.2?1.2份,维生素B6?0.01?0.5份,维生素B12?0.03?0.6份,烟酰胺1?6份,泛酸钙0.3?5份,叶酸0.02?0.9份,生物素0.05?1.4份,维生素C?0.01?2份,屎肠球菌1.2?38份,枯草芽孢杆菌16?155份,寡糖70?260份,松针粉150?400份,膨润土350?6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秋刚,来光明,计成,刘延岩,薛华伟,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乐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