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射频加热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将射频应用于生物大体的热疗和均匀加热处理的技术。
技术介绍
微波是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加热的物理基础是电介质在电磁场中存在介质损耗,所消耗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沉积在介质中,微波加热是一种直接与介质进行能量传递的加热原理。因此,微波加热广泛应用于工业加热处理、食品加工、药材处理和医疗等方面。目前微波加热主要采用的频率是915MHz和2450MHz,加热的方式是通过散射多角度辐照对加热区的物料进行整体加热。与其它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加热的主要 优点是相关组织内部加热时间快和热流分布均匀,加热过程无污染、零排放,直接加热高效率和加热功率精确可控等显著优势。但是,由于微波加热涉及微波的传输耦合以及功率耗散等问题,因此,微波频率不同,对不同材料的加热效果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微波频率越高,能有效穿透生物有机材料的深度下降,能量的损耗效率(吸收率)增加。特别是2450MHz的微波对水分子存在共振吸收效应,对含水物质的加热效率高,速度快。但是随着微波频率的升高,对大尺寸物体的加热均匀性下降,中心部位的耗散功率存在低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大体射频加热装置,包括射频源和谐振腔,其特征在于:谐振腔为一个封闭腔体,谐振腔电磁场分布可调节,射频源安装在谐振腔一端,射频源频率为150MHz?200MHz,生物大体置于射频谐振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华,梁铁柱,郭国祯,苏建仓,谢学军,孙钧,王康懿,李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