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扒渣方法,其特征是在钢包上方装有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对钢包表面钢渣进行检测,将检测图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图像处理后输出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扒渣装置的机械手实施扒渣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技术中辅助设备用扒渣方法和扒渣装置。
技术介绍
在炼钢生产中,需要在浇铸之前扒除钢渣以避免钢水回硫回磷,使钢水更加纯洁,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铸坯。现有的钢包(或铁水包)扒渣过程较为单一,仅依靠人工目测钢渣量程度并人工操纵扒渣机实行扒渣,扒渣效果具有随意性,影响了铸坏质量,且扒渣过程中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扒渣装置采用人工操作,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扒渣效果具有随意性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扒渣方法和装置,采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化扒渣,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装置结构简单,扒渣效果明显。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扒渣方法,是在钢包上方装有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对钢包表面钢渣进行检测,将检测图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图像处理后输出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扒渣装置的机械手实施扒渣操作。上述的自动扒渣方法中,所述计算机对图像处理及输出控制机械手的方法是(1)首先对目标钢渣位置进行识别,通过预设定表面分区确定钢渣位置,设定起始点为零点,旋转角度为θ,旋转角度与表面Y轴沿表面水平方向形成角度θ1,θ2,…θn,将表面分成若干扇形区域,设定θ值(-90°<θ<90°),则θ1=θ,θ2=2θ,θ3=3θ,θ4=4θ…θn=nθ,将整个表面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2)对目标渣定位,通过视觉传感器判断钢渣处于某一位置点;(3)根据区域划分判断θ值,钢渣位置处于某一划分区域,则该区域有相应的角度值;(4)根据角度值控制机械手旋转β角度,其中β1=1/2θ,β2=θ+1/2θ,β3=2θ+1/2θ,β4=3θ+1/2θ,…,βn=(n-1)θ+1/2θ;(5)扒渣装置的机械手实施扒渣操作。实施上述自动扒渣方法的装置,包括装于钢包上方的视觉传感器、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和扒渣装置,多个视觉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计算机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扒渣装置,扒渣装置包括机械手,视觉传感器为红外线摄像机或电荷耦合摄像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视觉传感器获取表面钢渣状况图像,输入计算机进行识别、定位、判断处理后,由计算机输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进而控制扒渣装置机械手实施扒渣。本装置由于采用了自动扒渣技术,实现了扒渣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扒渣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不但适用于钢包、铁水包扒渣,而且适用于其他各种炉子的扒渣。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扒渣装置方框图,图2为视觉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图3为钢渣位置预设定表面分区示意图,图4为自动扒渣方法流程图。图中1钢包(或铁水包),2视觉传感器,3计算机,4可编程控制器,5扒渣装置(机械手),θ预设定表面旋转角度,β机械手旋转角度。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2、图3、图4,一种自动扒渣方法,是由视觉传感器2对钢包1表面钢渣进行检测,将检测图像输入计算机3,计算机3对图像处理后输出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4控制扒渣装置的机械手5实施扒渣操作。计算机对图像处理及输出控制机械手的方法是(1)首先对目标钢渣位置进行识别,通过预设定表面分区确定钢渣位置,设定起始点为零点,旋转角度为θ,旋转角度与表面Y轴沿表面水平方向形成角度θ1,θ2,…θn,将表面分成若干扇形区域,设定θ值(-90°<θ<90°),则θ1=θ,θ2=2θ,θ3=3θ,θ4=4θ…θn=nθ,将整个表面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2)对目标渣定位,通过视觉传感器判断钢渣处于某一位置点;(3)根据区域划分判断θ值,钢渣位置处于某一划分区域,则该区域有相应的角度值;(4)根据角度值控制机械手旋转β角度,其中β1=1/2θ,β2=θ+1/2θ,β3=2θ+1/2θ,β4=3θ+1/2θ,…,βn=(n-1)θ+1/2θ;(5)扒渣装置的机械手实施扒渣操作,机械手从起始零点出发,旋转β角度伸向目标钢渣实施扒渣。上述θ值的设定取决于对目标钢渣的定位要求,θ值越小定位越精确,扒渣效果更明显。参见图1、图2,自动扒渣装置包括装于钢包(或铁水包)1上方的视觉传感器2、计算机3、可编程控制器4和扒渣装置5。视觉传感器2为红外线摄像机或电荷耦合摄像机,多个视觉传感器2安装在钢包1上方。图2中所示为二个视觉传感器2,视觉传感器2安装位置到钢包1表面中心点O点连线与中心轴的夹角φ≤90°,到水平轴的垂直距离为R,R值依照所选视觉传感器2参数的不同确定最佳尺寸。视觉传感器2安装位置的空间范围为圆锥形,可安装多个,从而获取所需检测图像的最佳效果。多个视觉传感器2连接计算机3,计算机3连接可编程控制器4,可编程控制器4连接扒渣装置5,扒渣装置包括机械手等部件。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扒渣方法,其特征是在钢包上方装有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对钢包表面钢渣进行检测,将检测图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图像处理后输出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扒渣装置的机械手实施扒渣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扒渣方法,其特征是计算机对图像处理及输出控制机械手的方法是(1)首先对目标钢渣位置进行识别,通过预设定表面分区确定钢渣位置,设定起始点为零点,旋转角度为θ,旋转角度与表面Y轴沿表面水平方向形成角度θ1,θ2,…θn,将表面分成若干扇形区域,设定θ值(-90°<θ<90°),则θ1=θ,θ2=2θ,θ3=3θ,θ4=4θ…θn=nθ,将整个表面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2)对目标渣定位,通过视觉传感器判断钢渣处于某一位置点;(3)根据区域划分判断θ值,钢渣位置处于某一划分区域,则该区域有相应的角度值;(4)根据角度值控制机械手旋转β角度,其中β1=1/2θ,β2=θ+1/2θ,β3=2θ+1/2θ,β4=3θ+1/2θ,…,βn=(n-1)θ+1/2θ;(5)扒渣装置的机械手实施扒渣操作。3.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或2的自动扒渣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装于钢包上方的视觉传感器、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和扒渣装置,多个视觉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计算机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扒渣装置,扒渣装置包括机械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扒渣装置,其特征是视觉传感器为红外线摄像机或电荷耦合摄像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技术中辅助设备用扒渣方法和扒渣装置。一种自动扒渣方法,是在钢包(1)上方装有视觉传感器(2),视觉传感器对钢包表面钢渣进行检测,将检测图像输入计算机(3),计算机对图像处理后输出信号给可编程控制器(4)控制扒渣装置的机械手(5)实施扒渣操作。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自动扒渣技术,实现了扒渣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扒渣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不但适用于钢包、铁水包扒渣,而且适用于其他各种炉子的扒渣。文档编号B22D43/00GK1507971SQ0215506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陆丽华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